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浮力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水的浮力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1-23 20:0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浮力的复习 胡玉秀一、复习预习到上节课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八上第一章的学习,其中浮力是这一章的重难点之一,因此今天我们一起来对浮力做一个专题复习。二、知识讲解考点1 浮力的基础知识
1.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的坚直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起向上。
2.称重法测量浮力的公式:F浮=G-F示掌握实验探究:用称重测量浮力根据下图的实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铝块的重G=4N。
(2)把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它渐渐地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小,这说明铝块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
(3)如图乙所示,当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F示 =3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1N。3、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总要受到液体对它各个面的压力(前后,左右两侧面受到的压力相等),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之差,就是液体对浸入的物体的浮力。即
压力差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当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时,浮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即 考点2 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回忆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过程:
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烧杯、小桶等器材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F1;
步骤二: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的重力为F2;
步骤三:如图丙,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桶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3;
步骤四:如图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桶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F4。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小石块受到的浮力是由甲丙两幅图测量得到的,F浮= F1- F3;小石块排出水的重力由乙丁两幅图测量得到的,G排=F4-F2;如果关系式F1- F3 =F4-F2成立,就可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2. 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
由此可知浮力的大小只与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物体的体积等无关 。
3、 适用条件:各种液体和气体。
考点3 物体的浮沉条件1、物体的浮沉条件

2.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的排水量:排水量就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因为轮船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此时船受的浮力等于船排开水的重力。即。
(2)气球和飞艇的升降靠调整气囊中气体的质量来实现。
(3)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靠改变自身受到的重力来实现。
(4)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根据物体漂浮时,物体浸入液体体积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成反比的原理制成。密度计刻度的特点:上疏下密,上小下大。 考点4 求浮力的几种常用方法 如果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则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个力的方向,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同向时,则 G+F3=F浮,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则
G-F3=F浮
分析计算浮力的一般步骤:
(1)分析物体的状态;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例如“浸没”、“漂浮”、“悬浮”等;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选用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例题精析(15分钟)【例题1】如图1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2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g=10 N/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料没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600 N B.石料的密度为2.3×103 kg/m3
C.石料的密度为2.8×103 kg/m3 D.石料受到的重力为900 N【解析】AB段物体匀速下降,未接触水面,因此石料的重力G =F=1400 N;BC段逐渐浸入水中,V排增大,F 浮增大,F减小;CD段表示物体浸没, F浮不变,浸没时所受浮力F浮=G-F=1400N-900N=500N。物体体积V石=V排=F 浮/ρ水g=500N /1.0×103 kg/m3 ×10N/kg=0.05m3,石料密度
ρ石=G/gV石=1400N/10N/kg×0.05m3=2.8×103 kg/m3,因此正确答案为C。
【选题目的】通过实验及拓展应用深化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内容的理解,灵活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进行运算,同时渗透运用数学工具----图像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例题2】三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铜球,分别在如图所示的水、盐水、水银三种液体中静止,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 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 F乙<F丙 D.F丙<F甲<F乙【答案】B【解析】因为ρ水<ρ盐水所以F甲<F乙,沉底时F浮<G,漂浮时,F浮=G所以F乙<F丙,综合得F甲<F乙<F丙,故选B

【选题目的】训练学生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灵活地解决问题【例题3】密度为的木块,体积是,放入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 cm3,放入某液体中露出的体积为总体积的3/5,该木块受到的浮力是 N,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答案】 20 0.2 1.25×103
【解析】利用漂浮时,V排/V物=ρ物/ρ液
【选题目的】利用推导公式快速解题,提高做题的速度。四、课堂练习(10分钟)【基础】
如图,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图上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选题目的】理解浮力的方向【巩固】 1. 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10 N/kg)( )
A.物体上浮,F浮= 6N B.物体悬浮,F浮= 5N
C.物体漂浮,F浮= 5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 6N

【选题目的】巩固根据ρ物与ρ液之间的关系判断出物体的浮沉状态及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浮力。【拔高】 1. 如图1所示,物体漂浮在圆柱形容器的水面上,B物体上放着一个物体A时,B排开水的体积为V1;若将A取下放入水中沉底后,A、B两物体排开水的总体积为V2,且,
,g=10N/kg,求容器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的多少?【选题目的】巩固计算浮力的解题过程,并学会利用列方程的的解决计算题。 附答案:基础C 巩固C 拔高 20N
课堂小结 本次课是浮力的专题复习课,主要总结浮力的主要考点,包括浮力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浮力的计算方法等。课后作业 (见教案)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