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研讨---明确方向,夯实基础,胸有成竹迎高考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高考研讨---明确方向,夯实基础,胸有成竹迎高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7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11-03-26 20:06:00

文档简介

明确方向,夯实基础,胸有成竹迎高考
台州市第一中学 靳 燕
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备考方向
1《考试说明》是浙江省高考英语命题的依据,也是一线教师和高三学生备考的依据。
2 台州一中在2010年高考备考的过程中如何使用《考试说明》。
3 葛炳芳老师的建议。
二、重视考纲词汇,夯实语言基础
1 词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2 新增词汇要重点关注。
3 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规律。
4 《考试说明》中的词汇如何抓落实。
三:阅读理解能理解,送分题目偏失分
试卷难度若有增加,也极有可能出在阅读方面对理解深层意思的题目的增加。
四:重视写作讲评,拉开成绩关键
1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值得认真对待的题型应该是作文,因为作文的得分是区别同类学校的最关键因素。
2 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文章出彩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语言好、结构好,二是开放这一块考生自己的思想。
五:教材与1B模块05 06
1学生选题的情况及答题的规范性。
2 浙江省高考05、06选题的反馈。
3台州一中在提高1B成绩方面的操作。
4 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
六:几点思考
课件34张PPT。台州市第一中学 靳 燕明确方向,夯实基础,胸有成竹迎高考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备考方向 我省编制的《考试说明》是浙江省高考英语命题
依据,也是一线教师和高三学生的备考依据。
《考试说明》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
目标要求具体地转化为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其中的项
目表和词汇表应该是教师和考生备考的重要材料;同时,
《考试说明》融汇了《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并对
考试要点、能力要求、难易程度等一一做出了规定。 领会《考试说明》的导向精神,掌握
《考试说明》中 的各种要求。《考试说明》在我校的使用 任教高二时,人手一册2009年的《考试说明》,
要求教师必读,注意《考试说明》中考试形式和
考试内容的变化,关注《考试说明》中的具体要
求;等到2010年的《考试说明》到手之后,每位
高三英语教师认真阅读对比2009年和2010年的
《考试说明》中不同之处和细则要求。葛炳芳老师的建议:复习备考时刻对照《考试说明》
逐条落实知识点,分类过关能力要求
分类整理并研究高考真题命题的热点和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重视考纲词汇,夯实语言基础词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熟悉考纲词汇
掌握重点词汇
关注新增词汇
引导学生掌握考纲词汇中的常用
词汇,关注常用词汇中比较常用的词
义,而不是太生僻的词义。 2010年100个新增词汇名词 52个
动词 19个
形容词 19个
名&动词 6个
名&形容词 3个
副词 1个
新增词汇以名词、动词、形容词
为主,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规律:(一 )了解词义发音、拼写、词性、词义 听写、默写、选择、翻译、造句、背诵 长期坚持、不断反复、最好每天进行 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规律:(二)“句”中体会 1、The good thing about children is that
they______ very easily to new environment.
(2009浙江,11)
A.adapt B.appeal C.attach D.apply 注:四个动词的首字母相同,
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容易混淆。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规律:
注:四个动词的首字母两两相同,
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容易混淆。2、The majority of people in the town strongly
______ the plan to build a playground for children.
A.consider B.support C.confirm D.submit(2010浙江,4) 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规律:
1、—How do you like the film?
—There was nothing special—it was only _____.
(2010浙江自测2, 2)
A.average B.usual C.normal D.common注:近义词的辨析(三)比较辨义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规律:(四)掌握规律1、American Indians _____ about five percent of
the U.S population. (2008浙江,14)
A.fill up B.bring up C.make up D.set up 注:短语考察的过程中,介词或副词相同。
2、Practising Chinese Kungfu can not only ____
one’s strength, but also develop one’s character.
