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复习巩固 1.兴中会、同盟会创建的时间、地点及性质?
2.同盟会革命纲领是什么?
3.什么是“三民主义”?
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兴中会 1894年 美国檀香山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同盟会 1905年 日本东京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成“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第10课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 ·······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陈独秀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吸取辛亥革命失败教训)新文化
运 动 一·陈独秀与《新青年》背景: 1、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思想传播与尊孔
复古逆流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3、先进分子对辛亥革命的反思认识: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要进行思想革命。zxxk1916年9月起《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新文化运动运动阵地——《新青年》
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口号(旗帜)——民主、科学
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 (赛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盲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
(1879--1942)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青春》是李大钊发表著名文章。他号召青年为创造一个青春的国家而奋斗。 李大钊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蔡元培
(1868—1940)浙江绍兴人二、胡适与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 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zxxk李大钊鲁 迅胡 适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出民主、科学口号,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表《孔子与宪法》指出反封建必须反孔教。1918年发表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较早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四卷五号上,为鲁迅所做。彻底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反动本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选自《狂人日记》请回答:
1.为什么说几千年纲常礼教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民国初年,配合帝制复辟的尊孔复古思想十分流行,鲁迅创作《狂人日记》是为了揭露纲常礼教的弊端。指专制制度下纲常礼教对人性的摧残抹杀。2.为什么鲁迅要写这样一部书? 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三、 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 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1917年《新青年》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李大钊是在中国第一个举起宣传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标志着中国革命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李大钊(1889——1927年)新文化运动的内容zxxk1915年1921年1919年前期后期民主与科学是主流马克思主义是主流1918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性质);
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对东西方文化有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错误倾向。思考: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1、中国有史以来,还不曾有过象新文化运动那样敢于向旧势力挑战的思想运动,来打破已经存在几千年的旧传统,推动社会的进步;
2、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迅速成长起来并逐步找到根本改造旧社会的正确道路 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本课小结兴
起: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口号: 民主 科学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前期:1915——1917.四提倡四反对?
后期:1918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进步性: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背景内容影响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激进民主主义者洋务运动技术戊戌变法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民主共和制制度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资产阶级地主阶级
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单元回顾根据以上表格,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不包括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B、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D、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本条件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C、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
3、近代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宣传马克思主义 B、学习西方文化
C、打破封建专制的思想基础 D、进行文学革命
4、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每周评论》的创刊 B、《青年杂志》的创办
C、《天演论》的发表 D、《湘江评论》的创刊随堂练习CBCA4、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主要“新”在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5、康有为著《孔子改制考》推崇孔子;陈独秀等则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孔教,他们共同的出发点是
A.全盘否定儒家思想
B.冲破封建阻力,倡导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C.把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D.扩大自身的影响BBzx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