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秦汉时期(一)-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3 秦汉时期(一)-2017-2018学年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原卷+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4 13:55:57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基础测试卷】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创立中央集权 B.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 稳固大一统局面 D. 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2.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目的是 ( )
A.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B. 让广大人民得到实惠
C. 争当霸主
D. 维护其特权和地位
3.公元前209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是(  )www.21-cn-jy.com21教育网
A. 嬴政 B. 刘邦 C. 项羽 D. 陈胜、吴广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2·1·c·n·j·ywww.21-cn-jy.com
A. 分封制的形成 B. 世袭制的确立
C.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建立
5.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www-2-1-cnjy-com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6.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焚书坑儒 B. 繁重的徭役 C. 残酷的刑法 D. 秦朝的暴政
7.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8.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9.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 ②沉重的赋税和徭役 ③严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⑤土地集中严重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10.商鞅进行变法时,秦国的国君是( )
A. 秦始皇 B. 秦孝公 C. 秦穆公 D. 秦庄公
11.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 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 出现一些水利工程
C. 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 D. 出现纸质货币
12.“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如果你生活在战国后期,要到当时最强大的封建国家去谋求职位,你应该去的国家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1·cn·jy·com
A. 齐国 B. 秦国 C. 燕国 D. 赵国
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21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世纪晚期
C.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 公元前3世纪晚期
14.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典故。下列成语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围魏救赵 ②酒池肉林 ③退避三舍 ④破釜沉舟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15.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县令
16.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
A. 商朝 B. 周朝 C. 秦朝 D. 汉朝
17.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A. 大兴土木 B. 大兴文治 C. 休养生息 D. 平抑物价
1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这句话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爆发于 (  )www-2-1-cnjy-com【来源:21cnj*y.co*m】
A. 渔阳 B. 大泽乡 C. 陈 D. 陇西
19.史书上说:“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是秦代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中“三公”之一,地位重要,请问以下哪项归他掌管( )21*cnjy*com【出处:21教育名师】
A. 地方官员的升迁 B. 边疆战事的奏报
C. 官员贪污受贿 D. 外国使节的到访
20.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环境方面的问题,请问文章中的“揭竿而起”源自( )【来源:21cnj*y.co*m】【版权所有:21教育】
A. 国人暴动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巨鹿之战 D. 板泉之战
二、综合题
21.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出处:21教育名师】2·1·c·n·j·y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此,秦始皇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版权所有:21教育】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简要列举秦朝在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那几个方面。
材料二: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2-1-c-n-j-y21·世纪*教育网
──《汉书》
(3)材料中的“上”指的是谁?“上从其计”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4)这一政令的发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电视剧《大汉天子》片头曲
(5)“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对汉武帝来说,要稳固中央集权的“守业”,在思想上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1·cn·jy·com21cnjy.com
22.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商鞅充满自信地站在成阳城楼上,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编制户口,加强刑法;二、奖励生产;……五、推行县制;六、统一度量衡。”听了这些法令,人们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请将法令三、四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地主阶级,你最欢迎法令中的哪两条措施?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4)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持怎样的态度?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基础测试卷】
建议用时:40分钟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创立中央集权 B.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 稳固大一统局面 D. 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答案】C
点睛:首先分析题干中人物身份,再分析选项中的功绩相应的历史人物,与题干对比进行排除即可。
2.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目的是 ( )
A. 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B. 让广大人民得到实惠
C. 争当霸主
D. 维护其特权和地位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一些地主是由奴隶主转化而来的,他们希望发展封建经济,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统治,因而实行变法。故A符合题意;商鞅变法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利益,目的不可能是让广大人民得到实惠;争当霸主是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维护其特权和地位说法不符合史实;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1·cn·jy·com21教育网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信息是“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变法”,据此判断,同时符合这些信息的选项是A。
3.公元前209年,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口号,并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是(  )【来源:21cnj*y.co*m】
A. 嬴政 B. 刘邦 C. 项羽 D. 陈胜、吴广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发生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D项符合题意;嬴政是秦朝建立者,刘邦和项羽是陈胜吴广起义后的反秦起义领导人;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
A. 分封制的形成 B. 世袭制的确立
C. 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D.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制度建立
【答案】D
5.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21·世纪*教育网
A. 张骞 B. 玄奘 C. 鉴真 D. 郑和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张骞是西汉时期出使西域的使臣,不是僧人,也不曾到达过印度;玄奘是唐朝时到天竺求取佛经的僧人,天竺即古代印度,B项符合题意;鉴真东渡日本宣传佛法和中华文化,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郑和是明朝是七下西洋的使者,他的远航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教育网
6.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焚书坑儒 B. 繁重的徭役 C. 残酷的刑法 D. 秦朝的暴政
【答案】D
【解析】A项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B项繁重的徭役、C项残酷的刑法是秦朝暴政的表现;D项秦朝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版权所有:21教育】【来源:21cnj*y.co*m】
7.古代监察体制的建立,主要用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郡守
【答案】B
【解析】A项秦朝时期的丞相,协助皇帝管理行政事务;B项在秦朝,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B符合题意; C项在秦朝,太尉在中央协助皇帝管理军事事务;D项郡守是地方官职;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8.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的是(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
【答案】D
9.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主要原因有 ( )
①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 ②沉重的赋税和徭役 ③严酷的刑罚
