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文科试卷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2分)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据此回答1~3各题。
1.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 B.④② C.③① D.③④
2.按照区域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该区域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②①
3.下列关于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城市化必然带来工业化
B.区域工业化必然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会抑制工业化
C.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早晚虽不同,但水平基本相同
D.不同区域因发展条件不同,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起步早晚、水平高低存在较大的差异
近年来,美国多家高新技术的3D特效企业移入中国北京等地,与此同时美国多家领先的特效企业宣告破产。一方欣欣向荣与一方难以为继的背后预示的是一次从美国到中国的3D产业大迁徙。回答4~5问题。
4.美国3D产业难以为继而中国欣欣向荣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劳动力 B.人才技术 C.政策 D.市场
5.美国多家特效企业移入,对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①填补3D产业空白 ②有效缓解“民工荒”问题
③提高娱乐服务业的集聚程度 ④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下图“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据此完成6~7问题。
6.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山麓和丘陵地带 B.平坦肥沃的平原
C.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7.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B.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C.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的自然条件紧密结合的地区
D.大江大河的源头、三角洲、盆地,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下径流量、泥沙量的观测结果如下表。据此完成8~9题。
降雨量
(mm)
降雨
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径流
量(L)
泥沙
量(kg)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8.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9.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一定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河流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乙图中河流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主要是:
A.工程质量低 B.设计不准确
C.人为破坏严重 D.泥沙淤积严重
11.目前,甲图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已找到了比水电更好的能源
B.水电运营成本不断增加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下图为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a.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b.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灌溉农业需水量大
c.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d.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a、b B.a、c
C.b、d D.c、d
13.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广东产业高成本时代的到来,严重削弱了其产业竞争力和全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原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如何应对“高成本时代”的挑战,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成为广东“十一五”期间谋求新发展的一个核心课题。回答14~15题。
14.下列各项中,预示着广东进入21世纪后“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是:
①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原材料供应趋紧 ②劳动力成本增加、就业困难、失业率上升
③防治环境污染的投入不断增加 ④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应对“高成本时代”的到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下列各项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控制工业的规模
②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产学研分工合作的创新体系
③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步伐,提升区域合作水平
④加快绿色广东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17.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①→② B.④→①
C.③→④ D.②→③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图甲、图乙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回答18~19题。
图甲 图乙
18.图甲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
A.南高北低 B.南北低,中部高 C.东高西低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19.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
A.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 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
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 D.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
虚拟水资源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读下表完成20~21题。
以色列2014年部分农产品的虚拟水含量
项 目
大麦
小麦
香蕉
柑橘
胡萝卜
蔬菜
奶牛
肉牛
家禽
蛋鸡
虚拟水含量(m3/kg)
5.87
40.67
0.252
0.64
0.064
0.069
177.8
15.5
5.434
31.09
20.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以色列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粮食种植业为主 B.乳畜业为主 C.园艺业为主 D.家禽饲养业为主
21.从虚拟水角度看,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应:
①水密集型产品大量调入 ②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③调整农业结构
④优化饮食结构 ⑤过度开采地下水 ⑥大规模引进高山融雪水
A.①②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③⑤
2014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制造业升级换代,许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以优化生产流程和工艺,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2~24题。
2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很多企业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主要是为了应对:
