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
时间:40分钟 总分:40分
1、下列加粗字音形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横亘(gèn) 集腋成裘 朝阳晖(huī)映
B.透露(lù) 焚膏继晷 扭转乾坤(kūn)
C.饿殍(piào) 箭步如飞 飞船着(zhuó)陆
D.酝(yùn)酿 趋之若鹜 瞠(chēng)目结舌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4分)
(1)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 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2)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 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3)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4)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 的各种身体测试。?
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带着 震动 实行 苛求
C.托举 震动 实施 苛刻 D.带着 震惊 实施 苛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4分)
A.这个厂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终于倒闭,树倒猢狲散,厂里的几百个工人也就各奔东西,自谋生路了。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单位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与先进单位相比,那就黯然失色了。
C.他的文化基础本来就差,加上急于求成,等到考试成绩出来,果然就出现了阴沟翻船的情况,这让他叫苦不迭。
D.有的同志孤陋寡闻,见微知著,他们的见解往往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李小文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追求本真、超凡脱俗的一面,又有和现代科学精种的相通之处,他的特立独行,堪与魏晋名士相比。
②从年初业内喊出全年600亿票房的目标,到最终以457亿差强人意地收官,电影市场沧海横流,希望与失落、野心与焦虑众声喧哗。
③儿子走后,母亲除了倚门倚闾外,每天晚上都在窗前点一盏灯,终夜长明。每晚睡前都收拾孩子的床铺,把被子打开,枕头摆好。
④新的课程改革鼓励中小学分层教学,这一举措将改变以往班级学生固定化模式,有利于彻底解决当前有教无类的教育问题。
⑤正常的社会关系对于每个人而言,犹如布帛菽粟一样不可缺少,一个人从上学到就业、退休,都与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A.①④ ???B.③⑤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
A.14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烈士,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
B.文件强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面临许多重大考验。
C.在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多作家喜欢用穿越的方式,打通时光隧道,让人物交错出现在古代与现代,来体现自身的理想。
D.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文明素养,特别是对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问题,尤其为全社会所关注。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银行贷款限制放松和两次小幅降息给中国经济提供了动力。最新迹象表明,中国可能已摆脱许多经济学家曾担心的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B.北京有个收养孤残儿童的“天使之家”,在央视举办的《梦想合唱团》电视公益活动中,北京合唱团资助了26个天使之家的残疾儿童。
C.运-12轻型多用途飞机是目前我国唯一取得美国FAA型号合格证的中国国产民用飞机,也是首次出口西方发达国家的国产民用飞机。
D.前些时候,一家位于闹市区的快餐店发生爆炸事故,爆炸强烈,造成附近房屋震动,多处居民住宅玻璃破碎,死伤几十人的严重后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 - 8题。【2017年石家庄一模】
送进士下第归南海①
曹邺
数片红霞映夕阳,榄君衣袂更移筋。
行人莫叹碧云晚,上国②每年春草芳。
雪过蓝关寒气薄,雁回湘浦怨声长③。
应无惆怅沦波远,十二玉楼④非我乡。
①南海:今广州佛山一代。②上国:指京城。③蓝关、湘浦:地名,均为朋友归南海必经之地。④十二玉楼:传说昆仑山有五城十二楼,是仙人居住的处所,多指隐居之所。
7.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夕阳、红霞,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诗人挽着朋友的衣袖举杯相劝,这一联情景相生,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B.“行人莫叹碧云晚”是劝路上行人不要因为暮云而叹息,借此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翻出新意,使朋友体会到友谊的温情。
C.“每年春草芳”一语双关,表面上写京城年年会有明媚的春光,暗含了京城科举考试每年举行,中举的机会还有很多。
D.诗歌颈联对仗工整,承接上句“春草芳”,实写送别时的环境,雪过蓝关寒气减弱,虚写朋友南归会途经湘浦,意味深长:
E.“应无惆怅沧波远”一句,是说朋友远涉江河,应该没有惆怅之情,给读者以轻快之感,表达了丰富的情谊,别具一格:
8.这首诗表达了哪些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两句,借用燕昭王重金求士的典故,表达主将甘愿为国捐躯以报答君主知遇之恩的豪情壮志。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同时通过夸张手法极为新颖传神地描摹出塞外的严寒。
(3)《夜雨寄北》中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二)
