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2B视频)(共29张PPT)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2B视频)(共29张PPT)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1 14:40:09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 1 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背景】 “西域”指的是哪里?在地图上标记阳关、玉门关的位置。新疆楼兰龟兹于阗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为保民安,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赐黄金白银,良田美宅。如有勇者 ,速来报名。 钦此。招贤令张骞出使西域壁图(敦煌壁画)张骞汉武帝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 结合材料、课文,分析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材料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dùn迁移)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过程】描绘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分组活动结果:没有完成联合大月氏的目的,但是张骞却了解了西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受到西域各国欢迎公元前119年第二次出使列表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异同点匈奴威胁西汉统治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匈奴威胁解除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公元前119年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没有实现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意义】 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张骞通西域,“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 ‥ ‥ 空,同孔,凿空,即凿孔。这是形象化的说法。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重要意义? 史学家翦伯赞评价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漫漫出使路,张骞可能面临哪些困难?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我们今天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他的这种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根据张骞的出使路线,设想遇到的重重困难,体会张骞不辱使命,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于进取的精神。“丝路第一人”——张骞二、丝绸之路【路线】 这条路线为什么被称为“丝绸之路”?依据路线图,说出丝绸之路主要经过哪些地区?1、陆上丝绸之路 西 域西亚、中亚欧
洲长安动手绘制地图,并描绘丝绸之路路线。 重走丝绸之路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和锡兰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绕过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南下再转运欧洲 观察图片,说出海上的主要航线经过了哪些地区?2、海上丝绸之路 《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要围绕“丝路味道”拍摄一期节目,请你根据所学,为摄制组推荐食材,并撰写一段简短的解说词。【意义】分组活动舌尖上的中国---丝路味道西 方东 方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榴、苜蓿、音乐、舞蹈、宗教等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等丝绸之路友 谊 之 路作用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双赢敦 煌玉门关鸣沙山阳 关丝路在甘肃——飞天遗落的飘带楼兰古城和 田吐鲁番丝路在新疆——我们神往的地方—新亚欧大陆桥现代的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30多个国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汉代社会和所经过地区各起了什么作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提出,让千年丝路焕发新的生机,谈谈你对这一伟大构想的认识。丝绸之路把西域与中原连为一个整体,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观察图片,西汉时疆域有何变化?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标志是什么?概括两汉政府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措施有哪些?三、对西域的管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都护三、对西域的管理对西域
的管理设置西域
都护公元前60年职责: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意义:时间:班超经营
西域颁行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拓展延伸】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来自“一带一路”27个国家的32名记者组织负责人应邀来华访问,在参与组织十九大新闻报道的同时,深入研讨“一带一路”记者组织合作机制。他们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中国有益,也造福世界。请根据所学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为来华记者介绍汉代“丝绸之路”。【反思完善】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