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七年级语文 下 人教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期中综合评价七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一、基础知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诘问(jié) 遗孀(shuāng)
选聘(pìn) 锲而不舍(qì)
B.霹雳(pī) 气氛(fēn)
赫然(hè) 触目伤怀(chù)
C.琐屑(xiè) 磐石(pán)
涉猎(shè) 辗转反侧(zhǎn)
D.石堆(duī) 云鬓(bìn)
惩罚(chénɡ) 迥乎不同(jiǒng)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
A.霹雳 奠基 挚友 鞠躬尽瘁
B.深宵 震悚 硕果 妇孺皆知
C.疙瘩 镶嵌 抹杀 慷慨淋漓
D.狂澜 亘古 斑斓 烦燥〔解析〕“锲”读作qiè。
〔解析〕“燥”应为“躁”。AD3.(2016·四川绵阳中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乔金斯化石断崖是一处世界级古生物学遗址,是2008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目录。
B.随着人们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汽车工业将会借助现代科技,向高效率、低能耗、零污染发展。
C.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纷纷外出旅游的现状,我们要积极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切忌不可拥堵。
D.今年一月,绵阳火车站自动安检系统的正式启用,使旅客的安检时间大大缩减,方便了人们的出行。B4.(2016·四川绵阳中考)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②我们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③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④读书这件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⑤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
A.③⑤①④② B.①②④③⑤
C.⑤③①④② D.②①⑤④③〔解析〕由语段内容可以看出①和④中“只是……也是……”是连在一起的,可排除B、D;判定③⑤的位置,⑤是紧接③来说的,故③⑤排列,排除C;这样就可选定答案A。A5.填空默写。(6分)
(1)莫笑农家腊酒浑, 。?
(2)会当凌绝顶, 。?
(3) ,何人不起故园情。?
(4) ,惟解漫天作雪飞。?
(5)《陋室铭》中描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年留客足鸡豚
一览众山小
此夜曲中闻折柳
杨花榆荚无才思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6.(2016·成都中考)初中三年,语文书是陪伴我们成长的伙伴。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6分)
(1)下面是《成都商报》有关2013年语文教材调整的一则材料,请根据内容,概括出本次教材调整的四个特点。(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昨日,本报记者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上看到《2013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修订情况介绍》。文章称,本次修订工作历时十年。自2004年始,编写组三次前往各地调研。2011年3月申报统编教材。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完成统编教材编写、审查、修改等工作。
2013年出版的七年级教材上下册均有改动。人教社专家称本次调整涉及框架微调、阅读单元调整、课文调整、增加写作内容、减少综合性学习、明确单元学习目标等诸多内容。七年级上册选文没有见到鲁迅等作家的九篇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丘吉尔等中外作家的作品,包括本土作家马及时的《王几何》。选文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
此次语文教材的调整,引发了全国各地教师、学生、家长,包括新闻媒体的关注。尤其鲁迅作品的减少问题,更是掀起了讨论的热潮。 历时久 变动多 选文新 反响大(2)精心设计的“阅读导语”,为我们理解课文提供帮助。下面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导语”,编者以人们对鲁迅的认识起笔,又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生活。请结合课文内容,将空缺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 ① ,但是打开它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 ② :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 ③ ; ④ ,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 ①他的严肃、庄重
②另一道风景
③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
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 (3)六本语文书中,无数经典人物令我们难忘。请仿照示例,在下面的课文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王几何(《王几何》)
老头子(《芦花荡》)
香菱(《香菱学诗》)
奥楚蔑洛夫(《变色龙》)
示例:
泥人张:一门最底层的手艺,让人忘记你的真名;你用一团泥巴,找回了尊严。示例:王几何:一手最标准画技,让人给了你形象的绰号;你用幽默风趣,传授做人的道理。 老头子:一个最平凡的船夫,没人记得你的名字;你用机智勇敢,成为孩子眼中的英雄。 香菱:一个普通的女子,没人相信你能写好诗;你用你的痴迷,写出优美的诗篇。 奥楚蔑洛夫:一个平凡的巡警,人们有困难会寻求你的帮助;你却因你的势利眼,成为天大的笑话。
〔解析〕(1)本题考查对资料信息的概括。仔细阅读材料,抓住重点句子概括即可。(2)解答本题,一方面要认真阅读材料,把握材料内容;另一方面,要对课文内容有所把握,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结合课文进行作答。语言要尽量优美,符合书面语言的要求。(3)本题是仿写题,注意句式要相同,后一句的内容是前一句内容的翻转。二、阅读理解(共46分)
(一)言 志① 《论语》
