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短新闻两篇(一)
时间:40分钟 分数:40分
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不管是叱咤一时的城市主宰者,还是后来青岛“撂地”演出的艺人,他们都是匆匆而过,只剩下雪泥鸿爪。
②“举火把”是漳浦县传统的民俗活动,在正月十四这天,村民们明火执仗绕走在大街小巷,增添了 无限欢乐。
③他整天脑袋空空、行事自由散漫,干起活来既粗心大意又爱偷奸耍滑,实在是个胼手胝足的大懒汉,
④和风微拂,风行草偃,还有那满眼的花团锦簇,在这个温暖的季节,与好友踏青赏花实在是件美事。
⑤某些媒体人,常常迎合低级趣味的社会心理,通过对某些不堪的行径作穷形尽相的描述与夸大,来 谋取利益。
⑥经过数年的杂交试验研宂,在他们不懈的努力和精心的呵护下,终于培育出了硕大无朋的佳果。
A. ①③⑥ B. ①⑤⑥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4分)
A. 今年5月至11月,中国(北京)第九届国际园林博览会将在丰台永定河畔举行,面积超过两个颐和园的园博园也将成为北京的新“绿肺”。
B. 今年1月份的31天中,北京仅5天没有雾霾。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北京又接连遭遇雾霾和沙尘天气,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C. 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既可以减轻教师、学生的负担,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让偏远乡村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D. 这部由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禾兄弟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电视剧由编剧陈文贵执笔,导演阎建钢执导,吴秀波、孙淳等实力派演员共同出演这部《赵氏孤儿案》。
3、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4分)
A.“一带一路”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一项互利共赢的倡议,它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转型升级、走出衰退困境的新引擎。
B.气象部门预计,随着暖湿气流增强,我省明天会迎来一场及时雨,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将快速下降,人们的舒适度会大幅度提升。
C.一种突如其来的网络病毒洪水猛兽般地袭击全球,导致150多个国家受灾,我国也有近3万家机构的计算机受到影响。
D.我国企业在参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主动强化环保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带动了东道主在观念上弯道超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憙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憙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憙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赵熹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
B.赵熹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
C.赵熹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
D.赵熹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作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2)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二)
时间:40分钟 分数:3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根据本报和部分出版机构联合开展的调查显示,儿童的阅读启蒙集中在1-2岁之间,并且阅读时长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
B.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C.在互联网时代,各领域发展都需要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信息网络,网络提速降费能够推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企业广泛收益。
D.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2015年,中国电影总票房不孚众望地突破了400亿元人民币大关,国产电影更是创下了票房的历史新高,但“口碑差票房高”现象依然存在。
②中朝有着很深的渊源,本是一丘之貉,理应通力合作,但是朝鲜却不顾中方意见,进行氢弹试验。
③只有与国家和人民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的人才会得到人民的口碑,得到人民的拥戴。
④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国务院绝不会发空头文件,为官也绝不能尸位素餐。
⑤中国官方正式承认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但是新航母的性能和美国航母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
⑥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A.①④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④⑤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干支纪年法中的“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B.韩愈《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土地孕育五谷,五谷之长为稷,古代帝王对土神“社”和谷神“稷”进行祭祀,后世以“社稷”代称国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B.随着厂商陆续推出新车型,消费者又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新能源车上,不少新能源车的增长在15%到30%左右
C.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后,将为尽早实现京津冀北运河全线通航打好基础,并将成为北运河的一个重要旅游节点。
D.当人类信息以指数级别爆炸式增长时,我们需要能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为我们提供协助,帮助我们让生活更加便捷轻松。
5、阅读下面这首词,请回答问题。
浣溪沙·新年夜坐 万树(清)
猿和风声落槛边。鼠窥人影过灯前。乱书翻尽不成眠。夜夜夜深愁永夜,年年年节惜华年。可堪身滞海南天。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 “落”把看不见的声音化成具体可感的东西,风和猿声两意象叠加在一起,倍增新年独坐的凄凉。
B. “窥”“过”灯前,写出了鼠的无惧诗人,颇有它乃此间主人的感觉,益发表现出诗人客居外乡之感。
C. “乱书翻尽”是细节描写,表现的是诗人对不能回家的愤怒之情,是一种发泄行为。
D. 本词表现出一种“客的意识”,即孤单、寂寞的异乡飘零之感。
E.“堪”,忍受之意,可堪,就是可以忍受;“海南天”,写出了身处极远之地,作者身处外乡,但仍能忍受。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7.在下面语段横线处填上恰好的关联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合乎逻辑。(4分)
网络围观中貌似人人都有维护道德的责任感,① 这种责任感大多只局限于对他人行为的评判,而缺乏对自身行为的省察;② ,网络上有再多的道德理论,也往往难以转化为现实行动。有道德热情的义愤填膺③ 重要,但我们更应该以夯实的责任意识为出发点,以敢于担当的实际行动为落脚点,④ ,网络围观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字。(6分)
如果一个圣人成为国君,他的统治便称为“王道”。按照孟子和后来儒家的看法,①_____ ____ 。王道是“圣王之道”,霸道则是依靠暴力实行统治。②_______________ 。圣王之道是靠道德教诲和教育来贯彻的,霸道则是以强制手段来推行的。王道的力量来自道德教化,而霸道的力量则是来自武力。孟子以后的中国哲学家都是持守这种“王道”和“霸道”的区别。如果以当代政治学的原理来对照,民主政治便是王道,因为他是人民大众的自由结合。法西斯统治则是霸道,③___________________ 。
9、默写(6分)
