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城乡人居环境与居住区规划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城乡人居环境与居住区规划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1-24 17:1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城乡规划
教学目标:
了解城乡规划的内容,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了解城乡规划和乡镇规划的主要内容及原则。
理解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学习目标:
说明城乡规划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了解城乡规划的主要原则与方法。
理解城乡规划中生产布局的一般原则。
学习重点:
城乡规划对于城乡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项目选址、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则和基本方法。
学习难点:
城乡规划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文化等部门的一般布局原则。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什么是城乡规划?就其编制过程来看,分那两个阶段?根据规划的对象,又可以分哪两类?
二、城市规划是保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和各类建设协调发展进行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三、村镇规划包括哪两类?小城镇规划的意义、原则各是什么?乡村规划的具体内容、意义和原则各是什么?
四、城乡规划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
1.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规划的实质就是合理地预测人口规模
B.对土地利用的安排,对于城市未来建设和发展十分关键
C.在确定城市性质时注意既不能照搬现状,也不能脱离现状
D.城市的定位一定要高,否则将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2.从环境角度考虑,西欧国家城市布局宜采用下面四图中的( )(注:图中空白部分表示居民区,阴影部分表示工业区。)
3.城乡合理规划的最主要目的是( )
A.为保证城市居住更加方便 .
B.为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C.为节省城市建设的投资
D.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城市规划主要内容的是( )
A.明确城市的性质 B.预测城市人口,确定城市规模
C.对某建筑物进行内部结构设计 D.安排城市土地利用,确定空间布局
5.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它的核心是( )
A.城市规划 B.城乡功能区规划
C.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 D.部署城乡各项建设活动
6.全面开展乡村规划与设计是协调解决农村城镇化建设与保持田园风光的重要手段。下列内容符合乡村规划的是( )
A.乡村是农村区域的地方性中心
B.乡村建设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的面貌与发展
C.乡村规划时要使乡村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
D.好的乡村规划可以给乡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8.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绿地 B.工业区 C.交通区 D.住宅区
9.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角度考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有污染的工业企业集中布局
B.交通线尽量能通过人口密集的城区
C.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私人小汽车
D.加强绿化,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在图中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28°N,120.5°E)到B城的铁路,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在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方案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为缓解用电矛盾,保护当地环境,A城附近准备建一发电厂。下列电厂中,比较适合的是( )
A.火电厂 B.水电站
C.太阳能电厂 D.风力发电厂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超前城市化”初露端倪,它是政府以计划思维、行政手段控制城市化进程所致,城市扩张脱离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需要,成为相关部门“以地生财、以乡养城”的工具。
(1)“超前城市化”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还存在着不合理的 。
(2)城乡规划要根据 、 、 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用地标准,充分利用 ,合理安排各类产业。有些产业在布置时,还应

(3)城乡规划对于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3.读我国沿海某开放城市新区规划示意图,
回答问题。
(1)该图为城市的 规划图。
(2)该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3)该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节 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城乡规划中的土地利用
1.人类对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
2.完成课本P52页活动题
3.城乡规划中土地利用的原则。
4.城市建设用地结构的变化原因、表现。同时完成课本P53页思考题。
二、城乡规划中的项目选址的原则
1. 项目选址的原则。
2.根据以上原则完成P54页思考题。
3.项目选址的基本步骤(方法)。
4.根据以上学习内容综合案例1分析完成P55页思考题。
三、城乡规划中的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的定义与依据。
2.通常来说,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分为哪些类型?
3.划定功能区时要注意哪些内容?
4.完成课本P56页思考题。
练习:
1. 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
A.居住建筑用地 B.工业建筑用地 C.道路广场用地 D.公共绿地
2.(2009·上海高考)右图是某城市从市中
心到远郊的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
变化反映了( )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
①蔬菜种植基地 ②高新技术开发区 ③大学城 ④美术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09·重庆高考)右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
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2).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同城市和村镇用地规模相当
B.用地规划中应坚持“合理用地”的原则
C.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里各类用地的比例关系不变
D.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用地、仓储用地的比例会逐渐升高
5.(2009·安徽高考)右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 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
度变化图”。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
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下列各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
密度的变化 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6.右图是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问题。
(1)用线将该城市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绿地分别与相应字母符号连接,以示合理的功能区选择。
商业区 A
工业区 B
居住区 C
绿地 D
(2)用线将该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重型机械厂和印刷厂分别与相应数码连接,以示合理的厂址选择。
水 厂 ①
污水处理厂 ②
重型机械厂 ③
印刷厂 ④
(3)在A、B、C、D四区中,土地价格最高的应是 区。
7.下图右图为某城市两个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东部工业区包括冶炼厂、钢铁厂、石化厂等,西部工业区包括焦化厂、水泥厂等,该地盛行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 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高。为什么?
第三节 城乡规划中的主要产业布局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城乡规划中的工业布局的原则。其中污染严重工业的布局原则各是什么?
城乡规划中农业布局应注意的问题。
城市内部交通的分类、布局原则各是什么?了解几种交通网络的优缺点。城市对外交通的分类和布局原则各是什么?
1.如图所示的四个工厂中,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区位比较合理的是 ( )
A.电镀厂 B.有色金属冶炼厂
C.纸浆厂 D.砖瓦厂

2.下列四幅图中,计划在①②③④四地建设钢铁厂、化工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判断下面工业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自来水厂、化工厂、普通服装厂、钢铁厂
B.钢铁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自来水厂
C.钢铁厂、自来水厂、普通服装厂、化工厂
D.钢铁厂、普通服装厂、自来水厂、化工厂
3.下图中A、B两图分别为北京、莫斯科城市交通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北京城市交通的是 图。判断依据是

(2)B图中道路网的形式是 。如果没有环形道路,对人们出行有何影响?
(3)A图中设置对角线道路有何有利之处? 如果没有环路会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哪些问题?

(4)进行路网规划时,需要共同遵循的原则是

4.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有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在A、B、C、D、E五处中:
(1)印染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2)水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 ,理由是

(4)科技园区 ,理由是

(5)生态公园宜选址于 ,理由是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城布局紧凑的是 ,这对市内交通的影响是 。
(2)生活区与工厂区、政府机关集中区距离较远的是 ,这对市内交通的影响是 。
(3)两城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过分集中的是 ,这对市内交通的影响是 。
(4)市内道路与过境道路分离的是 ,这对市内交通的影响是

6.(2008·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完成下列要求。
(1)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 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

(2)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
7.(2008·宁夏高考)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大桥南起宁波慈溪,北至嘉兴海盐,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
(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根据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 千米。
(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和环境效益。
8.读图,副业、渔业、林果业分别在甲、乙、丙三地何处发展较为合理,试叙述理由。
甲地应发展 ,理由是

乙地应发展 ,理由是

丙地应发展 ,理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