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小鸟》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
小学一年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熟悉题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教材以自然生活中的小鸟导入,容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对小鸟进行深入观察、探讨,从而了解小鸟生态环境与生活习性和小鸟的形态、花纹、色彩等等,这是欣赏活动的重点。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对生活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小鸟是儿童既熟悉又感到亲切的动物,常常是儿童作品表现的主题,儿童在接触本课题时已有较为充分的生活经验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小鸟的形态、结构、花纹、色彩,并通过点、线、色表现出来。
2、在欣赏、比较中了解小鸟,培养审美能力。
3、学会爱护保护自然中的小鸟。
教学重点
围绕小鸟的结构、外形、色彩、花纹等进行绘画练习。
教学难点
启发创意,运用点、线、色画出不同形态和花纹的小鸟。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运用点线色等美术语言画出一只小鸟。
较高要求:能画出不同形态、色彩、花纹的小鸟。
个性探究:能画出有生活背景的一群快乐小鸟。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图片、作品
画纸,铅笔、彩色笔
教学共同准备
课堂导入
游戏:投影鸟的照片,让学生抢答投影的是什么种类的鸟。
揭示课题:快乐的小鸟
学生抢答,并回答从哪里看出是什么鸟。
鸽子
鹦鹉
孔雀
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小鸟的认识。
课堂发展
投影燕子图片,问以上小鸟的形状是怎么样的?
(身子,头,尾巴,翅膀)
在黑板上画出小鸟的形状。
(有头、身子、尾巴、翅膀、嘴巴)
投影两张图片,一张是小鸟没有花纹,另一张是小鸟有花纹。问这两张图片中的小鸟有什么区别?(花纹,羽毛)
作业布置:画一群快乐生活的小鸟
作业要求:构图饱满,能画出有站着的和飞着的小鸟,小鸟的细节花纹要丰富。
(在黑板上示范饱满的构图,适当添加背景)
学生观察和认识基本小鸟的形状。
学生认真观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并理解不同小鸟的不同花纹与区别。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
让学生理解小鸟的基本结构,加强对小鸟的形状感知。
让学生初步了解花纹的基本概念,接着学会花纹的色彩表达。
评价与发展
分享谁的画构图饱满,小鸟的形状花纹生动美丽。
学生互相评价,怎样改进。
引导学生分享小鸟造型和细节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