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四章重点知识点整理
考点一:物质的构成
1.【物质的构成和分子运动理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用锉刀锉铁件时,得到很多细小的铁粉,每一粒铁粉就是一个铁分子
B. 地面上静止的石块速度为零,所以其内部分子的速度也为零
C. 打开酒精瓶盖,一会儿室内到处弥漫着酒精味,这是酒精分子运动引起的
D. 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铁分子间只有引力;用气筒打气时很费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
2.【物质的构成和分子运动理论】2.通过对物质构成的知识学习,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B )
A. 蓝墨水滴在水中会慢慢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 用鼻子嗅气味能辨别出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C. 固体之所以比液体更难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比液体分子大
D. 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以模拟大小不同的分子混合后小分子可以在大分子之间的空隙中穿插
3.【分子的热运动】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 )
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 D.密封的室内一人吸烟,其他人闻到烟味
4.【扩散现象】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液体和空气中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B. 固体中不会发生扩散现象
C. 扩散过程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D. 温度越高扩散过程越快
5.【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棉纱线是由棉纤维分子构成的,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 D )
A. 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
B. 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
C. 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
D. 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
6.【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物体能够被压缩,但又不能无限地压缩,这表明
①分子间有间隙 ②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③分子之间有斥力 ④分子在作无规则热运动
其中正确的是:( D )
A. ①和② B. ②和④ C. ③和④ D. ①和③
考点二:质量和密度
1.【天平的使用】小明在一次郊游时拾到一块疑似玉石的小物件,小明想知道“玉石”的质量,于是带回学校,用天平进行测量。当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天平的分度值为__0.2g___;如果将该“玉石”通过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为___16.4g__。
2.【天平的使用】托盘天平的使用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27.4g 。
3.【单位的换算】1克/厘米3=__________ ??1kg/m3=___________ ??
水的密度: 1×103千克/米3或1克/厘米3
1毫升 = 1cm3?= ________?m3 ?1吨=______千克=______克
1毫升 =_______升 ?1升=________?m3
4.【密度公式的意义】对于密度公式的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 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
D.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5.【密度的应用】下表给出了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阅读后请判断下面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 )
A: 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大
B: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C: 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不同
D: 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小
6.【密度的应用】冬天,常看到室外的自来水管包了一层保温材料,是为了防止水管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A )
A.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
B.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C. 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D. 水管本身耐寒冷程度不够而破裂
7.【密度的测定】要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桌上备有下列器材:托盘天平(连砝码)、弹簧测力计、金属块、刻度尺、盐水、烧杯、水、细线
(1)缺少的器材是: ;
(2)供参考的实验步骤是:
A:将天平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C:用量筒测出金属块的体积
D:用量筒测出烧杯中的盐水的体积V
E: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
F:用测力计测出水的重量G
G: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根据实验目的,必须的实验步骤及合理顺序是 (填定字母代号)
用上述测出的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
所需器材有:天平及砝码、量筒、盛有盐水的烧杯。(1分)(2)A、D、C、B。(2分)(3)ρ=(m1-m2)/?V(2分)
8.【看图像求密度】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如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甲___。(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1.5____g/cm3。
9.【看图像求密度】三种物质A、B、C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7.3-2所示,则三者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B )
A.ρA>ρB>ρc????B.ρC>ρB>ρA
C.ρA>ρC>ρB????D.ρC>ρA>ρB
10.【密度的比值问题】甲物质的密度是乙物体的2倍,乙物体的质量是甲物体的2倍,则甲物体的体积是乙物体的体积的( C )
A.4倍 ??B.2倍 C.0.25倍 D.0.2倍
11.【密度的比值问题】甲、乙两个实心球,体积之比是2:3,质量之比是5:2,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 )
A.5:3 B.3:5 C.15:4 D.4:15
12.【密度的计算】由2kg密度为ρ1的金属甲和4kg密度为ρ2的金属乙做成质量为6kg的合金球,则合金球的密度为( B )
A. B. C. D.
13.【密度的计算】为制作高度为2米的英雄塑像,先用同样材料精制一个小样,高度为20厘米,质量为3千克,那么这个塑像的质量将是___3___吨.
14.【密度的计算】有一块金属,质量为237g,体积是30c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 kg/m3,这种金属是? ?????。若现将这块金属切成两半,则其中一半的密度应是?????? ?kg/m3(铝密度2.7×103kg/m3,铁7.9×103kg/m3,铅11.3×103kg/m3)
15.【密度的计算】如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mL,内有0.2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石块的质量是______.(石块密度为2.6×103kg/m3)
250cm3;0.65kg.
16.【密度的计算】一空瓶质量是200克,装满水后称出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克,将瓶中水倒出,先在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称出瓶和金属颗粒总质量是1090克,然后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和水金属颗粒总质量是1490克,瓶内金属颗粒密度是多少?可能是什么金属?
