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19 17:25:46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
七年级
历史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D
D
B
D
B
C
B
A
A
C
B
A
二、材料题
16、共11分
⑴“禅让制”(2分)尧舜禹(3分)
⑵王位世袭制(2分)
⑶分封制。(2分)扩大领土(1分)稳定统治(1分)言之有理均可
17(1)每空1分,共9分
学派
代表人物
图一
道家
庄子
图二
法家
韩非子
图三
儒家
孟子
(2)
学派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18、共10分(1)建立县制(2分)、承认土地私有(2分)、奖励军功(2分)
(2)使秦国富强起来或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2分)言之有理均可
(3)成功了,因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变法之后秦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分)言之有理即可··。·柳江区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卷
●●●●●●
●●●●●
●●●●●●●
七年级历史
(全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闭卷考试)
题号
1~15
16
17
18
19
总分
学校
得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含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卷表格内)
题号1234|5678910
12131415
答案
1.1965年,考古学家在一个山沟里发现了两枚人类的门齿化石,经测定距今约170万年。
班别
这两枚门齿的主人被命名为
A山顶洞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巫山人
2.2014年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
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北京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B.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姓名
C并将吃剩下的野兽肉放入陶罐内,待明天食用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4.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为:
A青铜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金石并用时代
D旧石器时代
5.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座号
线
①栽培稻谷遗存②人面鱼纹陶盆③干栏式房屋
④司母戊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
活。其中以粟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
河姆渡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山顶洞人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7.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21世纪来临之际,它的仿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
贵礼物献给了联合国,现被联合国永久珍藏,它是:
A、四羊方尊
B、青铜立人像
C、人面鱼纹盆
D、司母戊鼎
8.长篇小说或电视连续剧《封神演义》讲诉的是商周时期故事,有姜子牙、哪吒等诸多正面
人物,但也有一个作为著名暴君的反面人物,他宠爱妲己,建酒池肉林,实行残暴统治,导致国家
灭亡。他就是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9.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爆发平民大起义
C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D少数民族入侵
10.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
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
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1.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
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可能记载在: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12.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

A.韩、赵、魏
B.齐、楚、燕
C.赵、魏、秦
D燕、韩、赵
13.“战国时期,他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从此,成都平原变成了‘天
府之国’。”材料中的“他”是
A.伊尹B.李春C.李冰D.管仲
14.观察右边战国形势图,其中①、②、③、④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
B.燕、齐、秦楚
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
线
15.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甲:发生于秦汉时期,
其主要思想是“罢黜百
磁氧
大变草时期,使学术思想
<两:战国时期10位思想
家,独尊儒术”,
家相互執评,潋烈辩论,
形咸“百家争鸣”局面
A.甲
B.乙
C.、丙
他们说的都不对
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4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