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 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 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中统计,现代世界文明赖以建立的基本发明创造,有一半以上来源于中国。特别是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世界。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成就)一.古代中国的伟大科技成就 请同学们想想:西汉之前人们把文字书写在什么材料上?纸发明前的书写材料 但龟甲、兽骨、青铜器、玉石器、竹木简、帛这些书写材料有许多缺陷。 西汉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就用竹简写奏章,因为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一下子就用了3000来根竹简。东方朔面对这3000根竹简发了愁,因为他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拿动这么庞大的奏章,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据《史记·滑稽列传》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一大堆竹简。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原料:树皮、破渔网、 麻头……
制造工艺:制浆——制纸——晾干◇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了便于书写的植物纤维纸,取代了竹木简和帛,成为古代中国的主要书写材料。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古代造纸生产流程图 造纸术的外传 造纸术传入欧洲后,结束了羊皮纸和小牛皮纸的时代,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金刚经》 它印刷于公元868年,于1900年被英国人斯
坦因从敦煌骗购。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的最早
的有明确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向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传入了欧洲。1450年,德意志人古腾堡改良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形成金属活字印刷术 。 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的外传印刷术外传对欧洲影响很大,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使欧洲更快地迈入近代社会门槛。 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中国古代炼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火药传至欧洲后,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宋代火药武器霹
雳
炮
毒
火
球 火蒺藜的包中除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刺,象菱角形。用火点着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打死打伤。“火龙出水”是我国古代明朝时期水陆两用的火箭。 明代
“三眼铳”明代
“风火震天雷”宋·指南针 司 南
(战国)今天的指南针指南针☆
缕
悬
法
指
南
针★指南鱼和指南龟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科学成就火药 造纸术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应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内容? 马克思指出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 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 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 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战国:司南 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二)数学:《九章算术》和珠算1、 《九章算术》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东汉的《九章算术》《九章算术》英文版 约成书于东汉时期,采用十进位记数法,是当时最先进的应用数学专著。 ◇ 特点: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 地位: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 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算筹记数摆法甲骨文中的13个数字 □春秋战国的算筹◇清代象牙算盘 “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
明代商业经济繁荣,在商业发展需要条件下,珠算术普遍得到推广,逐渐取代了筹算。
珠算是古代中国发明的最伟大的计算工具,是计算机出现以前最先进的计算工具。历史纵横:
《春秋》中记录的公元前770—前476年中的37次日食; 《春秋》中记载的公元前613年“有星孛于北斗”是世界上公认首次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战国魏人石申著《天文 》,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载被世界上公认为是有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东汉张衡对月食做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唐代《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三)、天文学:《石氏星表》和浑仪1、天文学产生发展的原因:2、最悠久最系统的天象观测记录:◆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及哈雷彗星
的记录。
◆战国人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800多颗恒星的位置。
◆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地位)1)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
2)封建王朝设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上古时称璿玑玉衡,简称玑衡。浑仪是中国古代用于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观测仪器。它是由一重重的同心圆环构成,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圆球。有资料表明,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中国就已经使用浑仪观测天象了,比古希腊约早60年。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浑仪3、天文观测仪器:浑仪、简仪等 简仪的创制是当时世界上的一项先进技
术。欧洲直到三百多年之后才由丹麦天文学家
第谷发明类似装置。 郭守敬的简仪,在清康熙五十四年被传教
士纪理安当作废铜熔化。现存为复制品。简仪(四)历法:《授时历》1.历法发达的原因:
① 古代农业发达,农业发展的需要。
② 封建王朝政府的重视。
2.成就:
夏朝:《夏小正》
商朝:“殷历”
西汉:《太初历》——汉武帝时期制定的中国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
元朝:郭守敬《授时历》(作用) 郭守敬在全国各地设立二十七个观测站,进行了大规模的“四海测量”,编制了我国古代最先进的《授时历》,它被沿用达400年之久。《授时历》的精确度很高,以365.2425 日作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这个值与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所采用的回归年值完全一致。《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五)农学:四大农书(结合教材内容归纳)王祯《农书》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徐光启《农政全书》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氾胜之贾思勰元朝明朝北魏西汉《氾胜之书》《齐民要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六)医药学(结合教材内容归纳)《黄帝内经》中医学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临床医学
基础,被医家誉为
“万世宝典”《本草纲目》东方药物巨典《唐本草》最早由国家颁行
药典,比欧洲早
800多年唐政府李时珍张仲景东汉末唐朝明代战国问世西汉编定◆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 政治:最早确立封建制度,是当时社会制度最先进的国家。统一是历史主流,社会相对稳定。 ③ 民族交流、对外关系:国内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民族 互相学习,共同创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断吸取外来先进的文化来提高自己。 ② 经济:中国农业、手工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推动了科技发展。④ 教育事业发达。⑤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 ① 政治:当时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现代科技的产生。 A 中国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和应用。 B 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禁锢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② 经济:明清时期,封建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对科技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动力。 C “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 ③ 科技结构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