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冶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加。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侍:古代后辈陪从在尊长者之旁叫作侍。③盍:何不。④裘:轻暖的皮袄。⑤憾:遗憾。⑥伐:夸耀。⑦施:表白。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盍各言尔志(助词,无义)
B.衣轻裘(名词活用为动词,穿)
C.敝之而无憾(弄坏,使……破旧)
D.无施劳(功劳)
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愿闻子之志
C.策之不以其道
D.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解析〕在“盍各言尔志”中“尔”是代词“你”的意思。
〔解析〕 A、C、D三项中“之”都是代词“它”的意思,而B项中“之”是助词,“的”。AB3.请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
4.“言为心声”,本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2分) 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朋友能够信任我,使年轻人能够怀
念我。
孔子:仁义。
子路:重情义。
颜渊:谦虚、忠厚。 (二)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2016·山东济南中考)
①“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 2015年10月5 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②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 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书《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书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 190 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青蒿素。 ③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
④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 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 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⑤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
⑥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作者:杨先碧 文章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4分)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5分)文章主要从青蒿素的提取之困难、形态和治疟原理、治疟效果显著和局限不足等方面来描写的。
点题,与题目呼应,为下文做铺垫,统领全文,引起下文。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分)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
4.阅读第⑤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4分)
用举例子的方法表现了青蒿素治疟的效果显著,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读者更明白,增强说服力。
人工合成青蒿素的研究回报率极低,虽然国内外很多化学公司进行了长达 30 多年的合成研究,但仍无过多进展。“目前”表现了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三)满足的人的衬衫
(意大利)卡尔维诺
(2016·浙江宁波中考)
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你还缺什么吗?”国王问他,“你到底怎么了?”
“我也说不清,爸爸,我自己也不清楚。”
“你恋爱了?如果你想要哪个姑娘,告诉我,我会安排你们结婚的,不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王的女儿,还是最穷困的农家女子,我都可以给你解决!”
“不是,爸爸,我没爱上什么人。”
国王想方设法为儿子开心解闷。戏剧、舞会、音乐、歌曲,但毫无效果,而且王子脸上的红润一天一天消退。 国王只好发出命令,从世界各地来了许多最有学问的人:哲学家、博士、教授。他让大家见了王子,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这些人退出去想了想后,又来见国王,说:“陛下,我们想过了,并研究了星相,必须这样做:找到一个感到满足的人,这个人对所有东西都感到满足,并且因为一切而感到满足,然后把他的衬衫跟你的儿子的交换一下就行了。”
当天,国王就派出使者到世界各地寻找这个感到满足的人。
一个神父被带了回来,国王问他:“你满足吗?”
“很满足,陛下。”
“那好。你愿意成为我的主教吗?”
“ 噢,那可太好了,陛下!” “出去!快滚出去!我找的是一个满足于自身状况的幸福的人,而不是一个想要比现有状况更好的人。”
国王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满足的人。人们告诉他,他的邻居,另一个国王,那真是又幸福又满足。他有一个善良美丽的妻子,子女成群,曾在战争中打败了所有的敌人,国家和平安宁。满怀希望的国王当即派出使者去向他求讨衬衫。
邻居国王接待了使者,说:“对,对,我什么东西也不缺,可悲的是一个人拥有了一切,却还得离开这个世界,抛弃这一切!每次这样一想,我就深感痛苦,夜里不能睡觉!”使者一听,觉得还是回去吧。
国王一筹莫展,只好去打猎散心。他射中一只野兔,以为可以抓到它了,可没想到,野兔一瘸一拐地逃走了。国王便在后面追了过来,把随从都甩在后边老远。追到一处野地,国王听见有人在哼着乡村小调。国王停下来,想:这么唱歌的人只能是个满足的人!就寻着歌声钻进了一座葡萄园,在葡萄藤下他看到一个小伙子边摘葡萄边唱着歌。 “您好,陛下,”小伙子说,“您这么早就到乡下来了?”
“好小伙子,你愿意让我把你带到京城吗?你可以做我的朋友。”
“啊,啊,陛下,不愿意,我一点也不想去,谢谢您。就是让我做教皇我也不愿意。”
“那是为什么,像你这样一个棒小伙子……”
“不,不,跟您说实话吧,我觉得这样很满足,这就够了。”
国王想:我总算找到了一个幸福的人啦!“年轻人,你帮我一个忙吧。”
“陛下,只要我能做到,我会全力以赴的。” “你先等等。”国王欣喜若狂,跑着去叫那些随从,“快过来!快过来!我的儿子有救了!我的儿子有救了!”然后他把随从们都带到了小伙子这里,说:“好小伙子,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但你给我,给我……”
“什么东西,陛下?”