时间:40分钟 总分:40分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 去搀扶、去问候;—个小偷行窃,车内无数的乘客毫不犹豫地去呵斥、去阻止。
(2)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不愿 ,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3)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作者对剧中人物的情感也很难做到 。
A.不约而同 按部就班 一以贯之 B.不谋而合 按部就班 水到渠成
C.不谋而合 人云亦云 水到渠成 D.不约而同 人云亦云 一以贯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宠物墓园存在很多灰色地带,普通消费者没有能力辨别提供宠物殡葬服务的企业是否实至名归,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监督工作。
②熊逸先生的著作注重逻辑推理和实证,文字平易近人,读完这些书,你会了解很多历史真相,但也许会对历史文化经典产生怀疑。
③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一个区长贪污受贿,玷污了人民公仆形象,但她能主动认罪上交了所有赃款、赃物,可谓罪不容诛。
④伍绮诗的《无声告白》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感动,时不时的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⑤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那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义无反顾献出生命的个体与群体,理应备受关注。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③⑤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
A.在第三期《朗读者》节目中,浙江省作协主席麦家朗读了一封从未公开过的写给儿子的信件,被称为“2017最美家书”。
B.2016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达87.5%,但还存在中西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短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明显滞后等。
C.广西省桂林市不断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已摘帽的贫困村、贫困县的脱贫成果,确保贫困发生率在3%以下。
D.创建文明城市,要注重发挥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不仅要凭借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品味,还要用人文精神增添城市魅力。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5分)
让三亿人上冰,为北京冬奥会助力。国内首档冰上真人秀《跨界冰雪王》召集众多明星参与。 ① 对综艺市场的开拓 ② 对冰雪运动的推广来说,都是创举。让更多的人发现,滑冰 ③ 针对运动员的专业项目, ④ 可以全民参与的冰雪嘉年华。导演张艺谋称:“ ⑤ 掌握这样一项运动, ⑥ 能特别美地表现出来,就有可能参加昌平冬奥会开幕演出,为国争光。”
??② ????③ ??????④ ??????⑤?????⑥
A ?无论 ??还是 ???不是 ?????而是 ?????既 ??? ?还
B ?不仅 ??而且 ???既是 ?????又是 ?????只要 ????就
C ?不论 ??还是 ???不只是 ??? 更是 ?????如果 ????又
D ?无论 ??而且 ???不仅是 ??? 还是 ?????一旦 ????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2017年石家庄二模】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
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世子陈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阙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延佑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 (节选自《元史》)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分)
A.即回馆 / 既而请开云会门入 / 曾复执不可 / 始自阳明门迎诏入 / 又责日燇亲出迎诏 / 且讲新朝尚右之礼 / 以书往复者 / 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 / 而风其君入朝
B.即回馆 / 既而请开云会门 / 入曾复执不可 / 始自阳明门迎诏入 / 又责日燇亲出迎诏 / 且讲新朝尚右之礼 / 以书往复者三次 / 具宣布天子威德 / 而风其君入朝
C.即回馆 / 既而请开云会门 / 入曾复执不可 / 始自阳明门迎诏入 / 又责日燇亲出迎诏 / 且讲新朝尚右之礼 / 以书往复者 / 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 /而风其君入朝
D.即回馆 / 既而请开云会门入 / 曾复执不可 / 始自阳明门迎诏入 / 又责日燇亲出迎诏 / 且讲新朝尚右之礼 / 以书往复者三次 / 具宣布天子威德 / 而风其君入朝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7.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B.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
C.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
D.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8、翻译:(10分)
(1)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2)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一)
1、C(殍 piǎo, 箭—健 )
2、C 解析:“托举”把火箭推动飞船飞上天的状态很形象地表达出来,而“带着”则应是火箭在前,飞船在后,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用词不准确。“震动”指(重大的事情或消息等)使人内心不平静,“震惊”则是使人大吃一惊的意思。“实施”虽也有“实行”的意思,但它比“实行”严肃、庄重一些,它后面往往跟的是“法令”“政策”等。“苛求”后面往往有宾语,而“苛刻”一般没有。
