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发展。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19世纪中后期,德、意、俄、美、日等国开展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推动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其中,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开始了近代化进程。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国、意大利的统一等构成了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大发展,使得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建立起来。
俄国1861年改革1861年美国内战1871年德意志统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革命和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1870年意大利统一1868年日明治维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明治维新日本简介
远古时代日本与亚洲大陆连在一起,约12000年前因海水的进退与大陆分离公元前1世纪小国林立
4世纪统一
7世纪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12世纪末幕府统治
镰仓、室町、德川 19世纪中期:面临沦为殖民地
19世纪末:侵略扩张
二战后:议会内阁制国家由武士阶层为基础的军事封建国家明治
维新明治维新的概念 幕府被推翻以后,明治政府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封建体制,建立起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明治维新”。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第2课 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第3课 明治维新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历史条件过程及内容地位及影响
课标: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包括第二课)
第1课
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幕府”:
原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后来日本武士的首领将军控制中央政权,又把将军为首的政权称为幕府。
2.日本历史上经历过的幕府时代:
(1)镰仓幕府:源赖朝(1192~1333年)
(2)室町幕府:足利义满(1338~1573年)
(3)江户幕府:德川家康(1603~1867年)历史概念:3.德川幕府建立的过程: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揭秘幕府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幕藩体制笔记 将军与大名的家臣。武士从将军或大名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属于职业军人,有佩刀特权,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基础。日本武士 将军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这就是“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VS欧洲骑士都是极端崇尚武力的阶层
都有一定社会地位
都为封建统治服务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幕藩体制: 实质:封建割据政权 笔记19世纪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等级森严将军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义、勇的精神,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这就是“武士道精神”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幕藩体制: 2.政治上:封建等级森严 ,阶级矛盾尖锐 3.外交上:锁国政策 (1)目的:(2)内容:为了防止外部势力的侵入 (3)评价:笔记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唯一地点——长崎出岛。对比探究:日本幕府锁国政策和中国清朝的闭关锁国有
什么不同?日本:害怕地方藩国在对外贸易中发展壮大威胁其统治;
清朝:封建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对外国商品缺乏兴趣;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
相同点:
(1)都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
(2)都是为维护其封建统治德川齐昭1)严禁国人外贸,驱逐外国商人及传教士
2)限制贸易范围:限长崎,仅通中国、朝鲜、荷兰
3)不得出国归国
4)禁止制造远洋船只日本幕府锁国政策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殖民
侵略,维护日本独立。消极作用:阻碍了日本商品经济的发展,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笔记材料二:在棉纺织业中,商人以“出机”、“换棉”等形式给生产者提供棉花和织机,让劳动者在自己家中织布,按成品多少付给工资,控制了农村家庭手工业者。依据材料分析日本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变化?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材料一社会矛盾尖锐材料一 大阪富商一怒,天下诸侯惊惧。材料二 “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贫困,尤其是那些
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
的武器”材料三 据统计,从1804年到1843年
的40多年中,共发生了320多次农民起义。中下层武士处境恶化,产生反抗思想 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他们后来成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幕府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农民、手工业者新兴地主、商人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一、德川幕府的统治1.幕藩体制: 2.政治上:日本封建等级森严 ,阶级矛盾尖锐 3.外交上:幕府的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4.经济上:经济缓慢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芽5.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
统治基础开始动摇。笔记阅读107页学思之窗: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说明了什么?
2.决定当时日本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这种关系的原因?
答案:
1.商人致富,地位提高,封建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倚赖商人。说明商人的地位开始举足轻重,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发生变化。
2.商品经济的发展。阅读107页学思之窗:回答下列问题:
3.当时武士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4.以上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
5.结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
3.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武士阶层尤其是中下级武士生活日益贫困,由幕府的统治基础逐渐成为反抗幕府统治的力量。
4.冲击了幕府统治和等级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5.幕府统治出现危机。
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变革。佩里登陆图(1853年)二、黑船事件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思考:1.为什么日本成为美国等列强侵略的目标?2.黑船事件的直接后果? 3.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外因: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加紧对外殖民扩张。内因: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社会发展落后。1854年,《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 (1)英、俄、法、荷兰和日签订类似条约; (2)列强取得领事裁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日设置租借、协定关税权;(3)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危机,被迫开国。 内政:幕府统治,社会矛盾尖锐
外交:锁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经济:幕府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853年黑船事件,日本国门被打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加深 外患内忧小结:幕府统治的危机——根本原因——催化剂三、社会危机的加剧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1.危机加剧 (1)外患——民族危机严重;
① 日本门户被打开,主权遭破坏,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②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带来巨大灾难;(表现:)
a.日本传统的纺织业遭到打击,手工工场纷纷破产,大量工人失业;