17.【空心实心问题】体积是50cm3的铝球,它的质量是54g,问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多大?(铝的ρ=2.7×103kg/m3)
18.【空心实心问题】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如下数据:(ρ铁=7.9×103㎏/m3)
铁球的质量m/g
水的体积V水/mL
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总/mL
79
60
75
(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依据.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考点三:热量和比热
1.【热量概念的理解】关于热量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传递时,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物体的温度越高,它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温度为0℃的物体,也能放出热量
D.0℃的冰熔化成0℃的水,温度不变,热量也不变
2.【比热容的定义】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只要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较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B.温度较低的物质比热容较小
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反映物质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大小
D.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小的物体比热容就小
3.【比热容的理解】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4.【比热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5.【比热容和密度的理解】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D )
A. 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冰和水的比热相同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6.【比热容的应用】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液体做“散热剂”和“冷却剂”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散热剂用比热较大的液体,冷却剂用比热较小的液体
B .散热剂用比热较小的液体,冷却剂用比热较大的液体
C .两种都用比热较大的液体
D .两种都用比热较小的液体
7.【物质比热容的比较】五一,吴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歇 8:00 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株洲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是他根据记录数据绘成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可以判断( )
A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B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C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大
D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较小
8.【影响吸放热的因素】某同学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请根据表中的实验记录回答:
(1)比较1、2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同种物质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质量大的吸收的热量多__;
(2)比较3、4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温度多的吸收热量多__;
(3)比较1、3记录,得出的结论是__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__;
(4)综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__物质种类、质量多少、升高温度多少__有关。
(5)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__。
9.【比热容的应用】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4-4-2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相同__;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水__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变化规律是越来越__慢__。
考点四:物态变化
1.【熔化的理解】下列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A .白糖放人水中,过一会儿糖不见了
B .将纸点燃一会儿就化成了灰
C .将食盐放人汤中,过一会儿盐不见了
D .将一块冰放在热水中,一会儿冰不见了
2.【熔化的吸放热判断】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A .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 .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 .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 .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3.【熔化图像】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像判断:
( 1)该物质在 4 min 到 9 min 这段时间内????(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2)温度为 51 ℃ 时,该物质处于????(填“固”或“液”)态。
(3)该物质的熔点与表中的?????熔点相同。
4.【熔化图像】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
(1)由图像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 2 min 末该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
(3)比较图中 AB 段和 CD 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5.【熔化与凝固的相关实验探究】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
( 1 )初步探究
【 猜想 】 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 查阅资料 】 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 200~280 ℃ ,可长期在 130 ℃ 下使用。铬的熔点为 1 800 ℃ 。
【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 min 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h 后保持在 75 ℃ 左右。上述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
【分析评价】
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
( 2 )进一步探究
【 观察 】 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 查阅资料 】 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为 1 . 0g ~ 1 . 09g / cm3?,软化点为 72 ~ 76 ℃ ,沸点约为 300 ℃ ,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 提出假设 】 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 而产生的。
【 制订方案 】 发白处用来 清洗,使它溶解。
【 实验 】 按制订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固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
6.【影响蒸发的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 .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
C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D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得越快
7.【影响蒸发的因素】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 4 - 6 -1 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 ??)
A .水的温度的关系 B .水的表面积的关系
C .水面上方空气的流速的关系 D .上述三个因素的关系
8.【沸腾的理解】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 .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 .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9.【沸点和压强的关系】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 1.80×105Pa ,锅内水的最高温度( )
A .可达 100 ℃ ?B .可达 117 ℃ ??
C .可达 121℃ ? D .取决于加热时间
10.【水的沸腾】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 ℃ ;从烧杯口冒出的缕缕“白气”是?????(填“固态”“液态”或“气态”)的水
11.【水的沸腾】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 a 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
( 1 )仅增加水的质量;
( 2 )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 3 )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和???。(均填“ a ”,“b ”, “c”,或“d ”)
12.【液化现象】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铁块熔成铁水 B .湿衣服晾干
C .河水结成冰 D .沸水上方出现“白气”
13.【液化现象】夏天打开冰箱,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一股“白气”。下列事例中,物态变化方式与“白气”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把湿衣服挂在阳光下晒干 B .用牛奶自制牛奶雪糕
C .将丁烷气体贮存在气体打火机里 D .在饲料中添加冰块降温
14.【雨的形成】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活动中,某同学在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注人少量的温水,稍后取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口。
( 1 )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在瓶口内将出现????,蒸发皿的底部出现 。
( 2 )通过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蒸气在遇 (填“冷”或“热”)时会????(填物态变化名称)
15.【凝华现象】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
16.【凝华现象】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 .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 .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C .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D .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17.【升华和凝华判断】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 .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 .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 .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18.【升华凝华现象】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有????????,属于凝华的有????? ?。(均填序号)
①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② 灯泡用久了钨丝会变细;
③ 江河解冻; ④ 霜的形成;
⑤ 冰棒上的白粉; ⑥ 严冬室内窗户上的冰花;
⑦ 冰雕没有熔化,却一天天变小;
⑧ 樟脑丸“消失”了;
⑨ 雾淞的形成。
19.【吸放热的判断】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 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②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③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④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 ① ② B . ② ④ C . ① ③ D . ③ ④
20.【物态变化】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B. 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 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 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21.【物态变化】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干冰进人云层后迅速?????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考点五: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理变化】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苹果腐烂 B .榨取果汁 C .面包发霉 D .菜刀生锈
2.【化学变化】下列生活现象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钢铁生锈 B .电灯通电发光 C .冰块熔化 D .湿衣服晾干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下列选项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牛奶变酸 B .干冰升华 C .铁易生锈 D .石蜡熔化
E .白糖易溶于水 F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4.【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 酸类中有一种酸叫醋酸,又叫乙酸,它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② 在 16 .6 ℃ 以上纯净的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酒精。 ③ 醋酸的化学式为 CH3COOH 。 ④ 醋酸和硫酸、盐酸一样,能跟活泼金属(铝、锌、铁等)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1)属于醋酸的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
(2)属于醋酸的化学性质的是??????????? ???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