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纪念白求恩 导学案
制作人:普润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
2、了解常用的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品味文章语言。
4、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学习重点:1、积累字词及文学常识。2、了解常用的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1、品味文章语言。2、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学习过程:
一. 文学常识
1、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36年-1976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3年-1945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1976年任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195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1·cn·jy·com
2、本文的体裁是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即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要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论点应该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观点的完整陈述。是一个概括力很强的句子。它可能在文章的开端,也可能在文章的中间或末尾,许多时候文章的标题正是一个中心论点。如果文章当中没有一个适合做中心论点的句子,那么,就要由我们自己来归纳了。
(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即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据的两种类型: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所用的事例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如果运用了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同时就是使用了举例论证方法;理论论据:指经过人们的实践检验的、为社会所公认的正确理论,包括社会科学理论,如哲学理论;也包括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广为流传的谚语、名言、譬句等注意,有的时候道理论据也指作者的推理。www.21-cn-jy.com
(3)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即解决“怎样来证明”。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联系的纽带。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1·c·n·j·y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用典型事例论证中心论点,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令人信服;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古代典籍,可以提高文章说理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通过(某物)与(某物)进行对比,突出了(某物)***的特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采证明论点,用了比喻论证,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论证了论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关于议论文的结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分法: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也叫引论)、分析问题(也叫本论)、解决问题(也叫结论)。又可以分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这种分法作为了解)
第二种分法(考试常考):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大体分为三种形式:
“总—分”式,反映作者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它先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分—总”式,反映作者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它先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个方面剖析,再顺理成章地归纳总结出结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总—分—总”式,它反映作者综合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先总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最后总结全文,形成结论。相对于前两种结构形式来说,这种结构形式的引论、本论、结论都较齐全,比较常见。
二.字词
冀 ( ) : 派遣( ) :
殉职( ): 动机( ) :
狭隘 ( ): 极端 ( ) :
热忱( ): 清冷( ):
纯粹( ): 佩服( ):
高明( ):. 鄙薄( ):
出路( ):
拈轻怕重( ):
漠不关心( ):
麻木不仁( ):
精益求精 ( ):
见异思迁( ):
三.课文内容探究
1、默读课文,归纳各段落内容要点,说说课文段落间的关系。(提示:先找出重点句,即对表现文章内容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有的就是中心句。这些句子是我们概括一段文章和一篇文章的依据。)21cnjy.com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
第四自然段:
关系:
2、分别找出文中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道理论据:
3、课文2、3段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的高贵品质。默读这两段,勾画出相应文字,填写下表,并体会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21教育网
对工作的态度
对同志人民的态度
对工作的态度
白求恩
不少人
4、找出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提示: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先找出文中典型的设问句、双重否定句、排比句、成语,并分析其作用。)
6、联系现实,说说我们从白求恩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
四.课堂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