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2017年秋季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24小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0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诓(kuānɡ)骗 虬(qiú)枝 邮戳(chuō) 战战兢兢(jīnɡ)
B. 脱臼(jiù) 舀(yǎo)水 舐(shì)干净 冥(mín)思苦想
C.谄(chǎn)媚 咫(zhǐ)尺 校(xiào)定 涸(hé)辙之鲋
D. 秀颀(qí) 仆役(yǜ) 悖(bó)谬 坦荡如砥(d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皲裂 熟稔 揠苗助长 死心榻地
B.无稽 惋惜 恹恹欲睡 锲而不舍
C.附和 韶华 不屑置辨 无边无垠
D.乖觉 禀赋 未雨绸缪 不可思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21·cn·jy·com
B.李老师表扬张明作文写得新颖,他谦虚的说:“我只是妙手偶得罢了。”?
C.这小姑娘温文尔雅,大家都很喜欢她。
D.每当遥想过去,我就会浮想联翩,好像又回到我们的青年时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B.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C.在中小学落实写字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
D.我们在修改作文时要改正并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5.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2·1·c·n·j·y
①真正的友情储蓄,是不可以单向支取的
②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③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储蓄,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会丧失殆尽
④而是要通过彼此的积累加重其分量
⑤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①⑤④③
6.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揖是我国古人常见的行礼方式。
B.刎颈之交指情趣一致十分要好的朋友。
C.我们经常在腊月挂香袋。
D.孩提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7.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白杨礼赞》茅盾)
(2) ,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苏轼)
(3)商女不知亡国恨, 。(《泊秦淮》杜牧)
(4)李商隐《无题》中表达奉献精神的名句是: , 。
(5)晏殊《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千古佳句的是: ,
。
二、阅读(共50分)
(一)走近诗佛王维(5分)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8.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2分)
9.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字以内)(3分)
(二)欣赏庄子风范(13分)
庄子钓于濮(pú)水
庄子钓于濮(pú)水①,楚王使大夫②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lèi)③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sì)④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⑤中乎?”? 二大夫曰:“宁其生而曳(yè)尾于涂(tú)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秋水(节选)》
【注解】①水名,在今河南濮阳。②大夫:古职官名。③境内:四境之内,即指国内的政务。累:使……劳累。④笥:一种盛放物品的竹器。名词用作动词,用竹匣装。⑤曳:拖。涂:泥。www.21-cn-jy.com
10.词语解释。(2分)
(1)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 (2)庄子持竿不顾( )
11.句子翻译。(4分)
(1)愿以境内累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关于课文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庄子拿乌龟的选择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的自由,品行的高洁。
B.“庄子钓于濮水”是中国文人拒绝权势,坚决不合作的典范,表现了中国文人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情操。
C.庄子的行为是荒唐的,偏激的。
D.庄子是一个其貌不扬但有大智慧、强内力、且能与时俱进的人。
13.【积累链接】第六单元,我们学习了《秋水》,还学习了《列子》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还学习了《韩非子》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我们现在运用的很多成语都来源于古文,请你写出三个成语(源自这三篇课文): , , 。(5分,每空1分)
(三)感悟企慕情境(12分)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21·世纪*教育网
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www-2-1-cnjy-com
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2-1-c-n-j-y
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①;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注:①企慕:仰慕。)21*cnjy*com
14.“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1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16.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3分)
17.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3分)
(四)领悟修身之道(9分)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鲁 云
①云南省勐海县的贺开茶山上,有几个做茶的年轻人。茶山听起来很美好,呆起来可不好受:远离了都市的繁华,朋友圈就那么几个人,洗个澡、看个电影、吃顿料理都不太方便。虽说是为了创业,怎么能呆得住?有个做茶的年轻人杨景润这样回答: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26岁的崔亚蕾说得更简单:静下来就好了。【来源:21cnj*y.co*m】
②静,就是潜下心来,保持安静。有些年轻人缺乏安静的耐心,一味追求高频率,快节奏的生活,一静下来就不习惯,觉得无聊。譬如酒和茶,他们更爱酒的热烈刺激,较少去品茶中滋味。遇事急躁,做事浮躁,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怎么干好,就急吼吼做方案拿计划,一旦遭遇挫折,又不知如何是好。又或者“这山看着那山高”,职业规划变了又变,跳槽成了家常便饭。有些年轻人想当然以为动比静好,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于是整日忙于交朋友,参加酒场聚会,钻研“成功学”,寻找成功的“终南捷径”,希望一蹴而就。【出处:21教育名师】
③静的好处很多。《大学》里说:“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诸葛亮告诫过我们:“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安静也是一种“能量”,甚至是一种很强大的“能量”。为了让自己安静下来,曾国藩给自己定了“静坐”的“日课”:每天不管在家还是外出,总要独坐两小时。【版权所有:21教育】
④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云南保山原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自找苦吃”,带领林场职工绿化荒山,20余年造林5万多亩。来访的记者问他,那么艰苦怎么呆得住?老书记笑答,山上鸟语花香、清风阵阵,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应该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能忍受得住如此寂寥漫长的精神考验,并把它转化为郁郁葱葱的“精神绿洲”吧。
⑤培养“静能量”,要学会追求安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安静并非召之即来,要想静下来,须下一番修炼功夫。让自己“静下来”的法子挺多,古人说“唯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读读书,钓钓鱼,下下棋,练练书法,只要有心,无论哪种,久久为功形成习惯,心沉下去,“静”的境界就升上来了!
