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期中质量检测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为了阅读方便、清晰,题号前用“▲”标注,重要的解析前用“★”标注)
▲1.C。此题属于字音、字形的辨析,考查的是学生对于生字词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对生字词字形、字音的识记一定要准确,不能模棱两可,这也是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的。A项 “juàn”应读作“juān”, B项“粲”应写作“璨”,D项“涟”应写作“潋”。
▲2.D。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关联词语的运用及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不管”“任凭”都表示某种事情在任何条件下结果和结论都是如此,“任凭”表示接受后的转承,即先接受、承认某种条件,然后再用“还”“仍”等表达出结果或结论。而“不管”后的条件则与“也”“还”“仍”等连词后面的结果或结论相对、相反。
★“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听,一般多用于教诲、报告、演讲、讲学、朗诵、故事等有关人的活动,既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物,如风声、雨声等自然界或动物发出的声音等;“倾听”指细心听取,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听的对象上去,一般多用于上对下的“听”,如民情、意见、心声、呼声等。
▲3.B。此题考查语句衔接能力。看前后是否照应。分别按照横线前后提供的信息,就可判断。“牵挂、相守”“羡慕、拥有”“留恋、遗憾”的主体分别是“人”“东西”“错过”。
▲4.C。断章取义一词运用不正确,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此词。
▲5.C。曹操率军南下,见到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不禁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
▲6.D。★当几个疑问句一个接一个地连在一起时,如果各个疑问句之间并不构成选择关系,而是构成连续发问的句群,这时各个疑问句的句末都应该加上问号,不能省略任何一个,也不能用其他标点符号代替。
▲7.D。★A:因果颠倒。应改为:由于他工作非常努力、非常敬业,他从内心中发出来对工作的忠实和热爱,所以他所负责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了近乎完美。
★B:错将“只要”用作“只有”。应改为:只要将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一个等级,他付出再多努力也心甘情愿。
★C:“不仅……而且……”为递进关系,但是,“重点大学”和“重点高中”内容上却不是递进式的由低到高,而是由高到低。应改为:②这所初中学校的毕业生,不仅有许多考上了重点高中,而且有许多考上了重点大学。
▲8.A。★A项中“汗水像喷泉一样从身上涌出,流泻到地上”比喻不准确、夸张过度,汗水是冒出来的,不是“像喷泉一样从身上涌出”的;滴落到地上是可以的,“流泻到地上”是不符合事实的。
▲9.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疑怪昨宵春梦好 ③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④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燕然未勒归无计 ⑥莫道不消魂(注意“消”非“销”)⑦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注意诗句末尾的“?”)
▲10.⑴注意:如果学生只回答了本题①②而没有回答③或回答不正确,则整个10题不得分。因为命题设置①②,是为了阅卷方便,①②的作用只是为了对应后面③小题的答案。因此,本题的分值3分,全部是③小题的答案分值。
答案示例:①性格决定命运 ②燕青 ③燕青突出的性格特点:既忠心,又有独立思想,不盲从。他多才多艺,川弩、摔交技术无人能敌,吹箫跳舞、拆白道字、顶真续麻,说得诸路乡谈、诸行百艺市语。很快成为宋江信任的中坚,善于交际、打探、联络、乔装,元宵闹东京,春楼见皇上,乔装灭方腊,都是燕青为梁山立下的汗马功劳。他同时又心灵机巧、多见广识、了身达命、百伶百俐、道头知尾,不爱名求荣、不贪恋封官进爵,不盲从梁山首领,最后全身而退,隐居山林。
★此题一是要答出对应人物的性格(1分),二是答出性格是如何决定命运的。(2分)
①选择决定命运 ②宋江 ③宋江在梁山事业的鼎盛时期,选择了接受招安忠于朝廷,四处征战,导致梁山好汉伤亡惨重,只剩27人回朝。他知道了自己中了高俅下的毒后,为防止自己死后李逵造反,选择了骗李逵来喝下毒酒。宋江的选择,成就了自己的忠义之名,但导致了梁山英雄好汉和自身的灭亡。
★此题一是要答出对应人物的选择(1分。酌情赋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二是答出选择是如何决定命运的。(2分。酌情赋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①环境决定命运 ②林冲 ③高衙内调戏林冲之妻,设计骗林冲携刀私入白虎堂,获罪刺配沧州。高俅收买押送林冲的公差(董超、薛霸),图谋途中杀死林冲。林冲在草料场看守时,又遭高衙内亲信(陆谦、富安、牢城管营)放火暗算,在这些险恶的环境中,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戳死三人,连夜投奔梁山。(括号内的具体人名可以没有,但是一定要叙述清楚故事)
★此题一是要答出对应人物所处的环境(1分。酌情赋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二是答出环境是如何决定命运的。(2分。酌情赋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注意:一是③的分析要与①②对应起来;二是答案内容要符合《水浒》原著内容,不能编造、不能失实。
