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赵州桥优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赵州桥优质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1-24 22:3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总第 页
课题
17 赵州桥
课型
精读
授课时间
月 日(星期 )
第 1 课时(共 2 课时)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新词,认读5个字。
2、能把课文分成几部分。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3、默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三自然段。
4、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第二自然段,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感受卧果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难点
第三自然段,通过想像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的图案,体会赵州桥的美观。
主要教法
朗读、感悟
教具
课件
学法指导
结合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17、赵州桥
雄伟 坚固 美观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总第 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学习生字,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一、看图导入新课,初识赵州桥。
谈话:请同学们看图上这座雄伟而美观的桥,谁知道它叫什么桥?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是谁设计建造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仔细看课文,用心记。教师读完后,请同学们不看课文,谈谈你知道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些知识,看谁记得既准确又多。
  2.同学们谈谈自己记忆的内容。
  3.朗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①请同学们分节读课文,看生字的读音是否正确。
  ②抽查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不但能谈出字典上的释义,而且能联系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③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拱形、栏板、雕刻”这几个词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内容。
  1.轻声朗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础上,完成填空:
  (1)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2)赵州桥既非常雄伟,又十分坚固。
  (3)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4)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朗读课文,质疑,解决文中不理解的词语。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并用生字组词。指导书写“毁”字。
2、读一读课后第一题,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些问题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以及设计上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出示图片),边看边介绍:在我国,桥不仅仅是一种通行工具,它更代表着一种中国文化。尤其我国的古代建筑中,它们凭借着造型精巧、美观大方、坚固耐用等特点,成为了我国灿烂文化中的重要部分。(等出示赵州桥图片时)这就是赵州桥,它是我国桥梁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7 课《赵州桥》(板书课题)。
二、指导划分逻辑段。
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课文写到赵州桥什么样?(教学生可能会出现:雄伟、坚固、美观;也可能会出现雄伟、美观)师随机板书。
我们可以把写同一个意思的段落合并在一起,归为一部分。课文可以分几部分?试着给课文分部分。(指导学生作标记)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1自然段(指导朗读)。
  (1)指名读这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补充课外资料:
有史料记载,我国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正因为这样,赵州桥人尽皆知,远近闻名。
  (3)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以自豪、赞美的语气朗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赵州桥的特点)
1.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赵州桥是雄伟、(坚固)美观的?用曲线画下来,并把自己的感受用一两个词语和短句写在旁边。
2.学生自由默读,自学体会。
3.集体交流:教师:“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
(1)出示:“赵州桥非常雄伟。……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
注意引导学生说概括部分和具体部分。(先说哪部分都可以。)
(2)课外资料的引入:桥体数据资料(课件演示)
引导:(把这些数据生活化。)你有什么感受?
师总结:这些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赵州桥的雄伟。其实,我们在写作中,也往往用数字来说明一些事物,把事物介绍得更清楚,文章显得更真实。
那就让我们把赵州桥的雄伟读出来。
(3)重点抓住“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只有……横跨……”等词语理解赵州桥不但雄伟,而且坚固。
引导:再读读这段话,注意变颜色词语的意思,看看能不能体会出赵州桥的雄伟?
你们也试着读读,体会这些词语在句子中意思,把赵州桥的雄伟读出来。
(4)补充课外资料:赵州桥的历史遭遇。
师:是啊,就是这样的单孔设计,让已经有1300历史的赵州桥,经历了10多次大水灾, 8次战乱;8次以上的地震。
你能感受到什么?(学生说,师板书:坚固)指名读。
赵州桥是这样雄伟、坚固,都来读读吧!
4.问:你还能从哪看出赵州桥雄伟、坚固?
(1)学生指答:(出示)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指名读后问:“这种设计”是指什么?有什么好处?请你结合上下文理解。
学生从书中找答案,明确这种设计及好处。(课件演示)
抓住“减轻”“节省”这两个词语的反义词,体会这种设计的好处。
介绍课外资料,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设计的好处。
(3)理解“既……又……”句式。
出示文字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加重“既”和“又”,读读这句话,理解“既……又……”是同一内容的两个方面,体会并列句式关联词语的使用。
(4)“创举”是什么意思?
补充课外资料:赵州桥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形大石桥,西方在14世纪才出现这种设计的圆弧石拱桥,已经比我国晚了600多年。这种科学的设计成果还是从中国传到国外的。
问:你能感受到什么?所以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5)引导学生小结:赵州桥非常雄伟,十分坚固。
(6)引:这是李春聪明才智的体现,也是我国人民的骄傲。读第二自然段,把你对赵州桥的赞美读出来吧!(指导学生以赞美的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通过想象,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写法等方法感悟)
1.体会赵州桥的美观。(我们从第三自然段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1)指名读,然后回答。
(2)投影出示: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说说栏板上都有哪些精美图案?(然后看课件,体会图案的精致美丽。)
(3)怎样才能读出赵州桥的美观呢?
引导学生抓住词语,进行想象,再自由想象着读。
(4)读的这么美,老师也想跟你们一起读,(师生对读)
(5)启发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先总起后分述再总结的写法。(课件演示)
问: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栏板上精美图案写具体的?(总——分——总)
体会这种写法,我们一起读这段话?(师生分工读)
(6)能背下来了吗?大家试着背。(可以看提示)
(7)小结:赵州桥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2.体会过渡句的作用。
   ①第3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内容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②明确这句话是过渡句:承上启下,让文章结构更紧密。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思考:课题是“赵州桥”,课文1至3自然段已把赵州桥建造的年代、外形特点和栏板上精美的图案作了介绍,为什么还要写第4自然段?(作总结)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怎样理解的;对“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又是怎么理解的?
  (3)大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感情。
三、总结全文,课外延伸:(可根据时间自由安排,也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而定。)
1.填空:这篇课文讲的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既坚固又美观,它的建造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布置作业:
(1)积累课文中描写赵州桥精美的段落。
(2)查阅有关桥的资料,和同学们开一次交流会;
(3)制作一张以桥为主题的手抄报。
介绍自己对赵州桥的了解。
听老师读课文,然后说一说。
学生查字典自学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并做好笔记。
理解词义。
朗读课文,说说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完成填空练习。
抄写生字。
观看图片,听老师介绍赵州桥。
回忆课文内容。
尝试给课文分部分。
指名读1段。
学生可能答:自豪、了不起。
默读思考,做批注。
集体交流。
学生自由说。
齐读。
自由读,说说自己的想法。
谈感受。
朗读。
学生从书中找答案,明确这种设计及好处。
指名说说。
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指名读,回答问题。
指名读。
和老师一起读。
边读边思考。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