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史前时期(二)-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1 史前时期(二)-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4 13:52:47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能力提升卷】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北京周口店 B. 云南元谋
C. 浙江余姚 D. 陕西西安
2.《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3.明代引进的、原产南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
A. 玉米
B. 棉花
C. 水稻
D. 小麦
4.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 伶伦——发明纺织 B. 隶首——发明算盘
C. 嫘 祖——养蚕缫丝 D. 仓颉——发明文字
5.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大禹
6.每年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祭拜黄帝和炎帝,以表达对他们的景仰之情,这是因为他们(  )
A. 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朝代 B. 创立了禅让制
C.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D. 治理了水患
7.“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8.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 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 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 青铜器工艺精美
9.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 会使用火 B. 种植水稻
C. 烧制彩陶 D. 铸造司母戊鼎
10.小明特别爱看穿越剧,他想穿越到远古时代,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他应该到(  )
A. 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 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 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11.依据下侧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是孙中山先生缅怀下列哪一位人物的题词?( )
A. 炎帝 B. 黄帝
C. 周武王 D. 秦始皇
12.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华侨赵爷爷从国外回国定居,他经常对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赵爷爷说的“炎黄”是指( )
A. 炎帝、黄帝 B. 籍贯住地 C. 祖先姓氏 D. 祖母和母亲
14.“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15.201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恰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下列描述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A. 会种植水稻 B. 住干栏式房子 C. 过群居生活 D. 距今约7万年—2万年
16.“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 北京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17.阪泉之战是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战争。下列关于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战争发生在四五千年前的长江流域
B. 交战的双方是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C. 战争的结果是炎帝失败,归顺黄帝
D. 这一战役后形成了华夏族
18.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19.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20.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还记得那是哪个地方吗( )
A. 元谋 B. 半坡 C. 北京 D. 河姆渡
二.非选择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 “神州轩辕”指的是谁?人们给予他什么赞誉?
(2)他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什么贡献?
(3)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认识。
2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何种类型的房屋?
(2)除了建筑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有什么不同?我们祖先的这种定居生活反映了什么文化?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能力提升卷】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北京周口店 B. 云南元谋
C. 浙江余姚 D. 陕西西安
【答案】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史记.黄帝本纪》中记载:“尧之子丹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描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
A. 世袭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皇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的杰出首领还有尧舜禹,他们采取推举的方式确认自己的下一位领袖,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3.明代引进的、原产南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
A. 玉米
B. 棉花
C. 水稻
D. 小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朝时期,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明代从外国引进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经济作物。棉花为经济作物,水稻,小麦我国古代早已有种植。故选A。*
4.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 伶伦——发明纺织 B. 隶首——发明算盘
C. 嫘 祖——养蚕缫丝 D. 仓颉——发明文字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代传说时代的发明创造。传说黄帝史官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黄帝的下属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所以A项错误,故选A。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中华文明的起源·传说时代的文明
5.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下“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的诗句。毛泽东也写了“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纪念此人。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 黄帝
B. 炎帝
C. 秦始皇
D. 大禹
【答案】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6.每年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前往黄帝陵祭拜黄帝和炎帝,以表达对他们的景仰之情,这是因为他们(  )
A. 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朝代 B. 创立了禅让制
C. 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D. 治理了水患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祭拜黄帝和炎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作为炎黄子孙祭祀先祖,有利于凝聚民族精神,进而有利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7.“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8.假如你是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 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 B. 荒地上人们用耒耜耕地
C. 干栏式房屋错落有致 D. 青铜器工艺精美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9.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 会使用火 B. 种植水稻
