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商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威尼斯商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22 10:2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威尼斯商人(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创作情况。2、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
1、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2、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德育目标
了解作者的人文主义理想,学习安东尼奥友情至上、鲍西娅见义勇为的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戏剧冲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由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莎士比亚(1564—161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生于富商家庭,13岁父亲经商破产,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中途辍学,20岁后到伦敦,先在剧院当马夫、杂役,后入剧团,做过演员、导演、编剧,并成为剧院股东。代表作有历史剧《理查三世》、《亨利四世》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悲剧《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他的剧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写作背景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之一,大约写于1596-1597年,当时英国正处于伊丽砂白女王当政的繁荣昌盛时期,尤其在1588年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取得了海上霸权,海上贸易盛极一时,当时人们对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有好感,对高利贷者都极端厌恶、痛恨,这部剧作鲜明地体现出莎士比亚的爱憎情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情节介绍[见课文注释]
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这场戏描写了一个什么事件?(诉讼事件或打官司)
2、既然是打官司,应该在什么处所进行?(法庭)
3、法庭上应该有些什么角色呢?(法官、原告、被告、旁听)
4、那么剧中有那些主要人物?
鲍西娅、夏洛克、安东尼奥、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公爵
5、将剧中人物对号入座。
法官:公爵、鲍西娅
原告:夏洛克
被告:安东尼奥
旁听:巴萨尼奥、葛莱西安诺
6、原告与被告的核心矛盾是什么?一磅肉
7、学生分角色分小组速读课文,讨论探究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教师在一旁启发引导。
夏洛克:贪婪、吝啬、残忍、固执、冷酷无情、嗜钱如命、惟利是图、狡诈、狠毒、能言善辩、老于世故、复仇心重-----高利贷者形象。21教育网
鲍西娅:博学细心、精明能干、足智多谋、落落大方、执法如山、行事果断、善良仁慈,崇尚正义,注重友情,是莎翁塑造人文主义妇女的典型形象21cnjy.com
安东尼奥:慷慨助人、见义勇为、重情重义,珍视友情,宽宏大量,重义轻利,但面对尖锐的斗争形式不能斗争、不会斗争,表现出其软弱、妥协的一面。-----“商业王子”形象
巴萨尼奥:见义勇为、重情重义、但不懂得斗争策略,表现得较软弱。
公爵:稳重慈祥,委婉耐心
葛莱西安诺:他嫉恶如仇,易于激动,嬉笑怒骂,暴躁易怒,敢于斗争,和安东尼奥形成明对比。
8、和夏洛克形成鲜明对比的这一组人物具有什么共性呢?
崇尚正义,慷慨仁爱,忠于友谊,是作者塑造的具有人文主义的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9、怎样理解剧中的戏剧冲突所反映的社会矛盾?
剧中的戏剧冲突是围绕着安东尼奥和夏洛克之间是否“照约执行处罚”的契约纠纷而展开的,安东尼奥和夏洛克是两个对立的人物形象,他们对待金钱和人情的态度截然相反,安东尼奥是莎士比亚理想中的商人,是所谓“商人王子”,慷慨仁厚,放债不取利息,珍重友谊,不惜为之牺牲生命,而夏洛克却爱钱如命,惟利是图,受到损害就要加以灭绝人性的报复,对他贪婪的金钱欲和残忍的报复心,作者显然持否定态度。但是我们深入挖掘一下它的现实意义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是经济利益上的矛盾,反映的是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当时新兴的商业资产阶级以海外贸易为主要经营手段,他们认为商业贸易是一种体面的行业,而高利贷是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旧式赢利方式,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轻视。商业资产阶级由于经营的需要而离不开借贷,所以与高利贷者有着经济利益上冲突,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冲突,正是这种社会矛盾的反映21·cn·jy·com
五、课文主题总结
该剧通过曲折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对话,赞颂了鲍西娅的聪明伶俐、安东尼奥的友爱宽厚,讽刺了夏洛克的嗜财如命、冷酷自私,表达了纯洁无私的友谊必将战胜冷酷自私的贪欲本性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宣扬了人文主义的生活观和道德观。www.21-cn-jy.com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自选内容,写一篇有关本文的戏剧评论。角度要小,内容实在。可以评论戏剧个性化的语言,也可以评论其中某个人物,还可以评析剧本所运用的戏剧技巧。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