⑵答案示例:我从《傅雷家书》中获得的营养:
“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从这些类似警句的语言中,我学会了克制自己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集中、克制自己在学习的时候提高效率、提高写字的速度。“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从这些要求中,我学会了有头有尾地圆满完成一件事情,学会反思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习惯,这些习惯看似很小,其实是非常有害的,因此我努力去克服。
我们要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和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
傅雷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在对傅聪的音乐教育上,他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这启示我在弹钢琴的时候,不只重技巧,而且重领悟,我的钢琴弹奏于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当儿子取得巨大的成功,被掌声和鲜花包围时,傅雷告诫儿子要懂得控制情绪,他以“过来人”回首“过来事”的心情激励儿子要时刻保持谦卑,不惧怕孤独,要勇于攀登艺术的止境,同时他借儿子成功之机给予他更多,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保持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指出一个成熟的人的心理应当是冷静而超然的。
我不仅懂得了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而且明确了坚强有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是不怕挫折;二是永远保持谦卑之心,也就是胜不骄,败不馁。
此题一是要答出自己所获得的营养(1分。酌情赋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二是答案内容要符合原著内容,不能编造、不能失实。(1分。酌情赋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11.感触示例:孩子(我们)与家人一起进行的“亲子阅读”是最温馨的家庭阅读画面;我们阅读的作品的思想,与父母阅读的作品的思想可能是不相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我们阅读到的内容,可能高于父母阅读到的内容;通过阅读,我们所获得的思想可能高于父母的思想。(要与画面中的内容相符,言之有理,而且不能脱离“阅读”的主题。酌情赋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12.注意,如果学生只回答了①而②没有回答或回答不正确,则整个12题不得分。因为命题设置①,是为了阅卷方便,①的作用只是为了对应后面②小题的答案。因此,本题的分值2分,全部是②小题的答案分值,可根据情况赋0.5分。
答案示例:①朱熹②“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答案示例:①钱锺书②“多次阅读,填补笔记”:钱锺书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很多,也不易遗忘。
▲13.①日晚倦梳头(1分) ②欲语泪先流(1分)
▲14.在词人笔下,化抽象为具体(0.5分),抽象的忧愁竟有了重量(0.5分),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想象新颖真切(0.5分),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重(0.5分)。
词人想象新异,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化无形为有形,说自己的哀愁重得连小船也载不动,形象地表明了内心悲苦之繁多、哀愁之沉重。
词人把不可见的愁苦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词人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答题核心得分点:一是化虚为实(或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把看不见的愁苦具体化、形象化等);二是想象新颖(语句新异、想象新异、语句新颖等);三是重得连小船都无法承载;四是表现出愁苦(哀愁)之重。每个核心得分点0.5分。
▲15.①寄:托付 ②攘除:铲除,排除 ③宜:应该 ④适:正好,正逢(每一个小题答对得1分,满分4分)
▲16.A。(2分)
▲17.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满分2分)
