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台阶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台阶课件(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20 10:10:06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0张PPT。台 阶李森祥七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 字词知识1.字音字形凹凼( ) 瓦罐( )  黏性( ) 
舀米( )  筹划( ) 撬( ) 
硌( )  嘎( )  尴尬( ) 
涎水( )  过瘾( )  憋住( ) 
门槛( )  头颅( )  庄稼茬( ) dànɡ ɡuàn nián
yǎo chóu qiào
ɡè ɡā ɡān ɡà
xián yǐn biē
kǎn lú chá 字词知识2.多音字pū(铺路)
pù(店铺)   
lòu(露一手
lù(露珠)   zhāo(着数)
zháo(着凉)
zhuó (着落)   
juè (倔头倔脑)
jué(倔强)铺露着倔 字词知识3.形近字 
涎xián(垂涎欲滴)
诞dàn(诞生)
挺 tǐng(挺立)   
磕kē(磕碰)
瞌kē(瞌睡)
嗑kè(嗑瓜子儿)   
掺chān(掺和)
渗shèn(渗透)
惨cǎn(惨叫)跤 jiāo(摔跤)
佼 jiǎo(佼佼者)
洨Xiáo(洨河)
皎jiǎo(皎洁)  
躁zào(烦躁)
燥zào(干燥)  晌shǎnɡ(晌午)
响 xiǎnɡ(影响)
槛kǎn(门槛)
滥làn(泛滥)
尴gān(尴尬)
  字词知识4.重要词语释义微不足道:
大庭广众:
自言自语:
低眉顺眼:
气派:
若有所失:
安置:
醒悟:
筹划:
尴尬: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
低着眉头,眼中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神气,有精神。
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安放、安排,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从迷惑、迷茫中清醒觉悟过来。
①筹措;②想办法,定计划。
(神色、态度)不自然。 作者作品 李森祥,生于1956年,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著有短篇小说《小学老师》《抒情年代》、长篇小说《传世之鼓》、剧本《天下粮仓》《卧薪尝胆》等。其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他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作品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 理解文题 “ 台阶”是小说的故事线索,作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简洁而含蓄。“台阶”富有一种象征意义。象征父亲的不懈追求,也象征着中国农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在困境中求发展与崛起的一种精神。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了当时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之情。 文章脉络 重难点探究  文章的详略是由文章要表现的中心决定的,父亲建新屋的主要目的是建起高台阶,因为父亲想赢得尊重,而台阶是地位的象征,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作者把父亲的神情写得很有特色。他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他一辈子老实厚道、低眉顺眼,高兴起来也自有他高兴的样子。作者微妙地写他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异乎平日而又与众不同的样子,他手足无
措,想挺胸挺不直,笑也是尴尬的笑。这副样子是非常个性化
的。 1.为什么把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反而把造台阶写得 详细?父亲放鞭炮时的神情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探究 2.作者为什么在描写老屋的三块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那么大,后面写造新屋的时候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形成对比。
  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很差。
  第三,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二十年。此外,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是写台阶之低。
 第四,写父亲的脚板,写出了父亲终年辛苦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凹凼(ào)    烦燥(zào)
B.尴尬(ɡān ɡà)  阴凉(yīn)
C.卵石(luǎn)  揩一把(kāi)
D.砌缝(qì)  舀米(yǎo)
2.(2016·湖北十堰中考)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公共汽车上是否该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在武当山机场我与十年未见的朋友萍水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
C.迪士尼门票5月28日零时开始预订,市民们趋之若鹜,以致一票难求。
D.我市争创文明城市首战告捷,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等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解析〕 A“凹”读āo,燥—躁。 A〔解析〕 A.莫衷一是: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使用正确。B.萍水相逢: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我”与朋友早已认识,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C.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该成语是贬义词,所以用于此处不恰当。D.当务之急: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等方面”不是急切要办的事情,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A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妻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大庭广众:
(2)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
若有所失:
4.在句中填上恰当的标点。
(1)好久之后 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  这人怎么了
(2)怎么了呢 父亲老了人很多的公开场合。
感觉好像丢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怅惘。  ,  : “   ?” 
