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国鼎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三国鼎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4 14:0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16课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2、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一、官渡之战
二、赤壁之战
三、三国鼎立目录一、官渡之战
当时的背景是什么?
曹操为什么可以统一北方?2018-10-14 平定黃巾起义後,地方長官不交回权力,形成地方割据,群雄并起的局面。2018-10-14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政局混乱,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2、曹操为壮大势力而采取的措施: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优势; 广招人才。
经济上:大兴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解决军粮问题。。
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官渡之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乌巢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说一说显示了曹操踌躇满志、对统一天下志在必得的英雄豪情。二、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是谁?
这场战役后,产生什么影响?曹操刘备孙权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二、赤壁之战(一)背景
1、完成北方统一的曹操,想一鼓作气,乘机消灭孙权和刘备,统一全国。
2、南下投靠荆州刘表的刘备,虽有诸葛亮,但立足未稳。
3、占据江东的孙权,因长江天险,又深得民心,统治日益巩固。大敌当前,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2018-10-14孙兄,大敌当
前,你我不如合
力抗敌可好?刘兄此言正合吾意。襄阳江陵乌林夏口樊口柴桑(襄樊)(荆州)(洪湖东北)赤壁(赤壁西北)(九江西南)(鄂州西)(汉口一带)刘备孙权曹军进攻方向和驻屯地刘军退却方向孙、刘联军驻屯地和进攻方向曹军败退方向主要战场孙、刘联追击方向水水汉江赤 壁 之 战赤 壁 之 战曹操和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208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看图说话议一议对比曹军不习水战,采取错误的战术
曹操轻取荆州之后,自恃兵强,骄傲轻敌
孙刘联军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采取了正确的战术曹操失败的原因:论一论 如何评价曹操?《三国志》这样评价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三国演义》中周瑜对曹操的评价是:“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曹操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政治家和诗人三、三国鼎立
魏蜀吴三国的建立情况
魏蜀吴三国的发展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9年,孙权正式称帝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图想一想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军阀混战局面,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
三方互相牵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战乱,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说一说:
三国鼎立后,三国分别是怎样来巩固的呢? 合作学习 魏蜀吴屯田、兴修水利,北方生产明显恢复发展兴修水利,奖励农耕;
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开发江南;造船业发达,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三国的治理与开发军阀混战袁绍曹操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孙刘联军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本课小结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2、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的关键一战(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3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说的是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D 诸葛亮
5.下列各项中,属于刘备的政治活动是(??? )
①三顾茅庐 ②联孙抗曹 ③挟天子以令诸侯 ④成都称帝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5.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一次著名战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次战役发生的时间是公元208年
B.交战双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
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D.孙刘联军的指挥者是诸葛亮
6.林晓做了一个三国鼎立时期的大年事表下列事件不应该在此表中的是
①官渡之战②赤壁之战③刘备称帝④卫温到达夷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蜀国丞相诸葛亮说:“今民困国虚,决敌之资本。”这表明
A.蜀锦已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蜀锦是打败魏吴的武器。
C.蜀锦耗费国家资财,使国库空虚
D.蜀锦生产技术落后,难与敌人生产相配。识 图 题:ABC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曹丕成都吴请找出图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