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10课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战争结束了,但是西方的社会主义者暂时还无力帮助我们恢复经济,而我们在经济上又被工业比较发达的资产阶级国家所包围,因此不得不采用租让制,不得不同一些资产阶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并同一些资本家集团订立租让合同,我们在这方面(经济方面)也是孤立无援的,不得不想尽办法克服困难。
——1921年7月,斯大林《论俄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把新经济政策理解为一种过渡性的政策,是一种权宜之计 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所采取的一种特殊政策,它预计到在经济命脉掌握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条件下容许资本主义存在,预计到资本主义成分同社会主义成分的斗争,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的作用日益增长而资本主义成分的作用日益削弱,预计到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预计到消灭阶级和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谁不了解新经济政策的这种过渡性即两重性,谁就是离开列宁主义。
—— 1925年苏共十四大,斯大林强调新经济政策并不只是退却,还有进攻
强调要战胜资本主义,而不是长期利用资本主义 现在我们已进入新经济政策的第二个时期。……如果不及时供给农业机器、拖拉机和工业品等,农业本身就不能有进展。因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依靠而且已经依靠工业的直接扩展了。
——1926年斯大林《关于苏联经济状况和党的政策》强调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一、工业化背景:工业落后;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由于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敌对的资本主义包围之中。苏联经济技术十分落后,而周围的资本主义国家技术先进,工业发达。如果苏联不能在短时期消灭这种落后性,不发展工业,不建立军事工业,不迅速巩固国防,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发动军事干涉和侵略,扼杀苏维埃政权。
——斯大林《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 1928-1932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1937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 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路程。
即使在二战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他(斯大林)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二、农业集体化 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 斯大林在1929年公布其计划时宣称:
大约在三年之内,我们的国家将成为全世界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甚至就是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
五年之内,要让钢的产量加倍,铁的产量增加为3倍。其计划若是成功——在一起工作的农民生产出更多食物,苏联则快速工业化——便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额外的谷粮外销,赚取更多强势货币,以资助工业化的计划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 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谁不加入集体农庄,
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 斯大林1932年8月亲自制定《关于保护社会主义财产的法令》(五穗谷物法)规定盗窃农庄财产者可以处以最高刑罚—枪毙并没收全部财产。到1933年根据此法令判处了54645人 。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三、计划经济体制 主席台上挂着大幅的苏联地图。报告人每提到一项建设工程,在地图上相应的地点就会亮起一盏小灯。等到报告结束时,苏联地图上已经布满了五颜六色的灯光,1000多个迷人的亮点闪烁着。激动人心的五年计划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成了最时髦的词。为西方国家提供借鉴美国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激烈讽刺他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批判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2、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
4、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的三大缺点
一是僵硬:上面指令,下面听命;只可竞赛,不许竞争。
二是挥霍:私营浪费,公营挥霍;官办企业,无不亏损。
三是贫穷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工业越多,人民越穷。
——周有光《苏联历史札记》四、肃反运动 基洛夫被暗杀的当天,斯大林在没有经过政治局讨论和批准的情况下,对苏联刑法作了如下修改:
各司法机关应加速审理被控告犯有策划或采取恐怖行动的罪行的犯人。侦察恐怖活动案件不得超过十天。
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不会考虑这类罪犯要求赦免的申请。判决一经作出,不得上诉,不得赦免。
内务人民委员会应在这类罪犯被判处死刑以后立即予以执行。
以上条文在西方被称为“基洛夫法”,为大规模的肃反运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历时四年之久的大肃反运动开始了。 从1934年12月1日起至1935年,大肃反的对象还仅仅是谋杀基洛夫的凶手,被清洗的对象据有关资料透露达50多万人。这是第一阶段。
1936年是第二阶段,最出名的事件是第一次“莫斯科审判”。受审的主要角色都是党和政府前领导人。 1936年8月19-24日,在莫斯科对16名被告进行了公开审讯,这16名被告中有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罪名是组织“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恐怖中心”,阴谋暗杀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基洛夫就是他们策划暗杀的。所有被告拒不承认有罪,结果,被告16人被判死刑并被立即枪决。季诺维也夫???????????????????????????????????????????????????? 叶若夫主持大肃反运动后,清洗、镇压的规模迅速扩大。1937年初至1938年底,是苏联大肃反运动最黑暗的时期。
?? 大肃反运动中,叶若夫主持下内务部逮捕了150万人,并处决了其中的半数。后在政治运动中失势,1940年2月4日被处决,当时6岁的养女娜塔莉亚活了下来。1998年,他的养女娜塔莉亚要求为叶若夫平反,但俄罗斯最高军事法庭未予许可。 1936年一份名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信”中,有一段对叶若夫的个人描述:“在我的一生中,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有比叶若夫更冷酷无情的人,我还记得他小时候喜爱用一条沾满煤油的纸条绑住猫的尾巴并将其点燃,看着猫嚎叫的样子直到被火焰撕裂。我个人认为他(叶若夫)直到现在仍然在用和孩童时同样的心理折磨其他的人。” 斯大林的个人迷信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牺牲和经济损失,但最可怕的是道德上的损失。当人的生命贬值的时候,社会的人道主义精神就丧失了,道德标准消逝了,心理气氛改变了……我的写作就是为了说明我们应当唾弃什么,我们必须摆脱什么样的桎梏。 1987年,苏联著名作家阿纳托里·雷巴科夫发表了酝酿十年的长篇小说《大清洗——阿尔巴托街的儿女们》,当人们为他为何要创作这样一个作品时,雷巴科夫说出了上述发人深思的一段话。 我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模式历史功过的争议,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主要观点。
观点一: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有着很大的弊端,但这种体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是适用的,也不能说没有调动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践证明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观点二:斯大林模式不是,也根本不可能、不应当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只是人们走向正确所必须经过的错误,是走向正确所必须付出的代价。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我们国家无论在体制、制度上,还是在所走的道路和今天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境遇,都与前苏联有着相似或者相近乃至相同的地方。弄好了,能走出一片艳阳天;弄不好,苏联的昨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习近平(2013.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