②所以(我们)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凉地方,两天才吃一顿饭。(满分2分)(要注意句中每一个文言词都要翻译正确,关健词译错的酌情扣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18.①是自己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职责;②南方叛乱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③敌方受到东西方威胁,正处于疲惫之时。(满分3分,答出一点得1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19.①文弱小伙挺身而出与歹徒搏斗,身负重伤(答出一点得1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②有关部门要给小伙评见义勇为奖,小伙的反常表现却受到同事质疑(答出一点得1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此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的理解和脉络的把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1)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现场人们冷漠、恐惧的种种行为表现(1分),突出了当时情况的凶险(歹徒的凶恶)(1分),与下文中文弱小伙挺身而出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满分3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2)“一窝蜂”写出了人数之多(1分),“射”写出了速度之快(1分)。两个词语形象地表现了众人被小伙的英雄壮举所感染,一起出手制服歹徒时的情状(1分)。(满分3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21.这一情节突出了小伙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性格特点(1分),与前面介绍小伙弱不禁风的外表相照应,反衬他见义勇为的不易(1分),为下文记者采访小伙、探寻见义勇为的原因作了铺势(1分)。(满分3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22.不懂就承认不懂,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满分2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23.四位名人的故事强调同一个话题:名人敢于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不懂就不乱说(1分),从而引出论述的话题(0.5分),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0.5分),同时充当事实论据(0.5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0.5分)。(满分3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四位名人的故事让读者知道了他们敢于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从而引出论述的话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充当事实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4.事实论据(1分)。用来证明中心论点(1分),增强论证效果(1分)。(满分3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25.对比论证(1分)。孔子承认自己种庄稼不如老农、种菜不如老圃(0.5分);当今社会有些专家由于不懂装懂、贻笑大方(0.5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1分),证明不懂就承认不懂并不丢人,不懂装懂却丢人,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1分)。(满分4分,可根据情况赋0.5分)
▲26.命题意图:
★1.训练学生从这则材料中,迅速、准确把握材料内涵,并快速与自己的阅历联系起来,确定写作主题。
★2.让学生明确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和注意问题。★需要教师首先做好命题研究、命题解读,在讲评试卷时,一是做好审题方法的教学,二是借助考生的优秀作文引导和问题作文分析,教会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
题目内涵解析:
1.感恩:蒲公英要感恩风的托举,感恩风帮助自己飞行;
2.正确评判:风是帮助蒲公英飞行、为蒲公英搭建平台的,蒲公英弟弟却瞎贬损,注意不要瞎贬损给你搭建平台的人;
3.准备:在时机到来之前,要做好准备;
4.无私帮助:风无私地帮助蒲公英,即使遭到误解也不改变;
5.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
当然还需注意,从材料中得出的立意,并不是没有范围、没有限制,而是必须要把握住材料内涵中那些比较突出的、深刻的意义。
作文评分标准(按以下标准分项考量,综合赋分)
等级
项目
内容(25)
表达(20)
文面(5)
一
立意深刻,中心明确,材料典型,内容充实(25-21)
结构严谨,条理分明,生动准确,真实感人(20-16)
5
二
立意恰当,中心较明确,选材得当,内容具体(20-16)
结构完整,条理教分明,通顺流畅,感情真实(15-11)
4
三
立意基本正确,中心基本明确,材料一般,内容欠具体(15-11)
结构较完整,条理欠清晰,有些语病,缺乏感情(10-6)
3
四
立意欠恰当,中心欠明确,材料不当,空洞无物(10-6)
结构有残缺,条理较乱,语病较多,没真情实感(5-3)
2
五
严重偏离题意,套抄范文,不切实际(5-0)
结构混乱,语病很多,词不达意(2-0)
1
说明:
1.不得将题目中给出的材料填充为作文内容,否则,视使用多少情况酌情扣5—1分。
2.作文篇幅不足100字,不超过8分;不足200字,10-15分;不足300字,16-20分;不足400字,不超过30分;不足500字,不超过40分,不足600字但超过500字,每缺50字从得分扣1分。
3.无标题扣2分。
4.每错一字扣一分,重复者不计,最高扣3分。
5.全篇抄袭10分以下,抄袭一半,20分以下。
文言文译文参考: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现在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