A.bring up B.take up C.build up D.pull up 注:短语考察的过程中,介词或副词相同。
(2009浙江, 16) 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规律:注:短语考察的过程中,动词部分相同。 3、 After that, he knew he could _____ any
emergency by doing what he could to the best of
his ability. (2010浙江,12) A.get away with B.get on with
C.get through D.get across (五)结合语境1、 I guess we’ve already talked about this before
but I’ll ask you again just ________. (2010浙江,7)
A.by nature B.in return
C.in case D.by chance注:短语结构两两相同并结合语境。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掌握一定的规律:2、The school advisers help you talk through your
problems but they don’t give you any direct ________.
A.solution B.target
C.measure D.Function
(2010浙江,16) 注:结合语境。
充分利用词典,给出不同例句如:occasion的用法 1、On that occasion I was not at home.
2、This is hardly the occasion for a family argument.
3、The opening of a new school is always a great occasion.
4、His remark was the occasion of a bitter quarrel.
5、There was no occasion to be so rude.另:安徽卷的词义题很好 1、(2010安徽,22)No matter how low you
consider yourself,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________
you wishing they were that high.
A.getting rid of B.getting along with
C.looking up to D.looking down upon
注:短语结构两两相同并结合语境。2、(2010安徽,23)-- How did you like Nick’s
performance last night? -- To be honest, his singing didn’t ________
to be much.A.appeal B.belong
C.refer D.occur
注:短语结构相同并结合语境。词汇表的使用装订成册,印发给学生
会读、会认、常用的中文释义
红笔标注生词、难词
检测、筛选、再印发
从字典中把100个新增词汇的发音、
释义(常用的中文释义或简单的
英文释义)、用法、例句(2-3个) 如2010年新增词: accuse ?[?'kju?z] v. ?指控, 控告; 指责, 把...归咎于 例句1:The policemen accused him of murder
because they had found enough evidence. (警察指控他谋杀,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足够的证据)。accuse ?[?'kju?z] v. ?指控, 控告; 指责, 把...归咎于 例句2:He accused his boss of having broken
his word. (他指责老板不守信)。例句3:Man often accuses nature for his own
misfortunes.
(人类常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天)2009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真题1篇完形、3篇阅读、1篇改错、1篇作文范文 真题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重点短语用黑体标出三:阅读理解能理解,送分题目偏失分针对学生个体差异 进行解题方法指导 理解文章深层意思 四:重视写作讲评,拉开成绩关键总体上应该相信高考作文的批改 认真对待的题型应该是作文 作文既要关注forms又要关注ideas.五:教材与1B模块05 06
1、学生答题的规范性 在回答05题的最后一道题时,考生务必要看清
题目要求,2010年自选模块 05题的最后一道题
要求:根据短文所给的信息,用一个完整的句子
回答下面的问题,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
纸上。 2、 浙江省高考05、06题的反馈05、06题的考生选题比率05题最后一题的答题的规范性06题的文章大多是抒情记事类3、 台州一中在提高1B成绩方面的操作 每周一次,时间固定
考后讲评,登分统计
了解学生的选题方向以及得分情况 注重收集最新高考信息 4、 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考前心理疏导
积极的心理暗示
个性化学法指导
团队合作精神
六、几点思考 1、考纲中重点词汇和重点短语的落实可以从
新高一开始,要对照《考试说明》,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2010年高考备考的过程中,虽然
我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对比考纲词汇,
但最后由于时间原因,对于难点词汇的检测
还不够落实。对于有一定命题规律的词汇和
短语的归类还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努力。 2、在复习课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赶进度”,
使得语法分类复习中跟进练习不够,同一类题目
容易出现“炒冷饭”现象。因此课堂的容量应根据
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精讲精练后,要留给学生
自我思考和自我内化的时间。 3、高三的学生压力大,负担重,学生个体存在
差异,因此作业的布置应提高有效性。比如阅读
理解,教师可以先做,再根据不同体裁和题型进
行筛选,确定必做和选做题(1B)。教师在平时
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
评价的内容应具体、恰当,以帮助学生树立考试
的信心。 4、在平时写作的过程中,好的作品也大有人在,
但是没能充分地展示和交流;数码相机虽然方便,
但用于拍照对比学生作品的次数还不多(一稿、
二稿的对比);今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5、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我们获取信息的渠
道还不够多元化,因此如何获取最新高考信息,
如何拓展高考信息渠道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
个问题。 Thank You!明确方向,夯实基础,胸有成竹迎高考
台州市第一中学 靳 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非常感谢梁老师和三门中学给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也非常感谢梁老师给了我这个机会在这里向各位教学专家学习。我今天的发言分为两个部分:传达浙江省教研员葛炳房老师在2010年3月份台州市高三英语复习教学疑难问题交流座谈会上的会议精神以及我校在2010年高考备考中的具体操作与得失。
