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秋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课件: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4 13: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三国鼎立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三国鼎立第16课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壮心不已——官渡之战的背景 、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历史作用?曹操能获胜的原因?
二、志在千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结果、历史作用?曹操战败原因?从战争胜负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三、兵败退北,不敢南下——三国鼎立的三国各自的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建立者、都城(今名)?制作关于三国鼎立的表格(包含以上信息)。知识导航一、壮心不已——官渡之战军阀混战 东汉末年天下局势如何?河南、黄河以北两地盘踞两实力较大的军阀是哪两个,实力对比如何?袁绍曹操过程十万人三四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 渡 之 战看图说史袁绍曹操曹操历史作用: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0年官渡之战结束后的形势图(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
(4)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
(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合作交流 动脑经: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动脑筋: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合作交流顺应民心。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挟天子以令诸侯”。垦荒屯田。①思想上:②政治上:③经济上:④军事上:官渡之战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208年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后形势图二、志在千里——赤壁之战曹 操孙 权刘 备 刘备刘备刘备曹操
20多万大军孙权孙刘联军5万军队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前的形势 赤 壁 之 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看图说史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赤壁之战后的形势图历史作用: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合作交流 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年,为什么兵强马壮的曹操却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你从这两场战役曹操的胜败中得到什么启示?“动脑筋”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合乎天时、地利、人和)①客观原因:官兵来自北方,水土不服,不习水战。
②主观原因: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轻敌;战术失误。
③根本原因: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谦虚谨慎,骄傲必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团结就是力量等。曹操战败的原因:孙刘联军胜利原因:我们要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三 国 鼎 立 的 形 成看图说史三、兵败退北,不敢南下——三国鼎立 请制作关于三国鼎立的表格三、兵败退北,不敢南下——三国鼎立赤壁
之战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巩固与发展三、兵败退北,不敢南下——三国鼎立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原因“动脑筋”卫温到达夷洲 公元230年,孙权派大将卫温和诸葛直领兵一万去开发夷洲。经过充分准备,卫温和诸葛直组成了一支有三十余艘船的队伍,带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率兵士一万,扬帆出海,浩浩荡荡,开始去寻找夷洲。
经过日夜航行,数月之后,按照《禹贡》上的记载,他们终于到达夷洲。人马刚上岸,还没来得及欣赏岛上风景,岛上的高山族居民即击鼓聚集,纷纷拿着长矛、弓箭、本棍冲乐过来。卫温和诸葛直赶紧叫士兵迎击了高山族人并击退了他们的进攻。
卫温等人开始在夷洲住了下来,帮助高山族人耕种,并教给他们农业生产技术和铸造技术,和高山族人相处得非常友好。从此;夷洲和大陆的经济、文化往来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从吴国开发夷洲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袁 绍曹 操赤壁之战图示小结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杜甫三顾茅庐 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东汉名士许绍对曹操的评价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曹操?首先,一分为二,从其功、过两方面去评价。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其次,论从史出。功过界定 他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做的这些事情对当时或后来的社会有什么影响。*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的性格有凶残、奸诈的一面,但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提示DCB1.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的作战双方是:
A.刘备与孙权?????B.袁述与袁绍
C.董卓与孙权?????D.袁绍与曹操
2.下列哪一次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A.巨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B.曹丕 ?C.刘备 ?D.孙权??? DD4.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A.控制汉献帝?? B.在官渡大败袁绍
C.在赤壁被打败? D.废汉献帝,自称皇帝
5.下列各项中,与刘备有关的活动是:
①三顾茅庐 ②联孙抗曹 ③挟天子以令诸侯 ④成都称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④
从东汉末年群雄角逐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提示:从政治局面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发散思维练习题:关于曹操和诸葛亮,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袁绍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曹操曹操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三国鼎立220年 曹丕 洛阳 221年 刘备 成都222年 孙权 建业魏蜀吴三国鼎立图示小结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期蜀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民间关于对诸葛亮的评价“鞠躬尽粹、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