“我的儿子就要死了,只有你能救他。来,你过来!”国王抓住他,开始解开他外衣的扣子。突然,国王僵住了,手耷拉了下来。
这个满足的人没有衬衫。 ◆童话·故事
1.“重复中有变化”是童话情节的基本特点。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6分)
我认为这个故事很简单,不断重复,就是一次次去寻找满足的人的衬衫。在寻找中,找到的三个人依次是(1)? ?
才不是这样简单的重复呢!我发现每一次寻找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父、邻居国王、小伙子。示例一:找到的人物身份不一样。一个是神职人员,一个是国王,一个是普通人。 示例二:寻找的途径不一样。神父是使者找来的,邻居国王是人们告诉国王的,小伙子是国王遇到的。 示例三:故事情节的详略不一样。前两次寻找略写,第三次详写。 示例四:找到的人物的心态不一样。神父对现状很满足但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小伙子对一切都很满足并且很快乐。(本题考查童话人物挖掘和童话情节特点分析。童话中国王找到的三个人能很容易找出,分别是:一个神父、一个邻居国王和一个普通的小伙子。结合题目可知,我们需要找到每一次找到的人的不同。可以从人物身份、寻找人物的途径、故事情节的详略程度以及找到的人的不同特点等多角度进行分析。) ◆ 童话·语言
2.本文的开头有两种不同的译文,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6分)
A.一个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爱他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可这个王子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地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B.国王有一个独生子,国王很疼爱他,视若珍宝。可这个王子总是郁郁寡欢,整天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
示例一:A更能体现童话的语言特点,相比B“视若珍宝”“郁郁寡欢”“整天”等词句,A中的“就像爱自己眼睛一样”“总是不快乐”“整天整天”等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简明、朴实、生动等特点,符合儿童的口吻,更加适合儿童阅读。 示例二:B“视若珍宝”和“郁郁寡欢”等词语,更能体现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童话语言的特点。童话语言要求简洁朴素,且常用拟人、对照、反复等手法。◆童话·形象
3.故事中王子和小伙子没有姓名,他们都具有典型意义。请你说说他们分别代表了怎样一类人。(4分)
王子代表几乎拥有一切却还是不快乐的一类人;小伙子代表尽管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很满足、很快乐的一类人。 〔解析〕本题考查童话中人物的代表意义。根据文中可知王子拥有一切但却不快乐,从小伙子没有衬衫可以知道他的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却很快乐。 ◆童话·意义
4.国王找到“衬衫”了吗?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示例:我认为国王(可能)找到了衬衫。神父对生活还有欲望,邻居国王拥有一切但因害怕失去而感到痛苦,唯有小伙子对自己的现状很满足。国王虽然没有找到物质意义上具体的衬衫,但是他在一次次寻找中,真正理解了“衬衫”的象征意义,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人性的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精神的满足快乐要比欲望的追求更能让人快乐;满足是人的自我感受,权利、地位、物质等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以真正的满足、幸福与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象征意义的分析。可根据文章结尾和文章主旨展开合理的想象,重点能将物质的“衬衫”升华到精神的“衬衫”。三、写作(50分)
(2016·福建龙岩中考)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不少于65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1)为 (爱、自己、生命……)点赞?
(2)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影响一代人”。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写作指导】
题一:关键词是“点赞”。“点赞”为一网络语言。原义为基于投票制的统计功能,表示对某个内容的赞同、喜欢或支持。而我国则引入并翻译为“赞”的功能,形成“点赞”这一流行网络语言,衍生为对某人表示喜爱或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更新变化,现在“点赞”一词也可以表示加油、支持等含义。为谁点赞?为什么点赞?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件事,可以是某种美好情感、品质,甚或是某种社会现象。这样或叙述事情的过程,或议论点赞的原因,或抒发赞美之情,分别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散文。 题二:材料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在现实中,无论运动员或观众(粉丝、球迷),赢则趾高气扬、输则垂头丧气者并不鲜见,这样的表现与心态,并不符合体育精神与体育道德。输也应“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何为“体面”?何谓“有尊严”?其中意蕴,耐人思索。此外,还有“教会”,既然有“教”,就说明这需要学习、历练。其实不只是体育,人们面对考试、事业、爱情、疾病、死亡等等,都需要既赢得起,也输得起。有“赢”就有“输”,“输”和“赢”都是常态;而且,世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赢”与“输”的不断转换也是一种常态。明白这些,对“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的理解或能更进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