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城市交通与生活 同步测试 (1)

文档属性

名称 4.2 城市交通与生活 同步测试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1-24 17: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城市交通与生活
[基础过关]
 读“北京部分交通网点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该图反映了城市交通的________特点 (  )
A.交通工具的高速化、大型化
B.不同运输方式的结合
C.各类道路系统的分离
D.城市交通的立体化
2.①~④交通运输方式中,属于城市内部交通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3.北京市居民出行最常用的运输方式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四种路网形式示意图”,完成4~6题。
4.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常见的路网形式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5.具有交通分散、灵活性大、对角线方向交通联系不便特点的城市路网形式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巴黎等欧洲城市多采用的路网形式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7.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第29届夏季奥运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馆即“鸟巢”举行,拉开了18天比赛的序幕。在这届奥运会上,有超过300万外国人来到我国,其中有两万名各国运动员和教练员,还有3万多名记者。
(1)奥运场馆分布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为缓解在比赛其间,因大量的运动员、观众涌入北京造成的交通拥堵,某网站发起了征求缓解北京交通拥堵状况措施的帖子。如果你是一个网民,你将提出哪些建议?
[能力提升]
2009年10月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行。赛会期间济南BRT(城市快速公交系统)专线方便地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下图为“济南市BRT线路图”。据此回答8~9题。
8.通过建设快速公交系统(BRT),可以 (  )
①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 ②可以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 ③可以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并节约市民的出行时间 ④会加剧能源紧缺,刺激能源价格上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如图,在街道A处设立了公交车站,那么其反向行驶的车站最合理的布局在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据图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  )
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 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11~12题。
11.该城市的道路网属于 (  )
A.环形放射道路网 B.方格环形道路网
C.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 D.方格道路网
12.对图中道路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
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
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
D.高速公路和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
13.读“深圳市道路网络规划图(局部)”,完成下列问题。
(1)深圳市的道路网络布局形式是________。
(2)从道路的功能看,深汕高速公路属于________,主要功能是什么?
(3)目前,交通拥堵成为深圳市市民出行的一大难题,引起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为什么说“公交优先”是一项很有成效的城市交通基本原则?
[案例探究]
14.交通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因素。分析我国甲、乙两市交通状况及交通污染
的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两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与引发的污染问题日渐突出。甲市地面公交运力不足,而出租汽车发展迅速,其所承担的客运比例已上升到20%。此外,私家车车辆迅猛增加,挤占了有限的道路空间。乙市地面公交一直是客流运送的主力军,加上地铁的快速发展,它们所承担的客运比例高于甲市。但是,目前地面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线路存在走向重复的现象。
注:“CO对大气污染分担率”、“NOx对大气污染分担率”是指机动车排放的CO、NOx在城市CO、NOx排放量中的比重。
(1)在公交、地铁、小轿车等各种市内交通方式中,受天气影响较小的方式是________;运量小、占据道路面积大的方式是________。
(2)统计图中,明显反映两市交通拥堵程度的主要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造成甲乙两市汽车尾气污染物对大气污染分担率差异的原因可能有(多选) (  )
A.乙市的机动车总量大于甲市
B.乙市排放污染气体的工厂数量减少
C.甲市第二产业比重高于乙市
D.甲市位于北方地区,冬季实行取暖
(4)根据图文提供的信息,比较甲乙两市的交通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参考答案
1.B 2.D 3.D 4.B 5.C 6.D 
7.(1)沿交通干线分布。这里交通便捷,利于人流和车流的疏散。
(2)解决集中出入的问题:错开出行高峰;分散政府机关、学校、商场的分布;机动车限行等。(合理即可)
解决处理交通事故速度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减少交通事故处理时间。
解决交通管理问题:合理布局、规划路网;强化违规车辆的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大城市道路建设,扩大路网规模;合理规划停车场。
8.B 9.B 10.D 11.A 12.D 
13.(1)自由式
(2)高速干道 构成连接城市各地区之间远距离的高速道路系统。
(3)①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②交通管理不科学;③某些机动车驾驶者素质低;④社会文明程度不高。
(4)公共汽车具有运量大、占道少、效率高、节省能源、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代表城市中大多数人的利益,保障低收入阶层享有的交通出行权利。
14.(1)地铁 小轿车
(2)平均上下班距离与平均上下班时间的比值大小
(3)BCD
(4)拥堵问题:
表现:都出现了交通拥堵问题;甲市拥堵更为严重。
原因:两市人口密集、运量大;甲市机动车总量大、道路网密度较小、出行方式中小车比重大。
建议:甲市控制私家车的增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高道路网密度;乙市继续控制机动车的增长、提高道路网密度、优化公交线路。
污染问题:
表现:均出现交通噪音、汽车尾气污染;乙市污染分担率高于甲市。
原因:机动车总量大、环保措施不力。
建议:适当控制机动车总量、采用环保技术装置、加强相关管理措施。(表述条理清楚、合乎逻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