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第 14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主备人: 二次齐备时间 三次备课人
教学目标: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教学重难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意义。
二、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设计:1课时
六、教学流程:
(一)学生自学
(学生的预习设计及预习展示、问题生成。其中预习检测:组内齐备)
【知识梳理】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沈阳
一、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政策: 下命不抵抗日军
结果: 东北三省相继沦陷
影响: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 开始了。
1、日军侵略华北,民族危机严重。
背景 2、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而蒋介石不接受二人建议,到西安督促张、杨二人进攻红军。
时间: 1936年12月初
人物: 张学良 、 杨虎城
经过: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二、西安事变
(双十二事变) 中共出发点: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 中共主张
争取一切力量抗日。
1.中共代表: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为首的 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21cnjy.com
影响: 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对学:学生相互提问,交流本节内容;记忆西安事变意义;
(三)群学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840年以来,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请阅读以下有关南京的材料后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写出反映的两件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名称?
答案:1842年6月《南京条约》签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教师点拨
1、九一八事变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2、西安事变影响: 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当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我们把每年9月18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
①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②我们要不忘历史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新中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蒋介石在发给张学良的密电中说“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这份电报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21教育网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3、西安事变又叫(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4、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 B.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的推动 D.国民党内部各派别之间矛盾的加剧
5、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出发点是( )
A.改善两党关系 B.粉碎亲日派的企图
C.实现全民族的抗日 D.寻找发展红军的机会
6、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 )
A.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停止内战、实行抗战
答案: ABDCBC
(六)、板书设计: 九一八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西安事变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