第15课 北伐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北伐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8 00:0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7张PPT。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第15课 北伐战争1、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是( )
3、黄埔军校是( )在( )建立的。全称是( )。校长是( ),政治部主任是( )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目的是( ),对象是( ) 主战场是( )
5、国共合作破裂的标志是汪精卫召开( )国民革命歌1.说出中共三大内容和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
2.知道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
3.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原因。
4.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的标志;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中共“三大”的召开1923年6月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建立1924年1月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广州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3.创建黄埔军校1924年5月广州黄埔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孙中山(创建者)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共和国10大元帅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
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或学生二、北伐胜利进军自主学习 1926年 广州国民政府 国民革命军蒋介石 广州二.北伐胜利进军1.北伐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3.主要战场4.主要战役5.英雄军队湖南、湖北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第四军叶挺独立团(“铁军”)主要战绩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农民武装队伍 思考: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北伐军能节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
2、作战方针正确(先攻吴再打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
3、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以及苏联的援助等,是北伐胜利的基础。 1.国共合作破裂(1)开始破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2)全面破裂: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国民革命宣告失败。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
建立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
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三省“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想一想: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倒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
2.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
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   D.黄埔军校BD3.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
A.湖南、湖北 B.江西、江苏  
C.福建、浙江   D.广东、广西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AC5.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6.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