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试题(5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2017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试题(5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8 16:57:35

文档简介

微考点: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①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②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③开办新式学堂: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还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④选送学生出国留学。
易错微析
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北洋舰队,就是洋务派创办的。
例题1 1866年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1867年崇厚在天津设立了天津机器局(后改名北洋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上述材料反映洋务运动的内容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创办新式学堂 D.筹建海军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金陵制造局,主要制造枪、炮和军用物资”“天津机器局,主要生产火药、子弹”等可看出是军事方面的内容,故选A。
例题2 据资料统计,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中,李鸿章所主办和参与筹办的“新政”事业占中国这一时期举办的全部新政的80%以上,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李鸿章“新政”事业的主题是( )
A.废除八股取士,举办新式教育 B.发展近代产业,抵御外侮
C.引进先进技术,兴办民族工业 D.学习西方思想,改变传统习俗
答案:C
解析:由题干信息“从1862—1894年这30余年”“其范围包括军火、采矿、民用,此外还举办新式学校”可推断“新政”指进行洋务运动,学习先进技术,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等,故选C。
1.他,历史上褒贬不一。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留下千古骂名。他在中国近代兴办洋务,创办海军企业,为自强而不懈努力,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他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曾国藩
2.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3.近代中国为培养翻译人员兴办的最早学堂是( )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黄埔军校 D.清华学堂
4.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
1.A 解析:四个选项中,签订过《马关条约》,并在洋务运动中创办海军的只有李鸿章。故答案选A。
2.D 解析:洋务派开设学堂是为了培养人才。与之直接相关的是选项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故选D。
3.B 解析: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故选B。
4.A 解析:洋务运动中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海军。故答案选A。
5.A 解析:洋务派以“自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但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创办军事工业。故答案选A。
微考点: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时间、目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
在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朝内外交困。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认识到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威力,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以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他们被称为洋务派。
2.洋务运动的时间: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
3.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4.洋务运动的目的:强兵富国,摆脱困境,以维护清朝统治。
5.洋务派的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易错微析
对洋务运动目的的理解易错。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例题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文中“西化”指的是( )
A.思想文化 B.先进技术 C.民主制度 D.生活方式
答案:B
解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由此可知,这些洋务派进行的“西化”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选B。
例题2 清期统治后期,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 )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 D.维护清朝统治
答案:D
解析: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其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故选D。
1.下列对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背景因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人民反抗的威胁 B.列强侵略的逼迫
C.清朝统治的危机 D.资产阶级的斗争
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奕?提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由此可看出洋务运动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的( )
A.思想文化 B.军事技术 C.教育制度 D.政治制度
3.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 )
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4.“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
A.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洋务运动
5.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创办了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李鸿章代表了( )
A.农民阶级的利益 B.地主阶级的利益
C.工人阶级的利益 D.资产阶级的利益
1.D 解析:洋务运动是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进行的,清朝出现了统治危机。,由此可确定A、B、C三项内容都是洋务运动的背景。洋务运动时,中国并没有发生资产阶级斗争,D项错误,故选D。
2.B 解析:从“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可知,洋务运动重在“制器”。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故选B。
3.C 解析:题干意思是,李鸿章在中国出现千年变局时,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求摆脱困局,挽救危亡。从这一角度看,李鸿章的行为具有爱国性质,故C项正确。
4.D 解析:由题干信息“中国欲自强,莫如觅制器之器”即中国要想强大,就要学习先进的技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持有这一主张的是洋务派,他们掀起了洋务运动,故选D。
5.B 解析:洋务派是清朝的官员,属于封建地主阶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由此可看出洋务派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故选B。
微考点: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1.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洋务运动的封建性,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②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企业内部官僚化、贪污、浪费等现象十分严重。③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
3.洋务运动失败给我们的教训:
①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为清政府服务,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②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切仰赖外国,要独立自主发展。
例题1 洋务派没有把下列哪一项作为“夷”之“长技”( )
A.军事技术 B.科技教育 C.机器生产 D.议会制度
答案:D
解析:A、B、C三项内容洋务运动都有涉及。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制度。它没有改变旧的制度,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故选D。
例题2 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在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解决“火器”问题,洋务派( )
A.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B.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C.创办军事工业和建立海军 D.创办民用工业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火器”主要指军事武器。洋务派在这方面的相关措施是创办军事工业、兴建了三支海军,故选C。
1.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到洋务运动(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B.使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D.失败的根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强大
2.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C.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D.是19世纪60—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
