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百家争鸣第8课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晚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姓名:
时代:
籍贯:
著作:
身份:
老子(李耳)春秋后期楚国《道德经》道家学派创始人如果请你给老子设计一张名片,你打算如何设计?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靠近边塞地方住着一位善于
推测吉凶祸福的人。他家的马无
缘无故跑到胡人那里去了,大家
都安慰他。他父亲说:“这怎么
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几个月,他家的马带着胡人的骏马回来了,大家都祝贺他。他父亲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祸患呢?”家里多了良马,他的儿子喜欢骑马,有一次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骨,大家都安慰他,他的父亲又说:“这怎么就知道不是福气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侵入边塞,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参战,住在边塞附近的壮年男子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因战争而死去,因为他儿子腿瘸的原因,父子的性命都得以保全。
主要思想:(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历史地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这本书上《道德经》(1)认为万物都有其自然的法则,应顺应自然。一、老子孔子问礼于老子图春秋时期老子:道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姓名:
时代:
籍贯:
著作:
身份:孔子(孔丘)春秋时期鲁国《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如果请你给孔子设计一张名片,你打算如何设计?孔子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一 “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人”。
材料二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择可劳 而劳之;薄赋敛”。
材料三 有一天,孔子去齐国,路经泰山,见一妇人在坟前痛哭,他叫住学生子路去询问, 得知是苛政逼得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亲人又被老虎咬死,既然这样,他们仍不愿返回故乡。孔子感叹:“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呀! ”。(1)依据材料一回答:孔子提出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孔子对“仁”做了哪些具体的阐述?
(3)依据材料三,孔子要求统治者在实践中严禁哪些行为?(1)“仁”的思想。(2)主张“仁者”“爱人”,爱惜民力。(3)“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学在官府”:学校是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而设,平民没有受教育的权力。
有教无类孔子创办私学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曲阜孔庙康熙手书万世师表匾 ——被后世尊为孔圣人、至圣 9月28日 孔子诞辰日澳大利亚韩国北欧美国截至2015年中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共计1684所,分布在88个国家 。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各国竞相改革
(商鞅变法)宽松的学术氛围 不同派别提出各自的见解 引起社会变革 政治经济商业繁荣
城镇兴盛文化私学兴盛百家争鸣出现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总称,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最为著名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有五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文化典籍极其丰富。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墨子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墨家学派创始人三、百家争鸣《墨子》书影。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
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兼爱”、“非攻”
支持正义的战争墨子孟子战国1、“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3、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
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儒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人,才算真正的大丈夫。)荀子战国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人物庄子战国1、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2、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战国时期道家代表
人物“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改革“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法治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战国末期法家代表
人物战国3、“百家争鸣”的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道家墨家法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春秋晚期战国战国战国战国课堂小结孔子孟子“仁”的学说、以德治国、有教无类“仁政”、“民贵君轻”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兼爱”、“非攻”等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儒家荀子春秋晚期 战国“礼治”课后思考 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观点最容易被当时统治者所采纳接受?
法家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是
A 生产力的发展 B 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转变
C 诸侯国的支持 D 中国社会由分裂走向统一
2.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仁政学说 B人性本善说
C“兼爱”“尚贤”说 D以法治国说BA3.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上有着截然不同观点的两个思想家是
A老子与孔子 B孔子与孟子
C孟子与荀子 D荀子与韩非子
4.孟子认为国家有三件宝物,不包括下列哪一项所述
A土地 B人民 C君主 D政事CC5.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6.关于墨子思想主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墨子把“兼爱”也称为“仁”,它与孔子的“仁”的区别在于有无等级差别
B墨子主张“尚贤”,要求统治者任用有才之人,最高统治者的职位则是不可转让的
C认为“上天”和“鬼神”都是存在的,“兼爱”是上帝的意志
D提倡“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BB7. 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这表达了
A 新兴地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 B 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废除奴隶主特权
C 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 D 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D8.《墨子》一书中心:“贤者举而正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是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以谓进贤者。”可见,墨子主张的本质意图在于
A倡导建立地主阶级的政治和道德规范
B主张否定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思想体系
C按照小生产者的愿意建立理想的国家
D为了恢复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
C9.与韩非子的政治主张不相符合的是
A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 B应以古代圣贤的言行为准则
C国家大权集于君主一人之手 D要用严厉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B道家墨家法家作 业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