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7年秋高一历史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2017年秋高一历史必修一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2 09:0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传统与变革的融合之路 英国的制度创新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你知道几个? 一、预习成果展示 阅读教材搜集课本中出现的时间以及对应的历史事件,并编写时间轴。时间过程 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 1649年苏格兰人民起义1660年1688年1638年“光荣革命”1653年164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爆发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大宪章》1215年1264年模范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1689年1721年 沃波尔出任首相,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改革1832年参考答案 二、小组互助,合作探究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1689年《权利法案》 《大宪章》 《权利法案》问题聚焦:1、《权利法案》与《大宪章》相比,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2、 为什么说《权利法案》是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1215年约翰王签订《大宪章》
(12)……如无全国公意许可,将不征收任何免役税与贡金。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未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大宪章》节选《大宪章》第一条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第三条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第四条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皆为非法。
第六条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事权《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一种现代政体。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宪法的范围内行使。概念定位 《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所拥有的权力高于王权(议会至上)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的建立。《大宪章》
《权利法案》
继承限制王权
议会传统
法律手段议会主权
王在法下发展用传统的法治手段实现了制度变革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创新感悟: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1689年《权利法案》詹姆士二世 威廉三世 “逐”一个国王 “请”一个国王 《权利法案》之确立基础:1688年 光荣革命 问题聚焦: 光荣革命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结束了革命带来的动荡?创新感悟:妥协与共识成为制度变革的原则乔治一世
——不懂英语的国王小密室——内阁沃波尔:首任首相(1721)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政体的发展:责任内阁制问题聚焦 :1、英国首相是如何产生的? 首相与内阁是什么关系?
2、首相与国王是什么关系?
3、首相与议会是什么关系? 首相与议会发生矛盾如何解决? 首相与内阁:共进共退 内阁与议会:向议会负责 国王与首相: 形式任命 出现矛盾后: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或内阁下台请自己画出的责任内阁制的结构关系图 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制度定位:责任内阁制国 王 议 会 首 相 内 阁负责共进退形式负责(政府首脑)(权力中心)(政府)多数党领袖(国家元首)形式任命 概念生成责任内阁制组织结构图 创新感悟: 分权制衡成为民主政治的运作原则贵族和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乡绅和市民组成 又称平民院。上 院下 院模范议会 老萨勒姆镇没有一座房子,也没有一个居民。这个‘镇’也有7张选票,可以推选2名议员。而在一些人口急剧增加的新兴工业城市,却得不到几张选票和议员的席位。君主立宪政体的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问题聚焦 : 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这种选票分配有什么弊端?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席位增加,开启民主权利下移趋势 创新感悟: 民主完善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与时俱进)
概念定位 代议制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君主立宪政体实质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体(间接民主制) 三、总结提升君主立宪1.0君主立宪2.0 《权利法案》   传统社会   民主社会 君 主 议 会 君 主内 阁 贵 族   责任内阁  议会改革 权力中心 行政权力 民主权力资产阶级制度变革之英国启示1、制度变革要尊重传统2、制度变革要注重法治4、制度变革要渐进持续3、制度变革要不断创新5、制度变革要分权制衡6、制度变革要谋求共识 现代英国是在英国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一切现代英国的特征,都可以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追根朔源。现代社会在英国的出现,似乎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因为它沿着历史的长河缓缓而来,并没有被切断、被阻绝之感,传统与变革和谐的交织,恰似在同一长河中,既有传统,又有变革,当人们自以为是涉足在继承传统的源流中时,变革却如清新之水,已注入传统而融合于其中了。新的传统于是形成,接着,新的变革又会发生,如此反复,无穷无尽,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选择了协调的路。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钱乘旦、陈晓律著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