3.“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中的“运动”是指(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洋务运动虽然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它仍然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只重视军事技术的引进,忽视人才的培养
B.没有兴办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
C.没有触动封建制度
D.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C 解析:李鸿章说,他在洋务运动中所做的都是纸老虎,虚有其表。即洋务运动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故选C。
2.A 解析: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官僚进行的,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最终失败了。它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选A。
3.B 解析: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忽视了制度、思想文化。由此可确定题干材料所述的“运动”是指洋务运动,故选B
4.C 解析: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
微考点:洋务运动的口号及创办的企业
1.前期“自强”办军事: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①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军事工业;②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③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
2.后期“求富”办民用: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又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些民用工业:①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航运公司;②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汉阳铁厂(是当时中国第一家钢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易错微析
对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识记易错。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有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有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例题1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在哪一口号的指导下进行的( )
A.科学 B.求富 C.自强 D.民主
答案:C
解析: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属于军事工业,故选C。
例题2 李鸿章认为“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体现其上述思想的活动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D.设立京师大学堂
答案:B
解析:题目引言所体现的是李鸿章重视“求富”。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办军事工业,在“求富”口号下办民用工业。B项是民用工业,故选B。
1.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
A.“民主”“科学” B.“三民主义”
C.“扶清灭洋” D.“自强”“求富”
2.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工业有( )
①轮船招商局 ②湖北织布局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福州船政局
4.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创办了汉阳铁厂,使“汉阳造”闻名天下,堪称中国重工业的奠基人。这是的“他”是指(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5.下列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与这组图片内容相吻合的主题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
6.下面四幅图片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工业,其中属于民用企业的是( )??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汉阳铁厂
1.D 解析: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后期,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些民用工业。故答案选D。
2.C 解析: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和湖北织布局是民用工业。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是军事工业,故选C。
3.C 解析: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是军事工业,选项A、B、D都属于军事工业。选项C汉阳铁厂是民用工业,是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故选C。
4.C 解析:在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故选C。
5.A 解析:题中图片所示: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都是洋务运动时期所创办的工业,与此相吻合的是洋务运动的开展,故选A。
6.D 解析:汉阳铁厂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安庆内军械所则属于军事工业,故选D。
微考点:洋务运动的性质、地位和评价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2.洋务运动的地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3.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易错微析
要注意区分近代史与近代化:
近代史是指一段历史时期,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而近代化讲的是发生转型的历程,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
例题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提出了“自强”“求富”的口号
B.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C.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对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答案:B
解析: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开始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选B。
例题2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且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兴办这些企业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
B.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
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答案:D
解析: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军事工业,体现了“自强”的要求,A项说法错误。BC两项本身说法错误。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是由国库支付开销,没有利润积累,生产效益低下,故此题选D。
1.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 )
A.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B.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
D.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2.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指洋务运动( )
A.创办新式学堂 B.兴办近代企业
C.建立现代海军 D.传播西方思想
3.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富强起来
4.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扩张
5.“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刺激了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D.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6.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积极作用也不容抹杀,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是( )
A.培养了技术力量 B.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
C.引进了一批人才 D.引进了新的生产力
1.B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可知,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一些中国人在开设工厂,这说明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故选B。
2.B 解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开始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故选B。
3.D 解析:题目所述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故表述错误的是选项D。
4.B 解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影响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选项B正确;选项A、C、D的说法错误,洋务运动没有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无法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重任,对外国资本主义扩张只是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故选B。
5.D 解析:题干所述“外轮损失1300万两”“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反映的是洋务运动在经济方面的作用,打击了外国经济势力,故选D。
6.D 解析: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了新的生产力,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