④秦二世的黑暗统治 ⑤土地集中严重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其表现有,秦始皇广建宫殿陵墓如,阿房宫、秦始皇陵墓等;沉重的赋税和徭役;严酷的刑罚;秦二世的统治更加黑暗因此①②③④项符合题意;⑤项土地集中严重不符合秦朝史实;由此分析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点睛:题干设问的“主要原因”即是“根本原因”,据此判断①②③④项都是秦朝暴政的表现,得出正确答案。
10.商鞅进行变法时,秦国的国君是( )
A. 秦始皇 B. 秦孝公 C. 秦穆公 D. 秦庄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的知识。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在秦国实行变法。故选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版权所有:21教育】
【点睛】本题以商鞅变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1.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 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B. 出现一些水利工程
C. 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 D. 出现纸质货币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主要表现在铁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小农经济产生,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的修建,手工业规模扩大,专业化程度提高,所以ABC是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D选项到宋朝出现纸质货币,符合题意。故选D。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点。
12.“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如果你生活在战国后期,要到当时最强大的封建国家去谋求职位,你应该去的国家是( )www-2-1-cnjy-com21*cnjy*com
A. 齐国 B. 秦国 C. 燕国 D. 赵国
【答案】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
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出处:21教育名师】2·1·c·n·j·y
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 公元前2世纪晚期
C.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 公元前3世纪晚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按照历史年代计算方法,公元前与公元后相反,如公元204—公元206年为公元3世纪早期,相反的,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应为公元前3世纪晚期,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计算错误,故选D。¥2-1-c-n-j-y
14.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它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典故。下列成语典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围魏救赵 ②酒池肉林 ③退避三舍 ④破釜沉舟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围魏救赵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之间的桂陵之战;酒池肉林是形容上纣王的昏庸生活奢靡;退避三舍取自于春秋晋楚争霸的城濮之战;破釜沉舟于秦末农民起义项羽在巨鹿之战;按时间先后依次是②③①④,故选C。www.21-cn-jy.com
15.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始皇时期设立了(  )
A. 丞相 B. 御史大夫 C. 太尉 D. 县令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秦朝时负责监察官员的官职是御史大夫,B项符合题意;丞相长官行政,太尉掌管军事,县令是地方官员;ACD与题干无关,故选B。21*cnjy*com2-1-c-n-j-y
16.中国银行行徽(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商朝 B. 周朝 C. 秦朝 D. 汉朝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统一货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所以答案选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
A. 大兴土木 B. 大兴文治 C. 休养生息 D. 平抑物价
【答案】C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西汉建立之初”相当于给出了时间;“富民政策”给出了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依此得出正确答案。
18.“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这句话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爆发于 (  )2·1·c·n·j·y
A. 渔阳 B. 大泽乡 C. 陈 D. 陇西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多个戍边农民,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于是,戍边农民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由此可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大泽乡,故选B。…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依据判断陈胜吴广起义爆发的地点是大泽乡。
19.史书上说:“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是秦代中央官制三公九卿中“三公”之一,地位重要,请问以下哪项归他掌管( )
A. 地方官员的升迁 B. 边疆战事的奏报
C. 官员贪污受贿 D. 外国使节的到访
【答案】C
点睛:解答本题的第一步想到“御史大夫”的主要职责负责是检察事务;然后依据四个选项中的具体事务,得出正确答案。
20.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环境方面的问题,请问文章中的“揭竿而起”源自( )
A. 国人暴动 B. 陈胜吴广起义 C. 巨鹿之战 D. 板泉之战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九百多个戍边农民,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按照秦法,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于是,戍边农民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斩木为武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揭竿而起”即源自陈胜吴广起义。故选B。
二、综合题
21.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www.21-cn-jy.com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此,秦始皇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
(2)简要列举秦朝在经济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那几个方面。
材料二: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
(3)材料中的“上”指的是谁?“上从其计”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4)这一政令的发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三:“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的天……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
——电视剧《大汉天子》片头曲
(5)“万里江山千钧担,守业更比创业难”,对汉武帝来说,要稳固中央集权的“守业”,在思想上他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1)分封制;郡县制。
(2)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3)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并一次销去当时半数的侯国。(2分)
(4)中央集权加强,西汉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
(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4)推恩令的颁布,解除了诸侯国的威胁,西汉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在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
(5)汉武帝在思想上的大一统措施是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汉武帝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发展儒学教育,使儒学成为以后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1·cn·jy·com
22.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商鞅充满自信地站在成阳城楼上,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编制户口,加强刑法;二、奖励生产;……五、推行县制;六、统一度量衡。”听了这些法令,人们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请将法令三、四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地主阶级,你最欢迎法令中的哪两条措施?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4)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持怎样的态度?
【答案】(1)三、奖励军功;四、承认土地私有。
(2)一是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二是奖励军功,使“我”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就能得到爵位、官职,给了“我”参与政权的机会。&21*cnjy*comwww-2-1-cnjy-com
(3)对奖励军功最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这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
(4)“我”对法令非常欢迎,因奖励耕织,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能让“我”安定地生活;统一度量衡,有利于人们互通有无。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1*cnjy*com
(2)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如果是人群中的新兴地主阶级,最欢迎法令中的两项是:一、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二、奖励军功,使“我”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就能得到爵位、官职,给了“我”参与政权的机会。【出处:21教育名师】
(3) 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如果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会对法令中的“对奖励军功”最为不满;原因是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这严重损害了“我”的利益。21cnjy.com
(4) 根据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如果是人群中的农民,“我”对法令非常欢迎,因奖励耕织,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能让“我”安定地生活;统一度量衡,有利于人们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