2010年3月16日,台州市高三英语复习教学疑难问题交流座谈会,在临海市大田中学举行;会议由台州市英语教研员梁美珍老师主持,来自各县市的英语教研员和近40位高三英语一线教师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老师们从不同层面提出了各自在复习课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困惑,浙江省英语教研员葛炳芳老师与一线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并针对各种疑难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地解答,同时还对高三最后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开出了“良方”。根据会议记录,结合台州一中2010年备战高考的实际操作,现总结如下:
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备考方向
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我省编制的《考试说明》以及《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浙江省高考英语命题的依据,也是一线教师和高三学生备考的依据。我省高考是自主命题,《考试说明》将《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目标要求具体地转化为高考的内容和形式,其中的题型示例和词汇表应该是教师和考生必读的重要材料;同时,《考试说明》融汇了《考试大纲》的各项要求,并对考试要点、能力要求、难易程度等一一做出了规定。
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应对各科繁重的课业压力,不可能花太多的时间去研读《英语考试说明》中的各种细化要求;因此作为英语教师,我们要深入领会《考试说明》的导向精神,掌握《考试说明》中的各种要求,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要加强备课的针对性,提高备考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尽可能地减轻学生负担。我校特别重视各科的《考试说明》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的导向性。每位老师在任教高二时,人手一册2009年的学科《考试说明》(2008年12月份),要求教师必读,注意《考试说明》中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的变化,关注《考试说明》中的具体要求;等到2010年的《考试说明》到手之后(大概是2009年12月份),学校要求每位高三英语教师认真阅读对比2009年和2010年《考试说明》中不同之处和细则要求。
在座谈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备考的过程中,有的学校按模块进行复习;有的学校按专题进行复习;有的学校则是进行交互式复习;其实无论哪种复习形式,葛老师要求我们都不能盲目地进行复习备考,而是要时刻对照《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要点和要求来落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对于其中罗列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要逐条落实,分类过关。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教师应整理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最好是分类整理并研究真题,了解并掌握其中的命题热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重视考纲词汇,夯实语言基础
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高考试卷中的每一个题型都与词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010年浙江省《考试说明》中词汇表共列出2600个左右的单词,其中新增词汇100个。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自己非常熟悉考纲词汇,心中应该有一种对重点词汇掌握的意识;对新增词汇的敏感意识;引导学生掌握考纲词汇中的常用词汇,关注常用词汇中比较常用的词义,而不是太生僻的词义。新增的100个词汇中主要以名词、动词、形容词为主,其中名词(52个):accent admission alcohol ash avenue barber birthplace brochure campaign can chart comparison conclusion devotion diamond dusk dynasty existence explanation gallery graph headline homeland honey idiom insurance impression incident interview journal mixture nest occasion outing performance performer permission phenomenon poster religion scholar series solution specialist statement temple terror theme tip violence volcano welfare
动词(19个):accuse acquire astonish carve concentrate digest drown imply misunderstand pace poison recite rid solve starve submit swallow transform wander
既是名词又是动词(6个):contrast(n&v) cycle(n&v) digest(n&v) pace(n&v) poison(n&v) sum(n&v)
形容词(19个):accurate accustomed attractive constant delighted folk illegal informal intelligent reliable ridiculous sensitive severe splendid super sympathetic temporary universal widespread
既是名词又是形容词(3个):folk(n&a) potential(n&a) professional(n&a)
副词(1个):occasionally
词汇教学如何进行?怎样才能有效?葛老师认为,词汇教学应该掌握一定的规律,并从命题者的角度给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了解词义
考纲中的2600个单词的释义应该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中包括单词的发音、拼写、词性、词义等。教师和学生应舍得花时间,花力气狠抓词汇,运用听写、默写、选择、翻译、造句、背诵等各种训练手段来掌握重点词汇的用法,而且要长期坚持、不断反复、最好每天进行。
(二)“句”中体会
词汇以及短语的掌握离不开具体的上下文语境,记单词和短语固然重要,但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要在充分领会单词的正确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去记忆,要在句中记。这些句子可以来自字典、可以自己创作、可以来自书本、也可以来自真题等。
1、(2009浙江,11) The good thing about children is that they______ very easily to new environment. (四个动词的首字母相同,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容易混淆)
A.adapt B.appeal C.attach D.apply
2、(2010浙江,4) The majority of people in the town strongly ______ the plan to build a playground for children. (四个动词的首字母两两相同,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容易混淆)
A.consider B.support C.confirm D.submit
(三)比较辨义
1、(2010浙江自测2, 2)—How do you like the film?
