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那树》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0《那树》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22 15:4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 那树王鼎钧学习目标了解王鼎钧及其散文创作成就。
积累词语,掌握“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王鼎钧 台湾当代作家。1925年生,山东兰陵, 14岁开始写诗,16岁写成《评红豆诗人的诗》。1949年后到台湾出书近40种擅长散文、评论、剧本、小说,尤以散文见长.
主要作品有散文:
《人生三书》
《开放的人生》
《人生试金石》
《我们现代人》
本文体裁:散文。作者介绍倒坍( ) 引颈受戮( )
虬须( ) 周道如砥( )
碾压( ) 刽子手( )
佝偻( ) 踝骨( )
屹立( ) 荫庇( )
默契( ) 紊乱( )
tānlùqiúdǐniǎnɡuìɡōu lóuhuái读一读,写一写yì yìn bìqìwěn自读课文结合预习时的阅读体验说说
1、那是一棵 的树。
2、那树的命运是 。要求:拿起笔来做一些勾画和批注。初读感知古老茂盛
坚忍顽强
充满灵性
富有爱心
无私奉献……这是一棵 的树。那树最终的命运是: 。惨遭屠戮品读思考: 先独立思考,有疑难的地方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读9-11小节人们是怎样对待树的?先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然后说说:那是 的人们。
人类为什么这样对待树?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吗?
你认为作者通过大树的遭遇想表达的是什么主题?
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读9-11小节思考: 找出文中描写人们对那树的处置的句子。 然后思考:那是 的人类。人类为什么这样对待树?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吗?1、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
2、“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
……?人类文明的发展极为迅速,大树在众人眼中有害无益,它成了城市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这篇散文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以及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深重感慨。你认为作者通过大树的遭遇想表达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1、随着树一起消失的还有什么?鸟语、孩子的歌唱、
乘凉的人们、驻足的情人。随着树消失的,不单单是自然景物,更是一种生活,一种古老文明与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消亡。拓展延伸我的真情感言...... 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感受了那树的命运,你想对树、对人类说点什么?《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 yǒu
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穴牖:窗户 当堂训练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倒坍( tān ) 引颈受戮 ( lù )
虬须( qiú ) 周道如砥 ( dǐ )
碾压( niǎn ) 刽子手 ( ɡuì )
佝偻( ɡōulóu ) 踝骨 ( huái )
荫庇( yìn bì ) 屹立 ( yì  )
2、 掌握下列词语的意思。 佝偻 :脊背向前弯曲。文中指老树弯曲。 
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周道如砥: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2、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的开头两段写那树虽老,但生命力依然旺盛,这些内容为后文写它被锯倒并被肢解分裂作了铺垫,从而引发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B.第⑧段“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运用拟人手法,描述了大树的惨遭砍伐的过程,表现了人们的愚昧和冷酷。
  C.本文描述了那树很久以来,一直默默地奉献,最后毫无怨言地引颈受戮的过程,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
  D.本文用语准确精当,而且充满感情,如“雨后滴翠”“冒死掩覆”“栖息青山”“屹立不动”等都生动地描述了那树的形象,感人至深。
  E.通篇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c3、比较下列句子:
A、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
B、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根部锯下去,锯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锯末。那树仅仅在倒地时duang的一声。
A句中加点的词换成B句中的词好不好,为什么?1、前者好!2、突出了“电锯”的惨忍——“咬”、“嚼”、“骨粉”、“白森森” 表现屠戮生命的残忍和冷酷。3、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人心灵震颤。留住绿色,
留住地球,
留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