⑥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百无聊赖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当你遭遇挫折、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失败了又如何;当你小有成就、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来,想想初衷是什么,得到的算什么。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⑦培养“静能量”,当然不一定要去茶山等偏远的地方“修行”,只要心无旁骛,处处可以历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青年像初升的太阳,自然是朝气蓬勃的。不过,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21*cnjy*com
(选自《人民日报》 本文有删改)
18.文章第 ③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下面不能证明第④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
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20.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3分)
(五)感受父母心(11分)
栓在琴凳上的十年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那天,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⑤后来我明自,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已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已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⑧ “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 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每次回想栓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 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
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开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 “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 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休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已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2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共4分,每空1分)
时间
情节
“我”的心理
4岁半
①
怯弱
学琴的十年
往返银川学琴
②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③
如释重负
多年后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④
22.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3分)
2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等多种表达方式。
B.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文句“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朿缚,主 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第⑤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
三、作文(50分)
24.读了《栓在琴凳上的十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是否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你是否也突然无比感激你的父母,你的老师……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感激曾经起早贪黑的奔波?感激流逝的少年时光,感激世间一切美丽的相遇?
请以“写给时光的感谢信”为题写一篇作文。
作文要求:(1)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一定抒情或议论,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永定区2017年秋季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A 5.B
6.A [解析] B项“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情趣一致的朋友”称为“莫逆之交”;C项挂香袋是端?午节的习俗;D项孩提指幼儿二至三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1)笔直的干,笔直的枝,(2)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3)隔江犹唱后庭花(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1教育网
二、(一)8燕然
9.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
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
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意思对即可,2分) 心情(1分)
(二)10.(1)派; (2)回头看。
11.(1)“(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2)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12.A
13.愚公移山,扁鹊见蔡桓公。望洋兴叹或贻笑大方,锲而不舍,讳疾忌医
或病入膏肓。
(三)14.枣树生长在高峻、陡峭的石崖上,崖上极少有泥土和草木,缺少养料和
水分。(3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从色彩和形态两个方面对枣树进行了
描写(1分);写出了枣树的果实丰硕、枝繁叶茂,表现了枣树的健壮
而蓬勃(1分)。意思对即可。
16.改变了作者的心情,去掉了自身俗气(1分);丰富了枣树的形象(1分),
深化了文章的主旨(1分)。意思对即可。
17.美好的事物,虽然远离你,让你触摸不到,但却总在召唤着你,让你企慕;
它给人们带来的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意思对即可。
(四)18.引用论证和事例论证(2分)。引用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既让读者信服,
又增添了文采(1分)。
19.A
20.(1)要学会追求安静:(2)要学会享受安静;(3)要心无旁骛,处处历练。
(五)21.①幵始学琴②辛酸痛苦③放弃学琴④“感激”或“感谢”(每空1分)
?22?.(1)一是强调耗费在学琴上的时间长;二是表达了精力、思想完全被学
琴束缚的痛苦。三是我对学琴有一种畏惧和抵触的心理。“评分说
明:每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
23.BD
三、作文(50分)
27.依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给分。本次作文与“第十三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相结合,优秀作文可推荐参加比赛,以校为单位自行寄送稿件。参赛网址:kuka.hnjy.com.cn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