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nì
xíng
yù
yán
cí
zhuān
yíng
jiā
hōng
tuō
(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霞(
)
弥(
)
壤(
)
颠(
)
霸(
)
你(
)
嚷(
)
颇(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笑容
(
)的思索
(
)
的阳光
(
)地打量
(
)的唱腔
(
)
的人物
四、选词填空。
觉察
发觉
1.王老师已经(
)到最近几天她不寻常的反应。
2.开心很重要,放松心态,就能(
)生活中到处充满爱。
强壮
强健
3.作为一个运动员,必须有(
)的体魄。
4.小伙子身体(
),干什么都不费劲。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弄丢家里的钥匙。
改为被字句:
改为把字句:
2.看到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我哭了。
改为反问句:
六、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连贯通顺的一段话,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 )哦!可我还是想快些长大起来,像个大人样,到外面那个我还没见过的世界闯一闯。
( )院里有一棵我和爸爸一起种下的小白杨。
( )窄窄的小院,静静地,听不到一丝声响,只有洒满院心的阳光。
( )妈妈见了直笑我:“傻孩子,你怎么能和小白杨比着长?”
( )时间过得好快。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一个怪现象:我的头比那道印矮了一截。呀?我的个子怎么倒着长?
( )我天天来看它,盼它快长大。在它身上,我用小刀刻下一个小道道,每天早上都要跑到它身边,比一比,看看我长没长。
七、我是宣传员。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请写一条保护动物的宣传语。
八、课内阅读。
(
)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
),
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夕阳西下,明月初升。
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
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茶叶
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
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
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
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朋友相聚,品茶谈心,
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用文中的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意思。
3.用来反应碧螺春茶色、香、味的词语有哪些?
4.从这一段叙述看,你觉得品尝碧螺春茶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九、课外阅读。
叶永烈喜欢引用古诗
有同学问:“老师叫我们背诵古诗词,到底有什么用?”著名
科普作家叶永烈背诵和引用古诗的事例很能回答这个问题。
叶永烈从小就喜欢古诗词,现在还坚持每天背诵。他背诗的目
的在于应用。他写科普,就很善于引用古诗词。如科学小品集《知
识之花》,讲到春播时,引用唐朝李绅的名句“春种一粒粟,秋收
万颗子”;讲到鸭子时,引用宋朝诗人苏轼的诗句“春江水暖鸭先
知”;讲到秋天的枫叶,就引用唐朝诗人杜牧的名句“霜叶红于二
月花”;讲到喜欢漫天雪的梅花时,则引用宋朝诗人王安石的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叶永烈认为:“在科学小品中引用一些古诗词,如锦上添花,常可
使科学小品增色不少,具有中国的民族风格,中国的气派。”
学习古诗的作用很大,这儿举的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应用(yīnɡ
yìnɡ)
事例(lì
liè)
碧蔓(màn
wàn)
凌霄卧软沙(wò
wè)
遥知不是雪,为(wéi
wèi)有暗香来。
2.摘录宋朝诗人王安石写梅花的诗句。
3.把诗人和他的诗句用线连起来。
苏
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
绅
春江水暖鸭先知
杜
牧
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把“应用”和“引用”分别填入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
(1)叶永烈在写科普作品时常常(
)古诗词。
(2)叶永烈学习古诗的目的在于(
)。
十、先补全题目,再写一篇作文。
我和
(
)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略
三、幸福
严峻
恬静
漫不经心
粗犷豪迈
熟悉
四、1.觉察
2.
发觉
3.强健
4.
强壮
五、
1.
家里的钥匙被小明弄丢了。
小明把家里的钥匙弄丢了。
2.
看到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我怎么能不哭呢?
六、
6
2
1
5
4
3
七、点拨:宣传语:保护动物就等于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八、
1.如果……那么……
2.
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
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
3.
嫩绿透亮、碧绿清澈;清香扑鼻、清新爽人;甜津津、回味
无穷
4.朋友相聚,一边品尝着清香的茶,一边谈心,既惬意,又能
增进感情。
九、
1.
yìnɡ
lì
wàn
wò
wèi
2.
略
3.
苏
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
绅
春江水暖鸭先知
杜
牧
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1)引用
(2)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