,  。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专注的目光。(拟人)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
(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解析〕这是一般的陈述句,没用使用修辞手法。A6.(2016·甘肃天水中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
亚洲教育论坛开幕
  11月1日,亚洲教育论坛在成都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围绕“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国际幼儿教育”等议题展开研讨。此次教育论坛的分坛之一——“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意在探讨如何将国学内容融入教材。
  在论坛上,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该出版社新修订的语文教材,小学一二年级,初中一二年级的已修订完毕,送交教育部审定,如顺利通过,这批教材将于2016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进入课堂。这批新教材增加了国学内容的比重。
  初中语文新版教材变化:国学内容增至35% 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从幼儿园到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推行“一纲多本”政策。教育部出台一个教育大纲,各地方可根据大纲来自主选择教材,而各个出版社也开始编纂出版自己的教材。以前的初中语文版教材有7个单元,国学内容占了2个单元。为减轻学生负担,现在,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减少到6个单元,而国学内容占了2个单元,同时还增加了两篇白话文小说。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语文教材的35%。
  观点:小学语文教材应再添75篇国学经典
 “目前,中小学主导教材并没有编入大量的国学经典作品,我们只能编写校本教材,在课余时间安排诵读,效果小、时间短。”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作品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刘晓军认为,国学经典应按照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比重进入中小学教材。他以目前部分省市的小学在用的北师大版语文教材为例,12册教材中入选主题文章358篇,其中国学经典文本只有45篇,占总量的12%,如果按照三分之一比例配置的话,还需要增加75篇左右。“增加什么内容呢?根据教育部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的规定,小学阶段可以从古诗词、节庆、民俗文化等方面增加选文。”
【相关链接1】
  近年,国学教育的触角越来越多地向学龄儿童延伸。针对最近幼儿国学热的网络调查显示:坚决支持孩子进行专业“国学启蒙教育”的家长,占15%,反对的占10%;抱观望态度的家长,占75%。
【相关链接2】
  近日,东关小学全体师生举办了一场以“诵读经典,畅谈梦想”为主题的元旦庆祝活动。各年级语文老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生量身推荐了一系列的经典诗歌。各班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畅游书海等准备活动。诵读作品包括中国古今经典诗词及以“中国梦”为题材的经典作品,活动中,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的表演精彩纷呈,进一步领略了中华经典的魅力。
【相关链接3】
  古诗文诵读大赛渐成中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香饽饽” ,2016年3月19日,“我们的节日”天水市中学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总决赛在青少年活动中心落幕,8支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后羲皇中学摘得特等奖。该比赛由天水市语委会、市教育局主办。在比赛中,不少学校还在服装上动起脑筋,汉服、民国学生装不一而足。(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如今,新修订的语文版教材中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教材的35%。
B.亚洲教育论坛研讨了“传统文化继承与教材建设”的议题,决定增设国学内容的教材于2016年9月进入课堂。
C.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在论坛上呼吁,提高国学经典进入语文教材的比重。
D.目前,古诗文诵读大赛成为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受到中学生的青睐。
(2)请仔细阅读链接2、3材料,用两个短语概括两则材料的主题。
(3)对于“国学启蒙教育”,人们的观点不同,对此,你持何种观点?请简要阐述理由。
〔解析〕应为:研讨如何将国学经典融入教材。 
诵读经典、传承国学。
 
我的观点是:不要操之过急,也不要盲目反对;应该有教育主管部门选择部分地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学教育启蒙”活动试点;在试点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等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再大范围地开展推广。(言之有理即可)B(4)阅读完几则材料后,有的同学万分激动,写了下面几句话,请你结合材料,仿照补写句子。
  诵读经典,丰富了我们的审美体验:诵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让我们感受到和谐共荣的人与自然;诵读“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让我们体会到积极昂扬的      ;诵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领略到壮观雄奇的      。让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中荡漾,               ;让经典走进课堂,溢满校园,          ,      !?示例:人生激情 自然风光 让国学精粹的万古乐章在我们脑海回荡 让经典走进课本 涤荡心灵(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