—There was nothing special—it was only _____.(同义词的辨析)
A.average B.usual C.normal D.common
(四)掌握规律
1、(2008浙江,14)American Indians _____ about five percent of the U.S population. (短语考察的过程中,介词或副词相同)
A.fill up B.bring up C.make up D.set up
2、(2009浙江, 16) Practising Chinese Kungfu can not only ____ one’s strength, but also develop one’s character.
A.bring up B.take up C.build up D.pull up
3、(2010浙江,12)After that, he knew he could _____ any emergency by doing what he could to the best of his ability.
A.get away with B.get on with C.get through D.get across (短语考察的过程中,动词部分相同)
(五)结合语境
1、(2010浙江,7)I guess we’ve already talked about this before but I’ll ask
you again just ________.
A.by nature B.in return C.in case D.by chance (两两结构相同并结合语境)
2、(2010浙江,16)The school advisers help you talk through your problems but they don’t give you any direct ________.
A.solution B.target C.measure D.fun_ction(结合语境)
如:occasion的用法:可以充分利用字典,给出不同的例句,鼓励学生在具体的句子中去感悟occasion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
1、On that occasion I was not at home.
2、This is hardly the occasion for a family argument.
3、The opening of a new school is always a great occasion.
4、His remark was the occasion of a bitter quarrel.
5、There was no occasion to be so rude.
如果仔细比对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我们会发现,词汇和短语的考察要么是四个选项的首字母相同(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容易混淆),要么是四个短语中动词相同或两两相同、介词相同、副词相同或结构相同,或者是对近义词的考察。这就需要我们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这些词汇和短语的积累并尽可能多地结合具体的语境或高考真题让学生在语境中去体验和感悟。
另:安徽卷的词义题很好。
1、(2010安徽,22)No matter how low you consider yourself, there is always someone ________ you wishing they were that high.
A.getting rid of B.getting along with C.looking up to D.looking down upon (两两结构相同并结合语境)
2、(2010安徽,23)-- How did you like Nick’s performance last night?
-- To be honest, his singing didn’t ________ to be much.
A.appeal B.belong C.refer D.occur (结构相同并结合语境)
对比葛老师所开出的“良方”,台州一中一向重视词汇的教学和落实。新高一每单元的词汇,教师都会进行听写,单元考试中保留单词拼写,要求学生重视词汇;到了高二,我们已经阅读了2009年的《考试说明》,所以在平时的新授课教学的过程中,对比《考试说明》,重视单元考纲词汇的的筛选和落实;2010年的《考试说明》到手后,在春节放假期间,装订成册,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或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以下任务:会读、会认、常用的中文释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筛选难以掌握的词汇;要求学生用铅笔划去简单的已经掌握的词汇,用红笔标注生词(学生个体还没掌握的)、难词(不好认读和拼写容易出错的)以及2010年新增词汇。春节返校后,老师回收并进行单词检测;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备课组的老师分工合作,重新对重点词汇和难点词汇进行汇编;我们非常重视考纲中出现的新增词汇,以分工合作的形式,每个老师负责10个新增词汇,要求从字典中把100个新增词汇的发音、释义(常用的中文释义或简单的英文释义)、用法、例句(2-3个),汇编好后,印发给学生以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负担。如2010年新增词:
accuse ?[?'kju?z] v. ?指控, 控告; 指责, 把...归咎于
例句1:The policemen accused him of murder because they had found enough
evidence.
