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和妈妈课件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动物和妈妈课件与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7-11-21 13:35:03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想一想:










么??

看一看:
动一动:
请两位同学来模仿下面图片的小动物
和妈妈的动作。
同学们就像一只可爱的小动物
回家的时候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拥抱一下自己的妈妈
对妈妈说一句:“我爱你”
欣赏一下
画一画:
画一幅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画
要求:
1、画出小动物和妈妈之间的关系(大小、形状)。
2、动物的构图要大要饱满,可以添加背景和上颜色。
4
昵图
mmumnipic
com
BY=n
:20的9103152045755
抱抱!
文·图/[英]杰兹·阿波罗
译/上谊编辑部
明天出版社
妈吗宝宝书友令
www.
2教学对象:小学一年级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教材分析
在以“人际关系”为统领的第二单元《点线面,你我他》课程中,本课题可谓是点睛之作。教材以多幅小动物和妈妈的图片导入,从引导学生了解部分动物的生长过程及与妈妈的亲密关系为出发点,使学生自然地理解动物与人类之间共有的伟大的母爱。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设计了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典故事,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了解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科学过程。这种形式与内容巧妙结合的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在整节课的过程,让学生拓展思维,感受亲情,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也对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有了一定的表现能力。就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而言,他们在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人际间的关怀和温暖。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常见的颜色,能利用线条和色彩进行造型。
2、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大与小的概念;自主探索以线条为主的绘画表达方法。
3、能体验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亲情;能大胆使用不同的线条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作画。
教学重点
1、能认识各种动物的形象;体会动物的亲情和人类的亲情。2、表达小动物和妈妈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画面中关于动物亲情的细节表达。兴趣点:讲述动物亲情的故事;模拟动物和妈妈的动作。
作业要求
基本要求:能用线、色造型画一幅小动物和妈妈的画。较高要求:能画出体现动物亲情的细节。个性探究:能选择多种工具材料尝试不同的线条和色彩作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图片、作品
画纸,铅笔、彩色笔
教学共同准备
课堂导入
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视频(2min)问:小蝌蚪找妈妈是为了什么?(为了得到爱、照顾)揭示课题:小动物和妈妈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动物和妈妈的关系。
课堂发展
播放一组各种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动一动(游戏):请同学上来模仿图片中小动物和妈妈的动作。欣赏优秀的作品作业布置:画一幅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画
作业要求:画出小动物和妈妈之间的大小关系,添加背景表现动物的生活环境。(在黑板上示范饱满的构图,适当添加背景)
学生观看图片,说出是哪一种动物和妈妈在一起。学生上台模仿,一共三张图片,分三组同学。学生欣赏作品。
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和妈妈的形态,加深印象,吸引学生兴趣。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小动物和妈妈亲情之间的感觉,有利于学生画出更好感觉的画。让学生了解画的内容。
评价与发展
分享同学的画,分享个种不同动物的亲情。
学生互相评价,怎样改进。
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美好。
课后延伸
过几天就是母亲节,同学们可以把自己比喻成一种可爱的小动物,画出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面,再把画送给妈妈作为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