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准确说出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汉初统治者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的基本内容,分析该政策实行的原因和影响。
二、能力目标
观看视频、研读课本和相关的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归纳整理,做到论从史出。
三、情感目标
结合史实,欣赏汉初统治者以史为鉴的政治智慧和生活恭俭的作风。以文景之治为例认识治世局面形成的重要因素。
【重点难点】
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整体感知】
【难点突破】
人物
治国之策——
治国
理念
思想
流派
汉高祖
①让________还乡务农;②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_______;③采取_____________的政策。
文帝
景帝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______________,并进一步减轻________和________;②重视“ ”,废除一些______________;③提倡_____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
【材料研读】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读材料分析汉初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材料一:(汉初)“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
材料二:(汉兴七十余年之间)“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
读材料,从汉初到汉建立七十余年间,汉朝经济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课堂小结】
将下面打乱的关键词合理排序,写在方框内。
【巩固练习】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下列哪些是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
①兵皆罢归家 ②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 ④以德化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
①秦始皇 ②秦二世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政策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6.“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7.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农民采取的政策是( )
A.奖励耕织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重商抑农
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统治者宽厚仁慈
C.儒家思想的盛行 D.社会劳动力的缺乏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课件29张PPT。欢迎进入历史课堂 “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自兹以还,虽朝屡改,而族名无改。”
——吕思勉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标要求】
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前 221年前 195年汉高祖汉高祖称帝,定都长安前 202年前 207年反思西汉建立秦朝建立秦朝灭亡楚汉之争汉兴 秦亡?暴政汉初社会形势人口锐减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百姓饥荒米价飞涨首要问题:
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前 221年前 195年前 180年前 157年前 141年汉高祖汉高祖称帝,定都长安汉惠帝刘盈及两位幼年皇帝在位,实为吕后执政汉文帝刘恒共在位23年,高祖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共在位16年,西汉第六位皇帝前 202年前 207年反思西汉建立①②③汉高祖文帝 和 景帝治国之策①继承发展人物十五税一剃发并铁圈束颈笞三百汉文帝:“君子是百姓的父母,人有过失就用刑,,即使他想向善,但已经无法实现了。我对此深感不安。肉刑斩断肢体,刻画肌肤,让人终生受辱,这种痛苦如此不道德,还符合百姓父母的称呼吗?自今而后,废除肉刑。”缇萦:“陛下,臣妾的父亲在齐地为官,人人都说他为政廉洁。不幸他触犯法律,判罚肉刑,我心里非常难受。受了肉刑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没有机会了。我自愿做官奴婢,为我父亲赎罪,让他有机会改过自新。”肉刑:劓邢(割掉鼻子)文帝景帝斩左脚—笞五百
斩右脚—死刑黥邢(刺字
涂墨)刖刑(砍脚)①②③汉高祖文帝 和 景帝治国之策①继承发展②——休养生息政策①②③无为而治道家汉高祖文帝 和 景帝继承发展以德治国治国理念思想学派儒家治国之策老子
《道德经》①②③休养生息政策 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休息保养;生息:人口繁殖。前 221年前 195年前 180年前 157年前 141年汉高祖汉高祖称帝,定都长安吕后执政
16年汉文帝刘恒共在位23年,高祖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景帝刘共在位16年,西汉第六位皇帝前 202年前 207年反思休养生息政策 汉兴,接秦之弊,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史记?平准书》四匹毛色相同的马百姓没有可储存的东西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司马迁《史记》钱财数以亿计穿钱的绳子都腐朽了太仓堆满了新旧粮食汉兴七十余年间汉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治世表现?思考:从汉初到汉建立七十余年,西汉经济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前 221年前 195年前 180年前 157年前 141年汉高祖汉高祖称帝,定都长安吕后执政
16年汉文帝刘恒共在位23年,高祖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景帝刘启共在位16年,西汉第五位皇帝前 87年前 202年前 207年反思文景之治汉武帝—
大一统
物质 基础休养生息政策生产破坏文景之治 同桌相互讨论一分钟,将下面打乱的关键词合理排序,写在学案的空白处。【课堂总结】休养生息秦末战争西汉建立你是最棒的! 考考你祝同学们学习进步!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A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C3.下列哪些是汉高祖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 )
①兵皆罢归家 ②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 ④以德化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A4.下列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 )
①秦始皇②秦二世③汉高祖④汉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B5.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政策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B6.“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A7.西汉初年,统治者对农民采取的政策是( )
A.奖励耕织 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 D.重商抑农B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 )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统治者宽厚仁慈
C.儒家思想的盛行
D.社会劳动力的缺乏A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