(警察指控他谋杀,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例句2:He accused his boss of having broken his word. (他指责老板不守信)。
例句3:Man often accuses nature for his own misfortunes.
(人类常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天)
我们对2009年全国各地的英语高考题重点词汇进行了归类整理,从每两份试卷中精选出1篇完形、3篇阅读、1篇改错、1篇作文,反复引导学生用心揣摩命题者的出题意图;并将真题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重点短语用黑体字标出,鼓励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体会、掌握这些重点词汇的用法。
三:阅读理解能理解,送分题目偏失分
有老师提出这样的疑惑:许多基础不错的考生在做阅读理解时都有这样的感觉:文章并不难,能读懂,也能找到解题的依据,但是正确率并不理想。
葛老师认为,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做几个阅读理解,给学生进行一些解题方法指导。如:记叙性篇章要注意筛选信息,文章选项要到文章中找对应的地方,每个对错选项的依据要在文章中标出,学会排除干扰项,对于猜词的选项,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意思来进行判断等。如果说2010年的试卷难度会增加,也极有可能出在阅读方面对理解深层意思的题目的增加。
四:重视写作讲评,拉开成绩关键
在写作方面,我们一线老师发现:高考改卷过程中高分卷所占比例较少,有些好的文章得不到阅卷老师的认可和欣赏,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应对写作方面缺乏系统训练和积极性。但是,葛老师认为我们总体上应该相信高考作文的批改,在最后备考的两个月,最值得认真对待的题型应该是作文,因为作文的得分是区别同类学校的最关键因素。
近几年,在“稳中求新,稳中求进,渐变过度”的指导思想下,浙江省的高考实行自主命题。纵观近几年的浙江省卷高考作文,一般都分两部分:既有规定的内容,又有开放的内容,形式上呈半开放;因此考生在审题时要注重怎样去描述规定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思想,要点缺一不可。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文章出彩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语言好、结构好,二是开放这一块考生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作文既要关注forms又要关注ideas.
其中的FORMS包括F: focus on a language item; O: observation of rules; R: revelation of the highest level of language; M: management of mechanics; S: style. IDEAS包括I: information; D: development; E: expressiveness; A: agreeableness; S: standpoint.
因此,在平时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文训练,并在课堂上做个讲解;这样学生在高考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作文都会心中有数,临场不乱。
最后的备考阶段,每周应该要求学生写两篇作文。其中一篇可以进行认真仔细地批改,批改之后应该有教师和学生之间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在课堂上应该留有时间将批改过的那篇作文进行讲评。讲评时既要关注语言、结构又要关注开放这一块的学生个性化思维;如:人称、时态、主谓一致、大小写、拼写、卷面、学生在本次作文中存在的普遍性的错误、学生写出的精彩句子、个性化思维、范文等。由于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另一篇作文可以只给学生一个分数,但要给学生提供范文;各种文体的范文要求学生会背诵或者默写;因为优秀的范文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学生也可以进行模仿写作,并力求有自己的创新。平时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加强语言的输入,以便在写作时有好的输出。
Reading for fluency;
Reciting for writing;
Writing for accuracy;
Discussion for ideas.
