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思考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迁移在空间上各有什么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并说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问题学习指南◆ 城市化进程有什么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有何差异?◆ 城市化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和治理对策有哪些?提示 世界各国城市化在开始的时间、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各自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学习时认真思考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城市化进程 20世纪上半期,快速城市化仅仅是先进工业国家的发展倾向,而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城市化开始形成世界潮流,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与此同时,在若干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人口由城市中心向郊区甚至向农村地区迁移的逆城市化现象。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然以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要特点。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可以用“S”形曲线来
表示。“S”形曲线将城市化的过程分为
初级阶段、加速阶段和稳定阶段。
● 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发
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经过较长的时期
才达到30%。
● 加速阶段,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实力
明显增强,人口向城镇迅速积聚,在不长
的时期内城市化水平达到60%或60%以上。
●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第三产业占很大比重,城市化水平维持在稳定高水平上。 城市化发展阶段的“S”形曲线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逐步扩展的过程,由最早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进入20世纪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10年一直持续到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是19世纪末城市化迅速发展阶段的继续。 第二阶段,包括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城市化明显减速为标志。城市化进程速度放慢是因为发达国家开始了所谓的“逆城市化”,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已退居次要地位,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向城市郊区和远郊区移动。 第三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迅速增长时期,到1974-1975年的“石油危机”,城市化进程重新加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复兴和繁荣,强化了城市化的集中趋势。一批特大城市由于在地理空间上相互毗连、社会经济结构相互融合而孕育了一种新的城市形态,即大都市地区,又称城市群(带)。 第四阶段,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基本上停滞。在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已发展到稳定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并不像发达国家那样存在一个扩展秩序,相反,各国相互独立,且主要取决于不同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时间和民族经济的发展状况。 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方面的内部差异性比发达国家大得多,突出表现在“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并存。“过度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的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因此又被称为“假城市化”。这种城市化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及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 滞后城市化”与“过度城市化”相反,指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亚洲一些国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的城市化进程就是典型的“滞后城市化”型。应该指出的是,“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也可能并存于一个国家,如印度。从总体上看,印度的城市化进程属于“滞后”型,但具体到某个城市,如孟买、加尔各答等,则又呈现“过度城市化”的特征,主要是人口向极少数大城市集中造成的。发达国家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城市化比较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回顾半个多世纪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以概括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7年)——上升时期。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逐步安定,原来受战争影响迁往农村的人口,陆续返城。195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为12.5%。1953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的工业建设需要大批劳动力,从而促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随着一批新兴工业城镇的产生,农村地区转为城镇地区,城镇人口迅速增加。至1957年,城市化水平达15.4%。 第二阶段(1958-1965年)——下降时期。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城镇人口的增长大大超过了城市的容量和负荷能力,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从1961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动员大批城镇过剩人口返回农村,造成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从1960年的19.7%降至1963年的16.8%,1965年又降至14.0%。 第三阶段(1966-1976年)——停滞时期。“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长期停滞不前,使城市化处于停滞状态。加之“上山下乡”运动,工厂内迁,大批干部、知识分子受迫害被迁往农村,在全国范围内再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1966年为13.4%,1976年为12.2%。 第四阶段(1977年以后)——回升发展时期。“文革”结束后,由于经济建设转入正轨,落实各项政策,我国的城市化也恢复到正常发展状况,加上各类下放农村人员大规模返城,1987年城市化水平猛增到20.1%。当然,这与1984年放宽建制镇标准,导致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有一定关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36.09%。以上资料表明,导致我国城市化进程波动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政治因素。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表现的城市问题有所不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各国都在积极地探索。由于各国所走的城市化道路不同,所以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除控制城市规模、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外,各国还需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新的解决办法。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问题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较早,随着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中心城区的环境开始恶化。如最早进入工业化的英国首都伦敦,随着人口大量涌入,居住条件的不平等,大气和河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很快出现。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网络的建设,富人率先迁往郊区,继而引发商业、服务设施以及办公机构等的外迁,造成城中心区的衰弱,并出现严重的城区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西方国家不论在治理城市膨胀引发的城市问题,还是在郊区化过程中无序的蔓延造成基础设施、土地资源的沉重负担,以及在复苏空洞化的中心城区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大多是在过去的殖民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独立后,这些城市都成了国家的政治或经济中心。本国的投资和外来资金的投入也集中在这些城市,使得这些城市的经济与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为了寻找工作和追求更好的生活,很多人离开农村进入城市,造成大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就业压力大等问题。 大城市边缘的贫民窟中国城市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对策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各种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电磁污染等。这些城市环境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 城市大气污染呈发展态势。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因大气污染而引起的酸雨日益加重。部分大中城市出现煤烟和机动车尾气混合型污染,氮氧化物已成为少数大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据统计,全国只有不足1%的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 城市水体有机污染加重,饮用水源水质下降。全国城市年污水排放总量超过400亿立方米(吨),有219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足20%,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使城市附近90%以上的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城市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率低,垃圾围城现象严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的200多座陷于垃圾的包围之中,1/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垃圾围城”之中。近年来,塑料包装物用量迅速增加,“白色污染”问题突出。● 城市噪声的影响范围扩大,影响程度加剧。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最强。● 电磁波污染是随着各种现代化的无线通信、广播、电视、监测、遥控等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而产生的,电磁波污染已经引起许多人士的关注。但是由于电磁波无形、无声、无味,其存在不易被人察觉,其危害也不能直接显现,因此电磁波污染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的城市垃圾 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 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不足,工业技术落后。 ● 环境保护资金匮乏,环保设施落后。 ● 城市规划不合理或规划很好但没有很好地执行。 ● 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 管理不善,执法不严。 ● 市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许多环境问题并不是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由技术落后、观念陈旧、管理不力、环保意识淡漠等主观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努力解决的。因此,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应当以技术进步为基础,以加强管理为手段,以更新观念和提高环保意识为根本,制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有效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杠杆,建立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法律保障体系,在城市的发展中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案例研究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索 中国加速城市化的主要机遇:
第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交通通信业的崛起,大大缩短了人类社会与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工业化不再以企业的集中为重要特征,城市也不再是唯一的工业生产基地。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交通通信基础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主要以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
第二,新的产业革命一方面引起工业自身发展和经营模式的变化与创新,另一方面以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知识经济异军突起,甚至成为主导产业,从而推动城市的迅速发展,为城市化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受新的产业革命影响,中国经济结构及空间布局需要作重大调整。要在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促进各类城市特别是新兴城市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以高新技术来装备和改造传统产业,并将某些产业向小城镇扩散和转移,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工业化中的潜力和作用。
第三,世界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除了继续存在城市和农村两种聚落形态外,出现了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或称为第三种聚落形态的所谓“灰色区域”,如大城市群或城市走廊中的地区、城市郊区等。我国城市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第三种聚落形态,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城市群(带),以及处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小城镇迅速发展,不仅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的城市化,有利于提高整个地区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第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为加速城市化积蓄了强大的推动力量,释放这股力量便可使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较快提高。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基本点是:从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大、经济相对落后、资源条件相对贫乏、地区差别大的国情出发,以适度城市化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现代化城镇体系为基本方向,建设以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为主体、广大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着重通过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有机结合,多渠道、多元化、多模式地推进城市化。城镇建设以经济高效、文明安全、环境优美、各具特色、优势突出为目标,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实现地区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推动中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发展小城镇是中国式城市化的大战略。思考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是什么?复习题 1、“S”形曲线将城市化进程分成哪几个阶段?试分析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处于什么阶段,并阐述其原因。
2、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有哪些?分析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