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第七课 《抗击八国联军》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第七课 《抗击八国联军》同步练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8 10:3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课 抗击八国联军
一、基础达标
1、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  )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94年
D. 1900年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
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解答:
为了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故选D。
2、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 禁烟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戊戌变法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在北京城烧杀抢掠。
解答:
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1900年6月,英美俄日等八国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在北京城烧杀抢掠,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至西安。最后,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
故选D。
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  )
A. 2100万元
B. 2亿两
C. 4.5亿两
D. 9.8亿两
考点:《辛丑条约》 。
分析: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识记《辛丑条约》的内容。
解答: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帝国主义列强可在自山海关至北京沿铁路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在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故选C。
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该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解答:
题干中明确提到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次年就是1901年签订的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的地位,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5、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①清政府的镇压②八国联军的镇压③内部派别的斗争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考点:义和团运动。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解答:
义和团又称义和拳,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义和团运动的高潮为期不过三个月,最终在清政府的叛卖下,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因而①清政府的镇压和②八国联军的镇压是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③内部派别的斗争和④领导者的骄傲自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下列条约中,不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有(  )
A. 赔偿各国军费白银2亿两
B.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D.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解答:
据所学知,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人不准中国人居住,故BCD三项都是《辛丑条约》的内容,A项是《辛丑条约》的内容,《辛丑条约》规定赔偿各国军费白银4.5亿两。
故选A。
7、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列强的“坚船利炮”强加给中国一个个不平等条约。下列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考点:《辛丑条约》。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
解答:
1901年,清政府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D。
8、“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
分析:
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考查有日本参与的多国侵略军占据北京的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
解答:
依据题干“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日人捆载以去”可知是指有日本参与的多国侵略军占据北京的战争,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C项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由英法联军发动的,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都是由日本发动的,不符合题意,故BD两项错误。
故选C。
9、如图是20世纪著名漫画家何剑士的漫画《小磨香油》,漫画反映了(  )
A. 清朝顽固派拒绝接受西方新技术
B.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中华民国政府遭到反动势力攻击
D. 北洋军阀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
考点:历史文化常识。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影响。
解答:
题目漫画描写的是一个清政府官员将写有“民”的芝麻倒入写有“政府”的磨盘中,磨出的“香油”淌进了写有“外国”的容器中,形象地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大肆掠夺人民以满足列强的要求,进而使清政府苟延残喘,成为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史实。
故选B。
二、能力提升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演说
??材料三??当初次起义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吾人足迹所到,凡人识者,几视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也。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孙中山《建国方略》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德西是什么人?在中国有什么活动?他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份报告的?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们会提出这样的主张?
(3)材料三中的“庚子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
(4)据材料三,为什么在“庚子失败”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危害?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
分析:
(1)本题考查瓦德西的相关知识。
(2)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
(3)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的史实。
(4)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危害。
解答:
(1)据材料一“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德西是八国联军统帅,率军侵华的头目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在占领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遭到义和团顽强抵抗后写这份报告的。
(2)据材料一“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和材料二“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可知,主张是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其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3)据材料三“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结合所学可知,“庚子失败”指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战败求和。
(4)据材料三“惟庚子失败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前后相较,差若天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故答案为:
(1)八国联军统帅,率军侵华的头目之一。他在占领北京后设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遭到义和团顽强抵抗后写这份报告的。
(2)都主张列强不直接瓜分中国,而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侵略和控制中国。其原因是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3)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战败求和。
(4)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完全确立,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认真观察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
(1)观察图片,将下列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图一
图二
时间
1860年10月
1900年8月
暴行名称
A
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
制造者
B
C
(2)图一发生的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当时抗击洋枪队的是什么力量?
(3)图二发生的1900年,抗击列强侵略的又是什么力量?
(4)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看法。
考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太平军的知识。
(3)本题考查的是义和团的知识。
(4)本题考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相关知识。
解答:
(1)依据时间“1860年10月”可知,暴行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圆明园,洗劫过后又放火烧园,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依据“1900年8月”“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可知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入北京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以A是火烧圆明园;B是英法联军;C是八国联军。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清政府借师助剿,由美国华尔组织的洋枪队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太平军在李秀成的领导下,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了华尔,严惩了洋枪队。故图一当时抗击洋枪队的是太平军力量。
(3)结合已学知识可知,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6月,为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从大沽到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图二发生的1900年,抗击列强侵略的是义和团力量。
(4)本题是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抗争史);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西方列强侵华史。
故答案为:
(1)A:火烧圆明园;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
(2)太平军。
(3)义和团。
(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