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我能写得更漂亮。
chuī yān pǔ tōо fàn wǎn là yuè là méi
( ) ( ) ( ) ( ) ( )
pǔ biàn zhǔ shú zì háo jì sù chū xī
( ) ( ) ( ) ( ) ( )
sāi mǎn zhǔ fàn téng yún jià wù rè qì téng téng
( ) ( ) ( ) ( )
用“√”选择合适的字。
1、我发现背包变沉了,打开一看,包里(竟 竞)塞满了黄橘。
2、我看见远方山间的炊烟在轻轻地(漂 飘)荡着。
3、她谈起自己的女儿时非常自(毫 豪)。
我会读书,我会积累。
( )地飘荡 ( )地呼唤 ( )的茶
( )的红薯 ( )的腊肉 ( )得几近无声
四、同音字填空。
là ( )肉 ( )月 ( )椒 辛( ) 丢三( )
修剪枝叶。(缩句)
1、她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茶。
2、她不停的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
3、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地飘动着的炊烟。
六、我是小法官,我来辨真伪(用“/”把不正确的读音划去)。
1、本文以炊(cuī chuī)烟为题,讲述山里夫妇热情招待“我”的事。
2、我回宿(sù xiǔ)舍取点东西。
3、爸爸昨天赶稿子,一宿(sù xiǔ)没睡。
4、蔬(sū shū)菜富含维生素,大家应该多吃点。
七、选词填空。
1.现在山里人富了,什么也不愁,就________着孩子们有出息。(希望、盼望、指望)
2.木屋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面色黑红,充满山里人特有的________。(色彩、光彩、风采)
3.我有两个女儿,到山外读书去了,________在学校。(寄宿、借宿、住宿)
八、阅读下面文段,然后答题。
我站起来,想与主人告别,发现背包变沉了。我打开一看,包里竟塞满了黄橘。“都是自家种的,带着路上解渴。”男主人笑着说,声音很轻。
我走了,他们肩并肩站在小木屋前,不停地向我挥手。“再来啊!”他们的声音在山间______。再来时没有机会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地飘动着的炊烟……
1.填写文中横线上缺漏的词,合适的一项是:()
A.回旋B.回荡C.回响D.飘荡
2.“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地飘动着的炊烟”的原因是:()
A.山中炊烟下的小木屋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B.炊烟下小木屋里的中年夫妇表现出来的真诚和纯朴。
C.小木屋里的她和他为“我”解决了饥饿和疲乏
D.这一缕炊烟为我抚平了心中惶乱。
3.文段最后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声音断断续续B.表示无限的联想
C.表示列举的省略D.表示声音的延长
4.最后一节所表达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一)
不一会儿,白白的大米饭,香甜的红薯,几碗新鲜蔬菜,一盘喷香的腊肉,就放到了我的面前。“吃吧,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竟是这么美的午饭!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大口大口地吃,手里不停地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她自豪地告诉我 我有两个女儿 到山外读书去了 寄宿在学校 我想让她们将来 都读大学呢 现在山里人富了 什么也不愁 就指望孩子有出息 她笑了
给文中需要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用“——”线画出描写女主人神态、动作的句子。
3、短文中的中年妇女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山里人的_______________ 。
(二)
我走了 他们肩并肩站在小木屋前 不停地向我挥手 再来呀 他们的声音在山间回荡 再来是没有机会了 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地飘动着的炊烟
1、给短文加上标点。
2、作者为什么永远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地飘动着的炊烟?
3、这个故事还可以起个什么题目?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以“炊烟”为题?
4、在小本本上搜集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片段。
附答案:
一、 炊烟 葡萄 饭碗 腊月 腊梅
普遍 煮熟 自豪 寄宿 除夕
塞满 煮饭 腾云驾雾热气腾腾
二、竟 飘 豪
三、略
四、腊 腊 辣 辣 落
五、1、她端来茶。
2、她织着毛衣。
3、我不会忘记炊烟。
六、1、cuī 2、xiǔ 3、sù 4、sū
七、1.指望2.光彩3.寄宿
八、阅读下面文段,然后答题。
B.回荡
2.B
3.B
4、我对山区人民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抒情。
九、(一)
1、 :“ , , 。 ! , , 。” 。
2、她坐在旁边,笑着看我大口大口地吃,手里不停地织着一件鲜红的毛衣。
3、淳朴、善良、热情
(二)
1. 。 , 。 “ !” 。 , ......
2、炊烟下小木屋里的中年夫妇表现出来的真诚和纯朴。
3、略
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