研读近年来的书面表达评分标准,可以看到其质量要求为:
1、要点全面、表达准确、语句连贯
2、能用书写体熟练清楚地书写,格式、连笔、词距、标点符号正确,
3、行文及礼貌用语等无严重错误
4、基本语法和常用句型无严重错误,意思表达清楚
5、鼓励使用多样的句子结构与新颖词汇,连接顺畅
此外,卷面干净整洁无疑会给阅卷老师带来好的印象。在平时也可以多给学生一些“自我体验”的机会,同一篇作文,经过学生的第一试和修改后的第二试的卷面不同(可以用相机拍下来),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自我体验、增强信心。大多数老师鼓励学生在作文中使用高级词汇,这种导向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高级词汇的使用应该是“proper words in proper phrases”,教师不能作为一种策略来教学生机械地使用高级词汇。此外,考生在高考过程中,要注意答题的区域,书写不能超过区域以外,字数不能少于80字或超过120,否则可能会扣分。
另外: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把写作与短文改错相结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五:教材与1B模块05 06
浙江省高考在对1B模块05和06两题命题时,避免与教材中的相关话题“撞车”,因此教材的内容是否上完不会影响1B模块。在备考中,我们要对05题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从2009年的考生选题情况来看,选05题的考生最多,超出10万人,占考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在回答05题的最后一道题时,考生务必要看清题目要求,2010年自选模块 05题的最后一道题要求:根据短文所给的信息,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并将序号及相应答案写在答题纸上。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从2009年的答题情况来看,有很多考生并不是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回答这一小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备考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考生规范答题。2009年高考选06题的考生有3万人左右,占考生人数的十分之一,06题的文章大多是抒情记事类。台州一中2010届高三,在台州市高三调考(12月份)之后,年级段每星期安排一次1B选修模块的练习,时间固定,考后要求任课教师批改讲评,由班主任进行登分统计。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选题方向以及得分情况,老师在1B模块复习的过程中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每星期的检测和统计,我们发现:在选做英语的学生中,学生选05题的比例普遍比06题的比例要高,而且05题的得分率普遍比06题要高。这和葛老师在座谈会上的09年高考反馈相一致。
另外,我校注重收集全国各地的最新高考信息,特别是浙江省的高考信息。3月份以后,省内各地名校的模拟卷陆续出炉,各位教师分工协作,认真体会领悟名校试卷命题者的意图,并对各个名校试卷的题目进行归类、筛选和重组分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每次的月考、统考以及高考(两次听力考试、高考)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积极的心理暗示,我们会对“结对”的学生(英语薄弱的临界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学法指导;英语老师通过面谈、面批、广播等形式鼓励学生树立考试信心;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团结、协作、务实的精神做到资源共享、荣辱与共。
六、几点思考
在走过2010年高考之后,我们也在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在此和大家一起探讨:
考纲中重点词汇和重点短语的落实可以从新高一开始,要对照《考试说明》,常抓不懈,持之以恒。2010年高考备考的过程中,虽然我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对比考纲词汇,但最后由于时间原因,对于难点词汇的检测还不够落实。对于有一定命题规律的词汇和短语的归类还有待于我们今后进一步努力。
在复习课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赶进度”,使得语法分类复习中跟进练习不够,同一类题目容易出现“炒冷饭”现象。因此课堂的容量应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精讲精练后,要留给学生自我思考和自我内化的空间。
高三的学生压力大,负担重,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因此作业的布置应提高有效性。比如阅读理解,教师可以先做,再根据不同体裁和题型进行筛选,确定必做和选做题(1B)。教师在平时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应该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语,评价的内容应具体、恰当,以帮助学生树立考试的信心。
在平时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好的作品也大有人在,但是没能充分地展示和交流;数码相机虽然方便,但用于拍照对比学生作品的次数还不多(一稿、二稿的对比);今后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还不够多元化,因此如何获取最新高考信息,如何拓展高考信息渠道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2010年3月的座谈会,在梁老师的主持下,给一线教师和专家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会上,高三老师踊跃发言,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葛老师“对症开贴”,解决了许多一线教学上的具体问题,为备战2010年的高考起到了较好的诊断作用和推动作用。今天的这次教研会,梁老师又及时地为全市任教高三的教学精英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为2011年的英语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的发言到此结束,敬请在座的各位专家请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