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希伯先生
李健吾
①接到哥哥来信,说家乡失陷,希伯先生被迫做了几天维持会的新贵,设法逃到外县。他有一个儿子被日本兵打死了。
②希伯先生是一位有风趣的好好先生。一张并不虚肿的圆脸,沿边布满了荆棘似的短髭;鼻梁虽高,眼睛却不算大;毛发浓密,然而皮肤白净:处处给人一种矛盾的印象。小孩子初次站在他的旁边,不免望而生畏,听他三言两语之后,便意会出这位大人是怎样一位赤子,心情和他的年龄又是一个可爱的对比。他是一位半新不旧的文人,字写得规规矩矩,圆圆润润,和他自己一样平稳,和他自己一样没有棱角,而且,原谅我,和他自己一样没没无闻。中等身材,相当宽大,夏天他爱脱掉上身衣服,露出他厚实的胸脯,他的健康和强壮值得人人羡慕。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结实的身体,藏着一颗比鸡胆还小的小胆。他虽说是一个文人,因为缺少名士的清骨,究竟还有撒野的地方,招人喜爱。方才我说他赤裸上身,未免有伤风化,实际当着亲朋家小,他才敢这样洒脱无礼。有一个毛病,不问前面是否远客高谊,他依然夺口而出,顺口而下,好比清流潺潺,忽来一声鸦噪。这就是那句一般厮走的口头禅:狗的。
③我喜欢他。十岁的光景,父亲托了两位朋友把我远迢迢从西安送到津浦沿线的一个小站。他是其中之一。另一位是著名的二楞子,一句话就瞪眼。两句话就打架的李逵一流的人物。他们两位永远在冲突,我夹在中间象一道坝,或者不如说象一位判官,因为最后排难解纷的一定是我。我很乖巧。他们一路在轿车争吵,临到歇店的时候,我总插进一句:
——叔叔,回头喝酒吗?
④他们在这一点上永远是同意的。看着未免矜矜在意打开我的小箱。一枚一枚数着我的铜元,预备下了轿车请客,他们彼此望了望,眼睛全闭小了。我母亲给我小箱放了十块钱的铜元,因为我的乖巧,变成他们的调节费。
⑤我想他们不会真打真闹起来的,希伯先生的性格先不允许。然而他之所以要抬杠的,大约只是寻开心,故意激逗而已。假如他晓得对方霸道的时候他会笑着脸,寻个机会,一转身溜掉的。
⑥这种怕事的性格决定了他退守的引止。他不肯接受我父亲的介绍,孤零零到一个陌生的队伍。他指望我父亲有一天飞黄腾达,成就他的功名。同伴远走高飞,有的发了财,有的做了官,有的为害于民,有的为利于国,有的流转沟壑,死而不得其所,只有他,自从我父亲遇了害,收了他仅有的野心,烧掉所有我父亲寄给他的危险的书札,安分守己。默默然,只做了一个善良的顺民。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磁石,我父亲是希伯先生的磁石。这块磁石碎了,也就没有谁能再吸引他这块顽铁了。年轻时候尝够了冒险,如今心灰了,面冷了,他牢牢守住他的处世哲学:明哲保身和与世无争。名有好处也有坏处,他不要了;利,他要的,然而也只是那饱暖无缺的蝇头小利。没有大奢望,他也就没有大风波。他像一条蚕,啃着他那一片桑叶。还不如蚕,他放弃了走动的念头。二十年来,难得有人听到他的名字。我晓得他在家乡一个什么职业学校教书,发两句无谓的牢骚,讲两句他那点儿半新不旧的破捞什子,如斯而已。
⑦一阵狂风暴雨卷进了这和平的渺小的生活,他把自私当做他的硬壳,慵慵逸逸,拖拖沓沓,胶着在他绿英英的石头上面。他已经忘记什么叫做行动。万一他在滚转,那不是他,而是石头,是波浪。但是,可爱而又可怜的希伯先生,我同情你。现在你陷在沸腾的血海,还丢掉了你所依恃的小小石头,你心爱的儿子也被强敌打死了,逃到什么地方去,你这前不把天后不着地的田螺?你学会了生活,却不晓得怎样生活:生活是一条链子,你是一个环子,它不是一块块不相连接的石头。
⑧我一点没有责备希伯先生的意思。我宝贵我过去的生命,希伯先生是它一个寂寞的角落。他属于我的生命,他的悲哀正是我的悲哀。有谁说我不就是希伯先生呢?有谁说谁不是呢?站出来,让我崇拜你。
(选自《中国现代散文选》第四卷)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记人散文,作者笔墨集中,运用形神互衬、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活脱脱的希伯先生。
B.这篇记人散文,作者通过捕捉人物的外貌特征,来反衬其内心的软弱,从这极度的不协调中,显露出时代造成的人物心灵的扭曲。
C.这篇记人散文,采取倒叙的手法,突出了艺术形象,表现对苟安退守生存哲学的批判主题。
D.这篇记人散文,对尝够了冒险而后日渐心灰意冷、默默然只做了顺民的希伯先生,因为有着自己的影子而有着些许安慰,还在同情中夹杂着批判。
2.简要分析希伯先生的形象。
3.结合全文,谈谈对结尾一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誜,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B.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C.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D.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C.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然:……的原因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黄泉:地下泉水。古代认为天地幺黄,而泉在地下,所以称为黄泉;又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
6.文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比喻,其用意是
A.说明麻是很直的,蓬草和它一起生长也会直;涅这种染料很黑,白沙掉在里面就会染黑。
B.说明蓬和白沙太没有自己的特性了,太容易被改变了。
C.说明蓬草应该生长在麻中,白沙不能掉在涅这种染料里。
D.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在好的环境中就会受到好的熏陶,在坏的环境中就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三、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8—10题
醉汉
非马
把短短的巷子
走成一条
曲折
回荡的
万里愁肠
左一脚
十年
右一脚
十年
母亲啊
我正努力
向您
走
来
[注]非马:原名马为义,台湾著名诗人,祖籍广东。1948年随父去台,与留在故乡的母亲断绝音讯。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脚”竟然用“十年”,运用大胆的艺术夸张,既渲染了回乡路程的悠远漫长,又突出了游子归心似箭的迫切之情。
B.“左一脚/右一脚”,实写醉汉的蹒跚步态;“一脚/十年”,虚实结合的手法突显了归途之遥与回返之艰,蕴含了咫尺天涯的悲剧意味。
C.诗中“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名词组合极富动态,既跨越万里空间,又超越数十年离乡岁月,产生一种阔大的悲壮情怀和美感张力。
D.这首诗言约意丰,辞藻华丽,结构别致,句式参差不齐,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把一个词甚至单个字排列成行,使“醉汉”的醉态与诗歌内在的情感节奏十分契合。
9.结合全诗,简析“醉汉”的形象。
10.同样是台湾诗人表达乡愁,余光中的《乡愁》则是另一个时空角度,请续写最后一节,表达与本诗同样的主题。
乡愁(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代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11—12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颈联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萋萋,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E.尾联点出诗人最爱的风景,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绿意春光。与开头起点形成收尾呼应之势。
