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岛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2)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国力日强。请思考日本发展资本主义中存在什么矛盾??改革不彻底 封建残余浓厚?国内市场狭小 资源少生产发展受到阻碍 对外侵略扩张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日本乃万国之本”,“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明治天皇的御笔信
说明了什么问题?亚洲中国满蒙朝鲜台湾日本 世界大陆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日本“大陆政策”的出台,侵华野心蓄谋已久。二、中日甲午战争的含义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历史上称为甲午战争。三、战争的经过阶 段主要战役战 况重要人物开始丰岛海战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第一阶段(1894.7
——9)第二阶段(1894.10
——1895.4)平壤战役平壤失守 战火至华左宝贵黄海战役丧失黄海制海权邓世昌辽东战役占旅顺 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黄海战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旅顺辽东战役左宝贵邓世昌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1、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邓世昌之死原来是那么的悲壮:指挥的致远舰,一直冲锋在前,致远舰被鱼雷击中后,他抛开救生圈,沉入波涛中。 邓世昌不畏强暴,勇于抗争,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追求民族独立和维护社会和平 ,邓世昌不愧为民族英雄。2、课本“课堂讨论”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帝所题挽联3、旅顺大屠杀 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美国报纸评论说:『日本国为蒙文明皮肤具野蛮筋骨之怪兽。』割三地赔二亿开四口允设厂——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 厂 《马关条约》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失败(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香港岛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银元2100万元白银2亿两东南沿海长江流域 协定关税
(商品输出)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办工厂(资本输出)1、《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的比较通商口岸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苏州杭州沙市重庆长江广州由沿海深入内地 2、《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开放口岸比较示意图 材料一:北洋海军自1888年正式建军后,就再没有增添任何舰只,舰龄渐渐老化,与日本新添的战舰相比之下,火力弱,行动迟缓。1891年以后,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钱都被慈禧拿去修颐和园了。 军备废弛,毫无防范五、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庆典上的对联清政府的腐败(根本原因) 材料三:“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 ——李鸿章给威海卫军港士兵的命令避战求和 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派大将卫温到达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 。
2、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流求就是今天的台湾)。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就是今天的台湾)。
4、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5、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1885年,清朝在台湾设行省。武装起来的台湾人民—义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认识: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
A、1894年 B 、1840年
C、1856年 D、1851年
2.民族英雄邓世昌牺牲于下列哪一地点( )
A、朝鲜平壤B、鸭绿江畔C、威海卫D 黄海
3.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丰岛海战 B、威海卫战役
C 、黄海战役 D、台湾战役
4.《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
A、2100万两 B、2亿两
C、2100万元 D、2亿元A DB B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未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2、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为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1896年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强占台湾领土被割的悲愤和爱国之情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