3、B 解析:A“树倒猢狲散”是贬义,C“阴沟翻船”表示事情出意外,此句本就不意外;D“见微知著”是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其发展的趋向和实质性的问题。不合语境。
4、D 解析:①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褒义词。②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对象错误。③倚门倚闾:比喻长辈对子女的盼望和爱护。④有教无类:对各类人平等看待,都施以教育。望文生义。⑤布帛菽粟: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5.B 解析:A成分残缺,在“最大程度地”后加介词“将”;C表意不明,“来体现自身的理想”可以理解为作家,也可以理解为作家笔下的人物; D结构混乱,主动、被动选其一,可去掉“对”或删去“尤其为社会所关注”。
6、C 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放缓”后加“的困境”。B项,有歧义,应该将“26个”放在“残疾儿童”前。D项,搭配不当,“严重后果”与“附近房屋震动,多处居民住宅玻璃破碎”不搭配。
7. B 2分,D3分 解析:B项,“路上行人”理解错误。D项,诗歌颈联都是虚写,想象朋友的行程所经之地。
8.①鼓励劝勉之情:诗歌领联劝勉朋友中举的机会很多,不必为一次失败而消沉。
②关怀牵挂之情:颈联遥想友人经过蓝关之后,寒气减弱,衣着须注意;湘浦雁回,思念之情当会萌生。
③期冀、祝愿之情:尾联希望友人不必在江海沧波之中惆怅留连,不要作出世隐居之想,应该积极入世进取。
④惜别之情。送别朋友时回故乡时,揽君衣袂,依依不舍。
(每点2分,答对三点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
9、(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第12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二)
1、A 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词语意思及句子的具体语境分析判断。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侧重于行动。不谋而合: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按部就班:多指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人云亦云:形容只会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一以贯之: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水到渠成:意指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成功。所以选A。
2、B 解析: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不合语境。
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
罪不容诛: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大恶极。望文生义。
拍案而起: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不合语境。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3、D 解析:A偷换主语B缺少宾语中心语C“增强”和“成果”搭配不当)
4、C 解析:①②与后面“都”呼应,前半句应是条件关系,AC合适,排除BD;③④递进关系,排除AB;⑤表假设,CD合适,排除AB。
5、D 解析: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
6.D “丁内艰”指母亲去世。
7、A 安南国入朝请罪的人物错误。
8.(1)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边鄙,边疆地区;岁,每年;赋:征收;苦,感到困苦、痛苦。每点1分,句意1分。共5分。) ?
(2)(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就)写成法令。(补出主语,莫:通“暮”,夜晚;鞫,审问;是,认为正确;著,写。每点1分,共5分。)
【参考译文】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因考核及格而授云南诸路行省都事。十五年,转任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第二年被授予南阳府知府。南阳在宋末属边疆地区,桑柘树尚未长成,而每年(这时候就)要征收蚕丝,百姓为此感到很困苦。梁曾请求折算成布匹来交纳,百姓认为这样很方便。
三十年正月梁曾到达安南。其国都有三座门,中间的叫阳明门,左边的叫日新门,右边的叫云会门。陪臣在郊外迎接梁曾等人,将从进日新门进入。梁曾特别生气地说:“奉皇帝命令而来,不从中门进入,这是我有辱君命。”立即回到驿馆。不久,该国又打开云会门请梁曾进去,梁曾又坚持不进,后来才从阳明门迎诏进城。梁曾要求陈日燇亲自出来迎诏,讲明元朝重右的礼节。用书信的形式和陈日燇多次交流,详细地宣布天子的威德,劝告他们的国君入朝。世子陈日燇深为感动佩服。三月,让安南国相陶子奇等随梁曾到朝廷请罪。并献上万寿颂、金册表章、土产,还拿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送给梁曾作为礼物,梁曾拒不接受,将原物交还陶子奇。八月回京师入宫见帝,献上与陈日燇往来议事的记载。皇帝非常高兴,解下自己的衣服赐给他,右丞相阿里认为这样不对,皇帝生气地说:“梁曾两次出使外国,用言辞平息了战争,你怎么敢这样呢?”有人进谗言说梁曾接受安南贿赂,皇帝用这件事来询问梁曾,曾回答说:“安南把黄金、器物、丝绸、珍奇物品赠送给我,我没接受,还给陶子奇了。”他于是乘驿站的车马赶回淮安上任。他到任后在淮安兴办学校,整肃风俗,河南行省有疑难的事,都委托曾商议。
大德元年,(梁曾)被授予杭州路总管,(他)上奏请求禁止夜间审讯囚犯、游街、酷刑,朝廷认为他的建议是对的,写成法令。四年,母亲去世,归家守孝。在这之前,守孝的制度没有施行,他上奏按礼实施守孝制度。七年授潭州路总管,因服丧期未满没赴任。不久召回京师,因为母亲灵柩尚未下葬而推辞,扶灵柩北上。四年因病辞官归乡,皇帝下令赏赐药物,慰问关怀很周到。延祐元年,回至汴梁,因病不再复职,居住在淮南,闭门不与宾客交往,每天以读书史为乐。至治二年逝世,享年八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