12.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试分析颔联用字的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13—14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3.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 )
A.本词是作者早期和丈夫分别后所写,所用语言皆是当时自然口语,读来不着雕饰、平易浅近。
B.“愁永昼”极言白昼漫长没有尽头——这是因为作者孤单寂寞,内心忧愁,所以才会觉得时间特别的漫长。
C.“瑞脑”,一种名贵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此句写词人优裕的生活环境与闲适心情。
D.古诗词中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凉”一字双关,不但写出了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凄冷。
E.下片第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即转换空间,从室内到庭院。“东篱”指地点,同时也是菊花的代称。因为陶渊明的关系,这一句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沾一点脂粉气,而透出一些文人士子的随意与洒脱。
14.古人常爱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人面桃花相映红”,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三)名篇名句默写
15.补写下面名句的空缺部分。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______。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4)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小雅·鹿鸣》)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
五、语言文字运用
16.下列各句括号中,必须加“的”的一组是
①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④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大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下面这个复句的第一个层次应划分在哪里?四种分法里正确的一种是
①是的,②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③然而说到希望,④却是不能抹杀的,⑤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⑦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⑧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⑨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每次和好友小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之后,他总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力量,不再畏于独自在异乡闯荡。
②现实生活中,动人心弦的场景并不少见,只是由于我们习以为常,才没有产生情感共鸣。
③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不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用安之若素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才会享有一片安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④为了完成教育学会的换届工作,大家坚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做了大量具体而微的准备工作,确保换届工作顺利完成。
⑤广告传播既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⑥新赛季迈阿密热火队“三巨头”的雄厚实力令其他的NBA球队的球员难以望其项背。
A.②⑤⑥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④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联合国气候峰会是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最重要会议,120位国家和政府首脑出席,旨在为再本世纪末将地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凝聚全球共识。
B.从中小学到大学,从孔子学院到APEC会议,中国传统文化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但这是否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春天来临了呢?这要看从哪个角度来分析。
C.清华大学联合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低碳能源大学联盟未来交通研究中心,他们试图寻找解决北京雾霾天出行困难的破解之道。
D.为让市民更多地呼吸到新鲜空气,各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限行机动车、管控扬尘、禁止露天烧烤等强制性措施,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下面是三个交际情景,在语言表述方面得体的一句是
A.(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B.(申请报告)我校设备简陋,教室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望拨款修整。
C.(某著名作家的博客)张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D.(班会课)王老师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别忘了,我们是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21.中国传统美术常借所画之物的谐音寄寓吉祥,如“鹿—禄”。而图画的名字则直接点破寓意,如图一,名为“马上封侯”。请观察图二、图三、图四,分别给它们命名。
六、写作
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草房子》是作家曹文轩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它既洋溢着一种淳朴的美感,又荡漾着这一种悲悯的情怀。有一位孩子家长拿着这部作品,想让作者在书上给她的孩子写一句话,内容也想好了,就是“祝你在快乐中成长”。曹文轩用疑惑的眼睛望着那位女士,问道“你以为你的孩子一味地快乐就是健康的成长吗?一个孩子不知道忧伤,没有痛苦感,也没有悲剧意识,难道就算是加健康的生命吗?”
