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
梦游天姥吟留别唐?? 李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四万 一作:一万)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度 通:渡)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教学目标】????????? 1、诵读领悟,把握情感脉络,体会“吟”这种自由体古诗在节奏上的变化美感;????????? 2、探究梦游“梦境”与现实生活、文章主旨的关系;????????? 3、体会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想象、夸张。【重点难点】????????? 1.从文章内容上讲: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梦游天姥”和作者人生道路的关系,与“留别”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 2.从艺术手法上讲:李白是继屈原以后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李白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这首诗里也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意境张扬、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要引导学生吟诵细加体会。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方法】吟读法 + 鉴赏法【助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寻梦说梦,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做过梦的同学举手???????? 做过奇特的梦的同学请举手???????? 梦中的景物、人物、动物或其他东西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影子吗???????? 我们班的同学真的很会做梦,梦也很奇特。????????????? 明确:日有所思也有所梦;梦就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应。??? 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也是一个爱做梦,并对梦有着奇特体验的人,他在许多诗里直言不讳地说过,供奉翰林是一场梦。如???????????? “一官即梦寐”;????????????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 (《鲁中送二从第赴举之西京》);???????????? “长安如梦里”;????????????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登高丘而望远海”》)等。??? 现在我们就进入时间隧道,让时光倒流,重温诗仙李白的一个流传千古的奇梦《梦游天姥吟留别》。
二、读梦听梦,把握吟诵。??? 分四个小组进行接力吟诵,比一比谁读得好,谁能吟诵出诗歌中多变的情感,多变的节奏以及他那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读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看练习题一的诵读提示。??? 教师范读,学生点评。??? 举几个案例来分析为什么这样读?并归纳出诵读的一般要领。???????? ① 用“畅”与“涩”来表其心。如:“天姥连天……东南倾”、“别君去兮……访名山”于畅中见其势;“忽魂悸……烟霞”于涩中见其情。???????? ② 用“轻”与“重”来抒其意。如:“安能摧眉……开心颜”重读中抒其胸臆;“我欲因之梦……闻天鸡”轻读中见轻松畅快。???????? ③ 用“长”与“短”来传其情。如:“开心颜”声音的延长,余韵无穷;“列缺霹雳……轰然中开”短音字字铿锵。
三、追梦析梦,探究神“奇”??? 李白是世间难得的奇男子,他的诗文语言清新飘逸,意境奇伟瑰丽,风格豪放奔放,留“诗仙”美誉,立浪漫丰碑,让百代称颂,令后人景仰。??? 同时代诗人元稹评李白“以奇文取”。白居易也说李白“才矣奇矣”,现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热烈的赞颂李白:“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既然是奇人,就做奇梦。既然是奇梦,必有奇事奇景。我们不妨找一找诗人梦到了那些奇事奇景?这些奇事奇景和现实又有什么联系?
?(一)吟诵“入梦之因”第一段,领悟诗人写天姥山的用意?明确写天姥山就是突出其神奇、高大的特点,隐喻他雄伟高大的政治抱负,主要运用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 吟读指导:??? 注意读出第一句突出天姥山神奇的衬托语气——前轻后重;??? 夸张语气——特意意延长,如“八”;??? 重复语气——“东南倾”等;??? 强调语气——“横”、“掩、”“拔”、“倾”读得较重等等。
(二)重点吟读和评析“梦游经历”第二段???? 1、启发引导:这个奇梦按照时间地点的变化可分为哪四个阶段?明确:月夜剡溪景,白昼山中景,傍晚洞外景,夜晚洞天景。那就让我们先来一睹为快吧!???? 2、分小组进行吟读,体会各阶段的梦境究竟如何个奇法?如何读出这个奇?第一阶段主要赏析“飞”、“送”,配合清幽的景物,读出轻快语调;第二阶段抓住“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意象的理解,读得更加轻快愉悦,而后半句“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要逐渐缓慢下来,配合那种因对山中美景迷恋而迷路的意境;第三阶段要吟读出那种惊心动魄与变幻莫测的语调,注意前重后缓。???? 3、重点吟读“夜晚洞天景”,注意读出那种惊叹不已的语调(“列如麻”这个夸张的颤音的读法),启发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诗人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洞天仙府的?写出它什么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要浓墨重彩的描写这样一个诗人不在其中的仙人盛会?洞府的建筑陈设、仙人的衣着举止、鸟兽的吹打驾车(仙人们出场的声势)。从这三个方面描绘了“洞天仙府”的富丽堂皇、声势浩大、热闹非凡。(1)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厌恶。(2)便于超脱现实,美好的仙境和黑暗现实做对比,反衬了现实的黑暗。(3)梦境是宫廷生活、官场道路的折射。“一夜飞度镜湖月”的轻松愉快其实就是他被召入宫时的心情。“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就是出入官场的那种短暂的成功体验。而当他想逐渐融入时,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美好:“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就是对官场的迷茫;“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象征着官场让人心惊胆战;“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象征着官场的变幻莫测。“云之君、仙之人”其实就是那些达官贵人。“日月照耀金银台”就是皇亲国戚们居住的宫殿;“虎鼓瑟兮鸾回车”就是达官贵人们出门时候的锣鼓开道。可见,梦游过程其实就是现实的曲折反映,梦中的仙界其实就是现实的官场,梦境中的奇特景象正象征着官场的险恶和变幻莫测。(三)吟读“出梦之叹” 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和第三段问:作者写作这个奇梦的真正目的何在?借“梦游天姥”抒发感慨,留别往事,留别诸君,留别自己,以诗明志。要注意读出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惊醒后的失落,“万事东流水”的无奈,“别君去兮”的洒脱和“不事权贵”傲气。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文眼和点睛之句,要读得重(zhong)而重(chong),将全诗推向高潮。四、欣赏完李白这个奇梦,你觉得最奇特的写法是什么?分小组讨论,明确:1、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像奇特。以丰富的想像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2、大量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比喻(如”身登青云梯”)、夸张(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比(如将瀛洲与天姥、仙境与人事比、理想与现实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明确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主要风格: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构思、瑰丽的境界。五、迁移手法,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写一段话。2:李白面对逆境的态度给你怎样的启示,写一篇300字左右小文章。结束语:一代诗仙已经作古,但一面精神大旗却永远辉映在人间。老师祝愿同学们能在李白的浪漫中找到激情,找到力量,找到美。用李白的大浪漫去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开辟人生的新天地,将我们的人生之路走得更宽更远!还是让我们在一番离奇的遐思和古朴的旋律中,吟诵最后一段,与古人相知,与古人相别。?板书设计:???????????? 梦 游 ? 天 ? 姥?????????????? 吟?? 留 别?? (李白)???????????? 月夜? 白昼? 傍晚? 夜晚???????????????? 蔑? 傲入梦之因→? 剡溪? 山中? 洞外? 洞中→? 出梦之叹???? 视? 岸????? 大胆的夸张??????????? 清幽? 壮美? 恐怖? 仙乐???????????????? 权? 不?????????????????? 浪漫主义政治抱负?????????? 官场道路?????????? 人生感慨???? 贵? 屈????? 奇特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