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秦汉时期(二)-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 秦汉时期(二)-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4 13:55:37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能力提升卷】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假如你是秦朝读书人,想给朋友写封信,你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字体(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大篆
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军达到了咸阳附近 B. 刘邦率军逼近咸阳
C. 项羽率军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 D. 秦二世被逼自杀
3.在我国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有一处古代遗迹,它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促进了南北交通,请你说说这处遗址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兵马俑 D. 长城
4.我国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 禅让制的出现 B. 夏朝的建立 C. 夏历的制定 D. 秦统一六国
5.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广泛流传。秦朝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御匈奴的进攻 B. 传扬后世
C. 显示秦朝的强大 D.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6.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汉武帝时期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的货币是( )
A. 半两钱 B. 开元通宝 C. 五铢钱 D. 货泉
7.成语“破釜沉舟”表现楚霸王项羽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一战役( )
A. 涿鹿之战 B. 巨鹿之战 C. 牧野之战 D. 官渡之战
8.秦朝修建的长城,最东和最西分别到达。 ( )
A. 山海关 陇西郡 B. 辽东 临洮 C. 临洮 嘉峪关 D. 临洮 鸭绿江
9.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的是(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10.秦长城起止地点( )
A.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B. 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C. 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D.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1.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朝代更替及建立者的示意图。图片①②③分别代指的是( )
A. 周武王----春秋战国------赢政 B. 舜-----春秋战国------项羽
C. 禹---------战国春秋-------赢政 D. 尧-----春秋战国-------赢政
12.与中国象棋“楚河”、“汉界”相关联的是( )
A. 刘邦项羽 B. 陈胜吴广 C. 炎帝黄帝 D. 孔子孟子
13.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豪言壮语的是( )
A. 刘邦 B. 项羽 C. 陈胜 D. 吴广
14.下列措施中与秦朝速亡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刑罚残酷 B. 繁重的徭役 C. 沉重的赋税 D. 实行郡县制
15.我国古代为抵御匈奴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北京故宫 D. 京杭大运河
16.秦朝的建立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有( )
①结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③统一又字、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 ④统治久远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7.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属于( )
A. 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B. 公元2世纪20年代
C. 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D. 公元3世纪20年代
18.如下图,下列货币中,哪一种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 )
A. B. C. D.
19.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您告诉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咸阳 B. 成都 C. 南京 D. 镐京
20.商鞅变法中对地方行政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是( )
A.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奖励耕织 C. 建立县制 D.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其变法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并归纳出商鞅变法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2)从材料中能看出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3)依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什么?
(4)通过学习谈谈你对于变法或改革的认识?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首尾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在占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于秦王,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陕西新闻
(1)秦国何时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为抵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修了什么防御性工程?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三项即可)
材料二:尽管秦国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国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风云人物
(3)“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种制度?(2分)这种制度的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能力提升卷】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假如你是秦朝读书人,想给朋友写封信,你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字体( )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大篆
【答案】C
2.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军达到了咸阳附近 B. 刘邦率军逼近咸阳
C. 项羽率军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 D. 秦二世被逼自杀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的关键信息“决定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秦朝从此一蹶不振。为刘邦率军逼近咸阳、秦二世被逼自杀奠定了基础。因此,项羽率军在巨鹿打败秦军主力对推翻秦朝统治者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故选C。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决定作用”。经分析,巨鹿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
3.在我国广西桂林市兴安县有一处古代遗迹,它沟通了湘水和漓水,促进了南北交通,请你说说这处遗址是( )
A. 都江堰 B. 灵渠 C. 兵马俑 D. 长城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又令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首次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故B符合题意;都江堰是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中游修筑的防洪灌溉工程;兵马俑属于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长城为防御匈奴的进攻修筑的防御设施。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4.我国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 禅让制的出现 B. 夏朝的建立 C. 夏历的制定 D. 秦统一六国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禹当部落首领的时候,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B符合题意;禅让制时期黄河流域都是部落联盟,A不合题意;夏历是夏朝制定的历法,C与题意无关;秦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B。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国家的建立。学生注意区分两点:夏朝是第一个国家,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国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5.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我国广泛流传。秦朝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 )
A. 防御匈奴的进攻 B. 传扬后世
C. 显示秦朝的强大 D.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答案】A
6.货币制度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大事。汉武帝时期由中央政府统一铸造的货币是( )
A. 半两钱 B. 开元通宝 C. 五铢钱 D. 货泉
【答案】C
【解析】A项半两钱是秦朝时期全国通用的货币;B项开元通宝是唐玄宗前期使用的货币;C项汉武帝把地方的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C符合题意;D项货泉是王莽时期使用的货币。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7.成语“破釜沉舟”表现楚霸王项羽勇往直前,决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一战役( )
A. 涿鹿之战 B. 巨鹿之战 C. 牧野之战 D. 官渡之战
【答案】B
【解析】A项涿鹿之战是炎黄战蚩尤的一次关键战役;B项在巨鹿之战中项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使士气大振,以少胜多,打败了秦军主力,故B符合题意;C项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时的关键战役;D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次战役;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项羽”,具体分析题干中四个选项中的四次战役,可得出正确答案。