你对这则材料及相关的社会现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鲜明,不少于800字。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D(“有着些许安慰”不对,应是有着自我反思和批判)
2.希伯先生是一个半新不旧的文人,是一个旧时代的顺民形象。他有着双重性格,既风趣幽默,平易近人;又“不晓得怎样生活”,安分守己,胆小怕事。他寄人篱下,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甘做生活链条上的一个环子”,自愿依附甘受奴役而不思独立抗争。
3.参考示例: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来强调那个时代(乃至当下)像希伯先生一样的人是比比皆是,这一结尾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作者崇仰那些不甘沦为生活链条上的环子而敢于挑战平庸,敢于抗争邪恶,敢于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欣赏他们这种勇于搏击生活风浪的人生态度。
作者通过对自己人生意义的反省,也是对其他与之相似的很多人的人生价值的反思,更是对中华民族因袭已久的奴性意识和苟安生存哲学的反思与批判。
二、文言文阅读
4.A 5.C 6.D
7.(1)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2)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三、现代诗歌阅读
8.D
9.醉汉是游子的代表,是海外炎黄子孙的写照,还是分裂在外的版图的写照。从煞尾之句“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可看出,诗中的“醉汉”,既是流落他乡的游子写照,又是所有海外炎黄子孙的象征。竟将“短短的直巷”走成了“愁肠”百结的“万里”曲折;甚至“一脚”要走“十年”,蹒跚的步履,既是醉后失常,又蕴涵民族分裂的乡愁之因。
10.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必须升华到思念祖国)
四、古代诗文阅读
11.CE
12.参考示例:
“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表现了诗人左右寻声的乐趣。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争”字,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啄”字,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写活小燕子,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念,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分析扣“早”和对春天的喜爱,合理即可)
13.C E
14.以花喻人,花人相映,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黄色的菊花外形淡雅清秀,与作者因思念而消瘦的体态相近,以花喻人,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用菊花的传统象征意义,自喻高洁的品格,又确立了伤感的婉约形象。
15.(1)星汉灿烂 风正一帆悬
(2)问渠那得清如许 何人不起故园情
(3)鸟向檐上飞 青山郭外斜
(4)士不可以不弘毅 鼓瑟吹笙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五、语言文字运用
16.B(第①句中“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作“为了”的宾语,“的”字可加可不加,不影响意思的表达。这样,A、D两项就可以被排除。第②句中“它们”作“存在”的定语,表领属关系。“存在”前必须加“的”字,才能作下文“是……的”的主语。这样,C项可以被排除。第③句中“你( )钱袋立即充盈”作“使”的宾语,不能加“的”。第④句中“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则必须加“的”。)
17.C
18.A(海阔天空:像大海一样辽阔,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习以为常:是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这里应该换成“随遇而安”。具体而微: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大体都有了,不过形状和规模比较小些。这里应该为“具体细致”。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望其项背:表示差距不大,能赶得上或比得上。)
19.B(A途中易辙,在“120位”前加“有”。C句式杂糅,应为“寻找解决的……办法”,或者“寻找……破解之道”;D成分残缺,可在“限行机动车”前加上“采取”。)
20.D(A“家父”改为“令尊”。家父: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为“令尊”。B“风雨飘摇”是文学体裁用语,属文艺语体,不能用在申请报告中;申请报告应用公文语体。C“鼻祖”改为“大家”。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21.图二:辈辈封侯 图三:喜上眉梢(双喜临门) 图四:连年有余
六、写作
22.解析:材料中孩子家长的心思可以说是代表了当下很多父母的心思,作家曹文轩指出童年应当是快乐的,可是如果一个小孩只知道快乐,她作为一个生命这样的质量不可能高,童年时期的忧伤和痛苦感对于孩子的成长依然是非常非常宝贵的。此题正是考察了处在和平时代,享受着幸福生活的高中生们对于苦难的认识,对于人生认识的深度。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