b.列强大量套购日本黄金,致使日本大量黄金大量外流,钱价下跌,经济混乱;
c.人民生活日益困苦,被迫起义,反封建的斗争空前高涨。1863—1868年共发生370次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其中仅1866年便发生141次。西方列强的侵略对日本造成了哪些影响? 笔记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1.危机加剧 (1)外患——民族危机严重;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日本造成了哪些影响? (2)内忧——幕府封建统治危机加剧
幕府因屈服于西方殖民者的武力威胁而被迫开国,暴露出它的腐朽和虚弱;开国所带来的严重民族灾难,又使幕府成为众矢之的,统治危机日益加剧。笔记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1.危机加剧 西方列强的侵略对日本造成了哪些影响? 2.客观进步性: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①(在生丝、茶叶等生产部门)原料的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的发展;
② 资本主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传到日本,对日本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③ 长期与外国人打交道中,一些有识之士,目睹了工业文明的优势,开始从国外购进机器,建立工厂;
④ 受幕府排挤的西南诸藩,大名们看到了幕府的软弱无能,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如保护和促进工商业的发展、创办西式企业、改革军队和采用洋枪洋炮、整顿财政、广求人才、鼓励西学等,这些都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来西南强藩成为倒幕运动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力量。
所有这些,都为后来日本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实力增强改革自强 进一步恶化 1.日本被迫开埠通商,丧失了一系列的主权(具体)
2.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1.冲击了旧体制,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2.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3.先进的思想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
4.进一步暴露了日本社会的落后和幕府统治的腐朽, 因此反对幕府统治,要求变革社会的呼声更加强烈列强侵略对日本的消极影响列强侵略对日本的积极影响笔记十九世纪中期的日本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倒 幕 运 动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碍
阻致
导阶级关系发生变化旧制度封建落后
闭关锁国新经济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大门幕府危机日本的民族独立受到威胁,
有识之士吸取中国的教训明治维新的背景笔记 课堂探究同学甲:日本由锁国到开国的历史,就是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翻版。
同学乙:如果真是这样,两国几乎同时起步向西方学习,为何结局却完全不同?1.你同意同学甲的观点吗?
2.面对同学乙的疑问,你又会作何回答呢?比较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开国前后的日本相同点:
1.国内封建等级森严;
2.统治者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3.由于外国侵略被迫打开国门,民族危机激化社会矛盾。不同点:关于政治体制 幕藩制 VS 中央集权关于改革的中坚力量 武士 VS儒生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主要是担心各藩通过对外贸易强大起来;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威胁其统治。关于闭关锁国政策关于两国对待外来文明的态度 日本向来乐意以强者为师,在看到西方国家的强大以后主动从“以华为师”转向“以洋为师”;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别国学习的对象,有着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因此在心理上很难承认自己的落后,以致于不能理智地看待自己与西方的差距。探讨:
为什么日本在十九世纪中期也难逃被侵略的厄运?从中我们能又一次受到哪些启示?国际:国内: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殖民扩张、掠夺原料……统治腐朽、矛盾尖锐、闭关锁国、发展缓慢……启示: 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抓住机遇、 发展生产力……1.德川幕府实行封建等级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区分四个阶层 B.便于管理
C.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D.有利于控制人口
2.黑船事件发生的根本动因是( )
A.日本幕府统治的腐朽
B.日本国内社会矛盾尖锐
C.工业革命推动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
D.佩里要打开日本国门
3.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的事件是
A.1853年,美国入侵 B.1837年大盐平八郎起义
C.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D.《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随堂练习4.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其表现不包括( )
A.茶叶、生丝等大量出口,刺激了生产技术和经 营形式的改进
B.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购进武器,建立工厂
C.一些大名改革自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D.日本大量黄金外流
5.黑船事件给日本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
A.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被迫开放
B.日本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C.日本国门被打开
D.日本关税主权遭破坏阅读下列图片:图一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把全国所有的人分为士、农、工、商等不同的身份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阅读下列图片:图二 日本酿酒工场图请回答:
(2)图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影响:
①促使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②引起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
等级秩序的变化,动摇幕
府统治基础;
③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加剧了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
阅读下列图片:图三 1853年佩里登陆图请回答:
(3)图三反映的什么事件?结果如何?
(4)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黑船事件
强迫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善条约》,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阶级矛盾尖锐,民族危机加深,只有推翻幕府统治,赶走外国侵略势力,进行社会改革,才能实现富国强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地农村里,称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中,在穷人手里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于连下田都已丧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户。
材料二: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赚钱获利,聚积着财富……商人家中陈设的华丽,以及生活奢侈,倾笔难尽。……商人本在社会最下层,可是到了如今,商人已不把农民放在眼里,甚至于商人中已有了超凌武士身价的大豪杰了。
材料三: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穷困……武士们衣饰讲究,酒食丰厚,居住华丽后,手中的财产就愈来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
——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世事见闻录》
请回答:
(1)上引材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当时日本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作者关于“武士……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请回答:
(1)上引材料反映了日本怎样的社会经济状况?当时日本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作者关于“武士……忠诚也日益减退。……有些武士染上商人习气,不知仁义廉耻为何物……”的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不正确。作者没有看到资本主义因素对封建社会的冲击的进步性,而是站在守旧的立场,只看到某些消极因素 封建领主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
新兴地主开始出现,商人逐步成为一种政治力量。武士阶层走向没落,要求改变现状,由维护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一支反对幕府统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