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1-24 15:0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课标要求:了解邓小平领导开创中国社会主改革开放事业的历程及其理论贡献。(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一框为阅读内容)一、参加民主革命、建立新中国
(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阅读内容)二、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考1:邓小平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采取了哪些措施?1、1978年,邓小平领导进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冲破、解放、推动)4、1981年,组织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评价、维护、根本上否认“文革”) 。3、1978年12月,组织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1978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并成为十一届三中全面的主题报告。思考:邓小平为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采取了哪些措施?5、1992年,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时代》1979年1月1日
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1、新时期邓小平又一重要的历史性理论贡献是什么?创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邓小平是如何创立并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推行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南方谈话;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三、创设并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
2、推行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城市改革的背景、中心环节、影响)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的过程、特点、意义)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涵)
5、南方谈话;(时间、背景、内容、影响)
6、“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背景、过程、内涵、实践、影响)
……思考1:该杂志的说法是否符合实际?
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例说明?1985年9月23日期刊1953—1956年: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8—1964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
1978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镇企业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
公有制占绝对主导
公有制占绝对主导
公有制占主体结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动摇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创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新的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三、创设并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
2、推行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城市改革的背景、中心环节、影响)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目的、外交成就、对外开放的过程、特点、意义)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涵)
5、南方谈话;(时间、背景、内容、影响)
6、“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背景、过程、内涵、实践、影响)
……海南浦东1980:设立经济特区
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设立4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0: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1、步骤2、特点经济特区(点)———沿海开放城市(线)—————沿海经济开放区(面)——内地(多方位)思考2:简要归纳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过程,并以此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三、创设并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
2、推行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城市改革的背景、中心环节、影响)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的过程、特点、意义)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涵)
5、南方谈话;(时间、背景、内容、影响)
6、“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背景、过程、内涵、实践、影响)
……思考3:南方谈话的背景、内容、影响?科学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明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党和国家又一次指明方向,成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三、创设并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
2、推行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城市改革的背景、中心环节、影响)
3、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的过程、特点、意义)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内涵)
5、南方谈话;(时间、背景、内容、影响)
6、“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背景、过程、内涵、实践、影响)
……形成过程:1979《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1981年)
80年代初邓小平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1984年)———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思考4: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概况其提出的过程及其历史影响?港澳回归;国家统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发展道路:建设符合________的社会主义
发展阶段: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________
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_________
发展动力:不断深化______
祖国统一:提出“________”创造性构想
外部条件:_________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战略步骤:分___步走战略
政治保证:坚持________原则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贯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家人眼中的邓小平邓小平是人,不是神,他对我们来说是普通的父亲。他从来没有打骂过孩子,他爱他的孩子,关心他们的教育,哪怕是在身陷囹圄的时候。他说可以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他还说,“我想,既然是共产党员,就不能只做官,不能有私心杂念,不能有别的选择。”这是他的真实想法,他就是这样想的 。 ------长女邓林人民的心声  1984年庆祝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游行队伍中,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醒目横幅,引起现场群众的一片欢腾。大学生们簇拥在横幅的周围,兴奋地摇花束,挥彩带,抛纱巾。这个闪光瞬间被摄影师捕捉住,成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珍贵的记忆。学生的愿望也表达了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邓小平发挥的作用是决定性的,他是中国能有辉煌今天的一位历史性的设计师。他的历史性的作用有两个层面:一是他改变了中国,二是改变了中国的对外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
——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
  
邓小平在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敏锐的洞察力,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的政治顾问巴兹国际政要的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