8.秦朝修建的长城,最东和最西分别到达。 ( )
A. 山海关 陇西郡 B. 辽东 临洮 C. 临洮 嘉峪关 D. 临洮 鸭绿江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大将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故选B。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秦朝”“长城”,依此判断正确答案。但是容易和明长城的起止点记混,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9.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的是( )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答案】D
10.秦长城起止地点( )
A. 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B. 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C. 西起陇西,东到辽东 D.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为了防止匈奴南进,建立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万余里,是当今世界的八大奇迹之一,所以答案选择D。
11.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朝代更替及建立者的示意图。图片①②③分别代指的是( )
A. 周武王----春秋战国------赢政 B. 舜-----春秋战国------项羽
C. 禹---------战国春秋-------赢政 D. 尧-----春秋战国-------赢政
【答案】A
【解析】题干示意图的上面一行是朝代的名称,下面一行是朝代建立者的名称。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因此①处填写周武王;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因此②处填写春秋战国;秦朝的建立者是嬴政,因此③处填写嬴政。故本题正确选项是A。
12.与中国象棋“楚河”、“汉界”相关联的是( )
A. 刘邦项羽 B. 陈胜吴广 C. 炎帝黄帝 D. 孔子孟子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后,“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之争”,象棋中的“楚河”“汉界”就源自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楚河”、“汉界”中的“楚”“汉”,据此判断“楚”是指楚霸王项羽、“汉”是指汉王刘邦,得出答案。
13.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豪言壮语的是( )
A. 刘邦 B. 项羽 C. 陈胜 D. 吴广
【答案】C
14.下列措施中与秦朝速亡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刑罚残酷 B. 繁重的徭役 C. 沉重的赋税 D. 实行郡县制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的秦朝的暴政,表现是刑罚残酷、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秦朝实行郡县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其作用是积极的,与秦朝速亡没有直接关系。故选D。…
15.我国古代为抵御匈奴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北京故宫 D. 京杭大运河
【答案】B
【解析】A项都江堰发挥的重要作用是防洪、灌溉和水运;B项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派大将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故B符合题意;C项北京故宫是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修建的;D项京杭大运河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的有效信息是“为抵御匈奴”。据此判断这个伟大工程是“长城”,得出正确答案。
16.秦朝的建立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有( )
①结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③统一又字、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 ④统治久远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是排列组合型题目,可以用排除法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秦朝,但是由于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最终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秦朝在我国历史上仅存在了15年,因此④项统治久远不是“秦朝的建立在历史上起到的作用”,排除含有④的ACD三项。B选项正确。
17.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这一年属于( )
A. 公元前2世纪20年代 B. 公元2世纪20年代
C. 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D. 公元3世纪20年代
【答案】C
点睛:根据公元纪年法计算某一年是××世纪、××年代时,简单的计算方法是这一年的百位数字加1就是这一年所处的世纪;十位数字是几,就是几十年代,如公元前221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20年代。
18.如下图,下列货币中,哪一种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项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铲形币;B项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刀形币;C项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蚁形币;D项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圆形方孔半两钱,故D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第一步判断题干中四种货币的名称,然后根据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统一货币,得出答案。
19.如果一位游客要去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都城去参观,请您告诉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咸阳 B. 成都 C. 南京 D. 镐京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故A符合题意;成都是三国时的蜀国的都城;南京是三国时的吴国的都城;镐京是西周的都城。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20.商鞅变法中对地方行政影响最为深远的措施是( )
A.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奖励耕织 C. 建立县制 D.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答案】C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
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其变法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并归纳出商鞅变法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2)从材料中能看出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3)依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什么?
(4)通过学习谈谈你对于变法或改革的认识?
【答案】(1)主要目标是富国强兵;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变法顺应了封建制度发展历史趋势;变法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变法获得秦孝公的支持
(3)推行县制
(4)勇于创新,大胆改革;改革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改革是一个国家国富兵强的关键等。
【解析】(1)根据材料 “为了增强秦国实力……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目标是富国强兵。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根据材料“商鞅,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顺应了当时封建制度发展历史趋势,而且变法时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变法获得秦孝公的支持,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3)根据材料“推行县制”可知,商鞅变法的内容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
(4)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使得封建制度在秦国确立,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使得国家更加强大,改革者更需有勇于创新,大胆改革的魄力;改革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动力;改革是一个国家国富兵强的关键,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2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首尾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在占领的区域设置郡县,直属于秦王,从此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陕西新闻
(1)秦国何时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为抵御匈奴的进攻,秦始皇修了什么防御性工程?为巩固统一,秦始皇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三项即可)
材料二:尽管秦国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秦始皇是中国2000余年中国集权封建帝制的主要设计者,影响之深广,为任何其他帝王所难以相比。
——风云人物
(3)“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是指我国古代的哪一种制度?(2分)这种制度的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
【答案】(1)公元前221年郡县制。
(2)万里长城
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3)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2)依据所学知识,秦始皇派大将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用来抵御匈奴,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秦朝统一后,为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有: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任选三项即可)。
(3)根据材料二“尽管秦国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却一直延续下去”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废分封,设立郡县制度。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控制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秦始皇确立的统治模式”是指我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这种制度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