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教案: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教案: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3 20:1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抗击八国联军
课型
新授课




知识
目标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掌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过程和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能力
目标
通过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继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
情感
目标
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一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辛丑条约》
教学难点
对义和团口号的评价、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教学方法
?采用“自学——问题——讨论”教学法
教 学 流 程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而在20世纪的钟声敲响时,帝国主义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这场战争呢?这场战争给灾难深重的中国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呢?
二、出示学习目标
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以及抗击八国联军的过程;掌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过程和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
通过学习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史实,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其继承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反抗外辱的优良传统。
通过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它是一场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外侵略掠夺空前野蛮残暴的殖民战争,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
三、新课讲解
?一、义和团运动
思考:义和团为什么迅速在山东兴起?为什么会不到三月就“遍地红”?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1)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直接原因:洋教势力的猖獗。???
(3)发展原因:清政府的招抚、利用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评价“扶清灭洋”的口号?
进步性: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要。
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学生齐读
理解记忆学习目标
教师点拨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点拨
学生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出示学习任务 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 学 流 程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求和愿望;对动员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积极的作用。
局限性:“扶清”反映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带有迷信等色彩,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灭洋”又表现出义和团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二、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 讨论:有人认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纯粹是由义和团运动引起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总结如下问题:
爆发时间:1900年6月初
参与国家:英、法、美、俄、德、意、日、奥(奥匈帝国) 统领: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展示八国联军从大沽口登陆侵华的情景。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战役?结果 廊坊阻击战?八国联军撤回天津
大沽之战?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围攻西什库教案和东郊巷使馆区?清政府处于被动地位,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炮轰紫竹林租界?
四、盘点收获
学生谈收获
教师总结
五、作业布置
课后练习
教师出示有关内容,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适时点拨学生互相交流
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整合能力。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归纳能力。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