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教案
怀来县沙城四中 郑慧禹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创设
问题
情境
引出
课题
问题1:大家喜不喜欢旅游?
问题2:我这里有个神奇、美丽又富饶的国家,大家想不想去看看?(课件:澳大利亚风光视频片段)引入课题——《澳大利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它那绚丽的风光,开始我们的澳大利亚之旅吧!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对澳大利亚有个初步了解。
1、激发学生兴趣。
2、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探究渴望。
(二)
新
课
讲
授
(二)
新
课
讲
授
(二)
新
课
讲
授
为了我们的澳大利亚之旅顺利而快乐,我们先进行几个小活动,对她有初步的了解。
一、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小组讨论:
1、澳大利亚的位置在哪里?出发时衣服应带多少?应采用何种交通工具去?(了解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提供给学生世界地形图和世界政区图。
2、澳大利亚的人口情况怎样?(总人口1918万人,总面积774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918万人/774万平方千米≈2.5人/平方千米——地广人稀)哪里是澳大利亚人口最集中的地区?(课件: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图——东南沿海地区)为什么?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没有关系?
3、哪些城市最值得一游?(课件:堪培拉,悉尼风光及悉尼歌剧院)
各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整理行装,我们向澳大利亚出发了!
二、澳大利亚的地形:
(一)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找出并记住澳大利亚
1、主要地形: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大分水岭)。
2、地貌景观:大沙沙漠、维多利亚大沙漠、墨累河。
3、独特景观:艾尔斯巨石、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大堡礁。
(二)通过自主学习检测来巩固检测主要地形地貌。
投影展示独特景观。
(演示大自流盆地形成原因)
自然风光让人陶醉,城市更令人向往,而我们在游途中发现城市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则沙漠广布、人烟稀少。这会和气候有关系吗?
三、澳大利亚的气候:
合作探究:
1、设疑:试在澳大利亚气候图中填出主要气候类型。
2、温习气候分布规律:
1)赤道南北两侧是 气候。2)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部是 气候。3)南回归线以南或北回归线以北的亚热带地区大陆西侧是 气候;大陆东侧是 气候;
3、运用规律分析并填出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
学生分成3个大组若干个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所给的地图、资料,解决问题,并派出各组代表来阐述。
人口集中东南沿海的原因:1、气候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暧湿气候影响,温暖湿润;2、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3、历史和经济: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
各小组展示。
学生自己读图认知并分类记忆地形地貌。
完成检测题,巩固自主所学知识。
欣赏独特景观。
观察实验,感悟澳大利亚大盆地形成原因。
学生看图,试填。
师生共同总结规律,为后面归纳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做准备。
运用规律分析并填出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
通过学生当导游,将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体现课改基本理念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趣味性,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锻炼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通过检测即可以检查学生会不会自主学习,又可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欣赏独特景观加深对澳大利亚的了解。
学生产生疑问,从而产生希望得到答案的想法。
总结归律,可为后面更好地归纳澳大利亚主要气候类型做准备。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地理规律的能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寻找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三)
课
堂
练
习
投影有关练习题:
填空题
选择题
读图题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
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复习,加深记忆。
(四)
课
堂
小
结
迷人的澳大利亚之旅即将结束,在结束本次旅行之前 ,请你谈谈你的收获和感受,以及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