C. 烧制彩陶 D. 铸造司母戊鼎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北京人的生产状况。阅读题文材料,关键信息北京人遗址,发现较大较厚的灰烬层,题意要求选出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的选项。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学#
10.小明特别爱看穿越剧,他想穿越到远古时代,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他应该到(  )
A. 一百七十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 七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 三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七千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目前所知,我国境内最早的原始居民是元谋人,距今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因发现于云南省元谋县而得名。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1.依据下侧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是孙中山先生缅怀下列哪一位人物的题词?( )
A. 炎帝 B. 黄帝
C. 周武王 D. 秦始皇
【答案】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黄帝的相关知识,属于识记层面,难度不大。记忆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已经能够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受到后人(孙中山先生)的尊敬。得出答案。
12.下列是反映我国古代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图片,其中,完全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生活的一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是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解题,材料中的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生活指的是河姆渡居民,根据所学知识,题目中的②④是半坡居民的代表,①③是河姆渡居民的生活,故选C。
13.华侨赵爷爷从国外回国定居,他经常对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赵爷爷说的“炎黄”是指( )
A. 炎帝、黄帝 B. 籍贯住地 C. 祖先姓氏 D. 祖母和母亲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距今四五千年,生活于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因此今天海外的华人说自己是炎黄子孙,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4.“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答案】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5.201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恰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下列描述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A. 会种植水稻 B. 住干栏式房子 C. 过群居生活 D. 距今约7万年—2万年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距今70万至20万年,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AB是河姆渡居民,D时间错误,故答案是C。
16.“稻花香里说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 北京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居民位于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村。在其遗址中发现了成堆的稻谷和稻壳,稻壳堆积最厚的地方超过一米。据此推测河姆渡居民已经广泛种植水稻。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社会 *
17.阪泉之战是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的战争。下列关于该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战争发生在四五千年前的长江流域
B. 交战的双方是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
C. 战争的结果是炎帝失败,归顺黄帝
D. 这一战役后形成了华夏族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黄帝征服中原各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发生在华夏集团活动地域的东半部,较靠近东夷集团分布区,保存传说最多的是冀西北的涿鹿。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18.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人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 )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答案】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19.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工具 ⑤城市的出现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解析】农业首先涉及农作物种植,所以农作物的出现是标志之一;从事农业生产还需要生产工具,所以磨制工具也是标志之一;从事农业生产使的远古居民有了稳定的生活,开始过上定居生活,于是聚落出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学会饲养家畜,比如猪狗等;由此可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城市的出现是随着农业和手工业大发展,人口增加才出现适应商业活动需要的城市,故⑤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故选C
20.中国有名的“瓷都”是景德镇,著名的陶器有“唐三彩”等。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你还记得那是哪个地方吗( )
A. 元谋 B. 半坡 C. 北京 D. 河姆渡
【答案】B
二.非选择题:(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材料中的 “神州轩辕”指的是谁?人们给予他什么赞誉?
(2)他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什么贡献?
(3)谈谈你对“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认识。
【答案】(1)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建造宫室、制造衣裳、教人挖井等
(3)中国是文明古国,祖国的创造和发明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
(2)本题考查黄帝的贡献。黄帝联合炎帝,打败由蚩尤率领的九黎族的入侵,代神农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相传黄帝时期有许多创造和发明,如建造宫室、制造衣裳、教人挖井、养蚕、舟车、文字、音律、算数等等。…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中华民族自从开国立疆5000年以来,神州大地的人皇始祖轩辕黄帝,人们自古传颂。他创造出了指南针,从而平定了蚩尤作乱。世界各个文明,只有我们华夏祖先最值得称道。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22.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修建的何种类型的房屋?
(2)除了建筑的房屋不同,两种原始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有什么不同?我们祖先的这种定居生活反映了什么文化?
【答案】
(1)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2)河姆渡居民种水稻,半坡居民种植粟。农耕文化。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图二判断,这是半穴式房屋,半穴式房屋是地穴建筑。是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的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房屋正面挖有斜坡或台阶,以供出入,屋内有灶坑,有利于取暖和炊煮。这是半坡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
(2)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原始居民。半坡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种植的农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距今约7000年左右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成堆的稻谷和稻壳,稻壳堆积最厚的地方超过一米,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他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我们祖先的这种定居生活反映了农耕文化的变化。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