A.日益上涨的劳动力成本 B.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C.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 D.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
23.积极推进“机器取代人”的企业最可能是:
A.汽车制造 B.玩具制造 C.普通服装 D.玻璃制造
24.“滴滴打车”是中国首款便民打车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乘客可以轻松发单,随时随地打车。“滴滴打车”软件采集乘客附近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显示在手机上,并且规划好最近的路线,其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GIS ②数字地球 ③RS ④GPS
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读图,完成第25~26题。
25. 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 C )。
A.地形 B.降水
C.水源 D.土壤
26. 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浙江东阳卢宅——江南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俗话说“北有故宫,南有卢宅”,有“中国民间故宫”的美誉。但洪水和不得当的保护使得卢宅面临许多危险。据此完成第27~28题。
27. 卢宅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主要是:
A.过度的观光旅游及不合理的保护致使古建筑物不断受到侵扰和破坏
B.文化研究意义胜于故宫
C.保护东阳木雕工艺,追寻古老民风
D.提高东阳卢宅的知名度,借以增加旅游收入
28. 保护卢宅应当:
A.重新维修,加以革新突破 B.注意排水、防火、防风化
C.原地增设旅游设施,分散客流 D.谢绝游客,封闭维护
自然真是美轮美奂,许多景观如同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读下面四幅图,完成第29~30题。
29.上面地貌景观是由于同一种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下列关于我国这四种地貌典型分布区与当地地理特征相吻合的是:
A.①—成片的蒙古包 B.②—河网密布,稻谷飘香
C.③—地震、滑坡、泥石流频发 D.④—城镇大多分布于平坦的高原面上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10分)图15示意塔里木盆地地理环境,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报道:上世纪60年代至今,新疆塔里木河首次出现连续43个月不断流奇观,极大改善了塔河流域脆弱的生态环境。这是塔里木河管理局自2000年起实施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采取一系列治理举措的结果。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图。
(1)说出塔里木盆地沼泽分布特征并分析成因。(3分)
(2)新疆塔里木河首次出现连续43个月不断流奇观,试说出其流域管理局可能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3分)
(3)甲处山麓地带还有部分荒地,有人建议开垦为耕地,你是否同意?说明理由。(4分)
32.青菜头是制作榨菜的主要原料。重庆涪陵(106°56′E~107°43′E,29°21′N~30°01′N)位于乌江与长江汇合处,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青菜头的生产,其生产环节见下表。(8分)
涪陵青菜头的生产环节示意表
生产环节
生产时间
气候
播种
9月
20 ℃~25 ℃,较湿润
出苗、移栽
10月
16 ℃~20 ℃
生长
10月~次年2月
6 ℃~15 ℃
收获
3月
阴晴少雨
“风脱水”晾晒、加工
4月~6月
晴朗少雨
(1)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涪陵种植青菜头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
(2)随着长江三峡水库蓄水量不断增加,涪陵青菜头的主要种植区逐渐被淹没,青菜头种植区海拔将逐渐升高。你认为当地政府和农民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种变化?(2分)
(3)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涪陵市各级政府在山地丘陵大力实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请结合图示,从地理学角度说明植被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的作用。(3分)
33.(9分)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等值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2)乙处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试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此处沼泽形成的原因。(4分)
(3)近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对本地区沼泽湿地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该措施的生态意义。(3分)
34.(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四川省某景区平均海拔4 800多米,景区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下图为该景区某年各月游客数量比重饼状图。
(1)分析该景区7、8月游客数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3分)
(2)说明游客数量季节差异明显可能对当地旅游业造成的不利影响。(4分)
35. 瑞士境内拥有200多个富含矿物质的温泉,随着旅游景区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温泉不在局限于医疗和社交场所,而在旅游胜地也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图11是瑞士温泉旅游胜地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指出瑞士温泉胜地的分布特点并推测温泉形成的原因。(3分)
2017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文科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D
D
C
A
D
D
B
D
D
B
D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D
B
A
C
A
A
A
D
C
D
A
B
D
C
二、非选题
31.(10分)
(1)(3分)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塔里木河北岸,干支流交汇点附近区域;(1分)
成因:该区域有河流流经,夏秋季节河流泛滥带来充足水源(1分);地势低洼,排水不畅。(1分)
(2)(3分)加强流域内上中下游的水量统一调度管理;改善水利基础设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等。(3分)
(3)(4分)同意。 理由:该地区地处山麓,冰川融水多,有丰富的灌溉水源;(2分)土层较深厚,有宜垦荒地。(2分)
不同意。 理由:该地区生态脆弱,开垦荒地,可能破坏生态平衡;(2分)该地区本来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开垦荒地可能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2分)
32.(11分)
(1)(6分)秋季温暖湿润,有利于播种;冬季温和,生长期长;春季晴朗干燥,利于收获和后期加工。
(2)(2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良种;加强保温措施,防御低温冻害。
(3)(3分)植被有利于增强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减轻对土壤的冲刷;植被能减慢地表径流,减弱对地表的侵蚀;植物根系具有固土护坡的作用。
33.(9分)
(1)甲处为大兴安岭,地势高,气温低(2分)
(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利于水分下渗。(4分)
(3)停止农垦减少了对沼泽湿地的破坏,这样有利于维护生物的多样性;调蓄洪水;净化水中的污染物质等(3分)
34.(7分)
(1)海拔高,7、8月天气凉爽,适合避暑;7、8月自然景观丰富、优美;7、8月为学校暑假。(3分)
(2)淡季游客少,会造成景区旅游设施闲置,降低旅游收入;旺季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环境。(4分)
35.(3分)
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山脉两侧的山麓地带。(1分)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阿尔卑斯山脉)在山脉两侧产生很多的断层裂隙,地下热水沿断层裂隙上升到地表形成温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