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语文园地六》
总课时
使用时间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串,认识8个生字。
2.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
3.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能正确抄写句子。
4.通过认识食品包装识字,并乐于与同学分享。
5.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气象谚语。
6.和大人一起读《夏夜多美》,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在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温暖。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认识、积累字词;发现不同字的特占,帮助记忆。正确区分形近字和形声字,并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情境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生词卡片、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你们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任务吗?
二、趣味识字(第一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同桌互相读一读,做做小老师。
出示生字:棍汤扇椅萤牵织斗
3.请小老师上台领读。
4.请小老师说说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吗?
5.读词语。
6.说说你的发现:这些词语跟什么季节的生活有关?
你发现这些词语共同描述了一幅什么图?
三、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读例句,你有什么发现?
2.说一说你的发现。
3.照样说一说:看谁说得妙?
四、加标点(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己读一读句子,想一想每句表达了什么语气,该加什么标点才合适?
2.加一加,再读一读。
3.汇报交流,反馈。
4.加标点扩展练习。
五、当堂训练:
抄写最后一句话。
第二课时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语文园地六的内容。
二、展示台(第一次“先学后教”)
1.看一看,这些东西是什么?
2.仔细观察图上的字,再说出来。
3.实物展示学习:
结合食品包装理解商标上字词的意思和食品的用途,边朗诵边识记生字。
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4.小结:在平时生活中可以认识许多字。
三、日积月累:气象谚语(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1)指导学生朗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等,做到正确、流利、有节奏。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从而理解整句的意思。
(3)导学:这是一句有关天气的谚语,我们把它叫做“气象谚语”,它是劳动人民根据天气的变化总结出来的,比较通俗易懂,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天气预报。(课件出示:气象谚语)
2.课件出示另外三个谚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3.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能成诵。
4.小结:气象谚语有很多种,有像我们今天学的关于动物的,还有观风测天、观云测天、观雷电测天的,等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四、当堂训练:
背诵气象谚语。
第三课时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一起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夏夜多美》。
二、自读故事(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读一读,自己没有读清楚的地方多读一遍。
2.标出自然段。观察图:图上画的是哪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感悟故事:(第二次“先学后教”)
1.思考:谁帮助了小蚂蚁?找出来,读一读。
2.小组讨论:文中的谁值得你学习?为什么? 夏夜为什么美?
3.从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四、拓展训练:
课后找写描写夏季的文章读一读,回到班上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六》
气象谚语有很多种,有像我们今天学的关于动物的,还有观风测天、观云测天、观雷电测天的,等等。
第六单元教学反思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口语交际的增设是一大亮点。它旨在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强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意识。面对这一“新鲜事物”。大家都在积极探索与研究,想尽一切办法来提高口语交际的教学效果。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也来谈几点体会。
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如何营造口语交际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呢?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如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第二册语文园地六的口语交际,内容是怎样过“六一儿童节”。可让学生带照片互相介绍,回忆自己的快乐时光;有的小朋友特别想知道老师小时候过“六一”时的情况,教师可作示范性叙述,语言注意尽量儿童化。教学“说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自己打算怎么过”这一环节时,可采取多种有趣的形式交流。如:“打电话”“说悄悄话”“比一比”,通过这些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提高学生交际的质量。同时,对于刚刚接触口语交际的一年级小朋友,老师一定要训练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如: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认真倾听等。当然教师自己也要认真专注地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并及时做出适当的评价。另外,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讲清要求,明确交际的目标、内容,并随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