(1)诸葛亮《出师表》谈到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自己的处世思想是:_______ __ ___,_______ _____。
(2)诸葛亮《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
(3)郦道元《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___ __,____ __。
(4)郦道元《三峡》中写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_______ ____,___ ______。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一)
1、B(雪泥鸿爪:鸿雁踏过雪地遗留的爪痕‘后比喻事情过后遗留的痕迹。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指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做坏事。此处望文生义,使用不当.胼手胝足:指手掌脚底因劳动过度,皮肤久守摩擦而长出老茧.形容长期辛苦劳作,意思相反.风行草偃:比喻有德者的感化能使百姓顺服.此处望文生义,使用不当,穷形尽相:形容事物 描写的极为细致生动,也形容人丑态毕露.硕大无朋:大得无与伦比,形容巨大。)
2、C(A项语序不当,应改为“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B项最后一个分句少主语,在“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前加上“雾霾”一词。D项成分赘余,去掉句子末尾的“这部《赵氏孤儿案》”。)
3、B
4、①但是人类活动是重要原因 ②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海岸侵蚀 ③在预警线内不得修筑人工建筑
5、A(首先回归文本,结合语境理解句意,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然后依据表对话的词语“云”断开两处,再抓住句中的名词代词,明确句子结构,比如“降之”后面应断开,逐一进行分析即可。)
6.B(B项,“然后再作考察”错。“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
7.C(C项“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有误。原文说的是“余党当坐者数千人”“乃悉移置颍川、陈留”,并没有说“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选项无中生有。
13.(1)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奉”,奉行;“枉”,违犯;“更”,再;“道”,说说;“它”,其他;“欲”,要求;“复”,再。)
(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省略主语“蝗虫”;“界”,地域;“辄”,就;“岁屡”,连年;“歌”,歌颂。)
参考译文: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郡人。年轻时就有节操。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就征召赵憙,赵憙不到二十岁,引见来了,更始笑道:“还是个小孩,怎么能挑着重担走很远呢?”于是把赵憙任命为郎中,行使偏将军的职务,让他到了舞阴,李氏就投降了。
更始失败,赵憙被赤眉兵围困,形势急迫,于是爬上房子逃走了,赵憙和好友韩伯仲等数十人带着小孩和体弱者,直出武关,伯仲因为老婆长的漂亮,担心有人强暴她,而使自己受害,想把老婆扔在路边。赵憙怒责,伯仲不听,于是赵憙将泥炭涂在伯仲老婆的脸上,自己用手推车推着她。每次路上遇见盗贼,或者有人逼迫(把女人留下),赵憙就说她有重病,使她免于受难。到了丹水县,遇到了更始的亲属,他们都赤身光脚,满身污泥,饥饿困苦无法前进了,赵憙见了悲感交集,把所装衣物钱粮都给了他们,把他们护送回乡里。
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户人家李子春原先先做过琅琊相,好强不守法度,掠夺兼并,大家都很怕他。赵憙下车,听说他的两个孙子杀了人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问其奸情,并把李子春收捕拷问,他的两个孙子都自杀了。京城里有很多人为他求情,最终赵憙都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快病死了,(皇帝)车驾来到赵王身边,问他还想要什么。赵王说,我和李子春关系不错,现在他犯了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了他,希望能让他活命。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事,法律才不会白费,你说个别的吧。赵王再也没有话说了。
这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平原有很多盗贼,赵憙与其他各郡追捕他们,杀了他们的大帅,余党受株连的有好几千人。赵憙上书说:恶人做了坏事只要控制住他们的身体就行了,可以把所有人都迁移到京城边上的郡里。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把他们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赵憙推荐有义行的人,除掉坏蛋。后来青州闹蝗虫闹得很厉害,这些蝗虫一进入平原郡就死了,平原境内连年丰收,百姓都歌颂赵憙。
三十年,赵憙上书说现在应该封禅,适合三雍之礼。中元元年,跟着光武帝去泰山封禅。等到皇帝死掉以后,赵憙接受遗诏,主持葬礼。当时,藩王都在京城,自从王莽篡位作乱以来,旧的典章制度不复存在,太子和东海王等人随便坐在一起,宪章没有秩序,赵憙表情凝重,横剑来到殿阶上,把其他藩王都扶下去,以显示尊卑有别。当时藩属国的官员进出宫殿与中央的办公机构,与其他的官员没有区别,赵憙上表把这些人被护送到京城周边各县,让其他藩王都回到他们自己的公馆,只有早晚才能进见,赵憙整顿礼仪,加强守卫,朝廷内外整肃有序。建初五年,他患病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等到去世后,皇帝亲自前往吊唁。享年八十四岁,谥号为正侯。
9、(1)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2)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3)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第10课 短新闻两篇(二)
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A项,句式杂糅;B项,语序不当;C项,搭配不当。)
2.B(①项与语境相反,“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②项“一丘之貉”形容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贬义词。③“休戚与共”指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侧重主观上的认识和态度④“尸位素餐”指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⑤“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一般用于否定句。⑥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这里形容梅兰芳是可以的,因为她扮演的是旦角。)
3、B(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
4、D(A项搭配不当,“营造”“形象”不当,可以是“城市环境”;B项语义重复,“又”“再次”去掉一个。C项成分残缺,主语残缺,应该是“完成后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
5、CE(C非愤怒,而是无奈;D可堪,是不能忍受。鲁迅诗云:敢有歌吟动哀。敢,就是不敢之意。同理,可堪,就是不堪之意)
6、BD(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唐第一人李揆”,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两个选项都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
7.①但是 ②所以 ③固然 ④否则
8.参考答案:①政治统治有两种:一种是“王道”,一种是“霸道”②它们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统治③因为它以恐怖和暴力来推行统治
9.(1)诸葛亮《出师表》谈到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自己的处世思想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诸葛亮《出师表》中陈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郦道元《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郦道元《三峡》中写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