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期中单元复习Unit 1—5(课件+教案+练习+分析+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期中单元复习Unit 1—5(课件+教案+练习+分析+反思)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17-11-25 14:47:44

文档简介

关于教材内容的研究
六下期中复习,包括1-5单元,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呈现本单元的目标结构,大都与特殊疑问句相关。本节课的目标是,熟记5个单元的目标语言,并能灵活运用特殊疑问词what,who, why, when, what time, how, how far, how long 等引导的句子及回答,我把五个单元的目标语言按特殊疑问句类型整合归纳,由易到难,who, what, why之前学生都有接触过,相对比较简单。what time 和when 之前虽有学过,但两者的用法比较是本节课的要点。How,how far, how long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how far 和how long的日常交流时的用法,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所以本节课,我从开始熟读熟背基本句型开始,带领学生分析理解句型结构,然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具体语境,设计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英语做事情”设计教学中的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发展语言能力。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通过小组挑战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综合语言技能。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培养其合作精神。
课堂自我反思
课标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的理念在我这里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鉴于此,本学期我也尝试大胆改革自己的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结合本单元的教学,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课标要求我们淡化语法教学,但是我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各种时态的概念以及构成,那么就不能很准确地表达一些动词在语境中的用法,而且在阅读理解方面也有欠缺,尤其是完形填空,通过对上下文来理解课文就更有难度了。在节课我从基本句型入手,把特殊疑问句按难易程度分为三组,what,who, why,一组,when,what time一组,how, how far, how long 为一组,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明白特殊疑问词的用法和特殊疑问句的构成,每组进行相应的练习,从而加深他们理解和记忆。紧接着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应用,学生完成的比较出色。
讲课后再反观自己的课堂,基本上按照预定的思路下来,根据同行老师的评课和自己的感悟,我总结出自己课堂有独有的优点,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优点:
1、课前播放英语歌曲《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内容与本节课有关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本节课是节复习课,复习思路清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教学重点突出,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知识学会做事,教学内容注意开放性。
3.教师有较强的亲和力,仪表自然亲切,学生配合默契,体现出较高的整体水平;
4.对教材的挖掘较深,对其取舍整合大胆实用合理,能够依据学生的知识现状进行创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5.教师备课精心,课堂过渡自然,知识衔接密切。
7.课堂上,老师真正把学生当作了主体,在任务型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参与度高,情绪饱满,探究欲望强烈。把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融为一体,从一堂课可以看到老师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到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强。
不足之处是:
1、学生有点紧张,反映出老师的调动不够到位,没有将学生潜在的热情激发出来。
2、教师的语言还是不够精炼,指令有重复的表现。
《六下期中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Teach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1. 掌握1—5单元的目标语言。
2. 能够正确使用what, who, when, why, where, how,how long, how far, what time 等特殊疑问词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回答。
能力目标:
会用特殊疑问句进行日常会话。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交流,而不单纯是为了英语课和应付考试而学习, 学会与人交往,合作 。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归纳总结学过的特殊疑问词及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掌握特殊疑问句的句子结构,能会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
how,how far, how long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三、教学方法:情景交际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四、学习策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语言的实践中去,用英语去思考问题,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的综合使用能力,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通过小组讨论、对话、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合作与交流中快乐地学习。
五、教具:ppt
六、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Warming
1、课前播放《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歌曲,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2、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小试牛刀,对学生特殊疑问词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个小摸底,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特殊疑问词。
课件展示图片和相关内容
提出问题
引出课题
学生观看课件,回答问题,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程。
通过创设情境,借助分割与旋转导入新课并为新课程做好铺垫。
归 类
复 习

归 类
复 习
出示第一组特殊疑问词what, who, why
出示相应的目标语言句型,同桌读背。
观察不同颜色的单词,复习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的所有格形式。
观察并了解what,why,who的用法。
复习特殊疑问句的句型结构。
课件显示,教师提出要求,然后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说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的所有格形式。
引导学生说出特殊疑问句的句型结构是: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同桌读背目标语言句型。
学生了解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所有格的用法。
学生熟记特殊疑问句的句型结构。
在学生读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归纳总结what,who,why提问时的答语以及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的所有格的用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和思考,归纳特殊疑问句的句型结构,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出示第二组特殊疑问词,when 和 what time。
出示相应的目标语言,同桌读背。
观察when 和what time 的答语中on, in,和at的用法区别。
复习when 和what time的用法,了解其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显示,教师提出读背要求,然后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探究on,in,at的具体用法。
引导学生探究when 和what time的用法。
同桌读背出示的句型。
学生通过观察例句,归纳总结on, in,at的用法,根据老师提供的口诀记忆其用法。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when和what time的用法
学生在读背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通过观察、对比、发现来归纳总结on, in,at的时间表达,以及when和what time的用法区别,实现从关注语言形式,到关注语言意义。
巩 固
练 习
运 用
一、练习巩固。
1.When is _______ birthday? --- ____ birthday is in July.
A. Lucy, She B. Lucy’s , Her
C. Lucy’s, She D. Lucys’, Her
2. _____ is your school trip? It’s _______ Sunday.
A. When, on B. Where, on
C. When, in D. Where, on
3. My birthday is _______ March and Peter’s birthday is _____ April 4th.
A. in, in B. on, on C. in, on D. on, in
二、划线部分提问
1. She gets up at six.
2. His English class is on Monday.
3. Peter’s birthday is in July.
4. They clean the room on weekends.
三、Challenge (group work)
Make conversa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根据提供的信息,编对话)
1. She gets up at six.
课件出示练习题,小组抢答积分,点拨要点,然后集体点拨。
学生小组抢答练习,并陈述答案的理由。
根据提供的信息,小组合作,运用刚才复习的句型编写对话。
全班交流,小组互提意见或建议。
学生认真倾听,记忆并理解
根据老师的讲解的思路,学生的自己整理证明过程,并让学生叙述其证明过程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割,添加辅助线,创造三角形的中位线。
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数形结合,在运用新知中巩固所学知识。
借助两个基础练习,培养自己的几何语言表述,并把新知识理解掌握。
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添加辅助线的思路,让学生自己理解说出来。增强自己学习几何复杂问题的信心。
学生自主表达,回顾一节课的收获,
此处练习是对前面学到的知识及时的巩固和查漏补缺,习题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有基础到能力,
充分体现了从语言学习到语言运用的过程。
此环节采取小组合作和小组竞赛的形式,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通过一步一步的探究启发学生的心智。
借助由简单,逐步到复杂,由
特殊到一般的
认知过程,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生缜密的逻辑表达很有益处,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决学生学习几何的通病,会背定理不会用定理——主要是不会添加辅助线
借助前面所学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到添加方法,从而使学生克服畏惧添加辅助线的心理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
谈收获有利于学生的及时复习克服遗忘,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增加自信心。
归类复 习
出示第三组特殊疑问词how, how long, how far.
出示目标语言,学生齐读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I ride my bike to school.
How does she get to school?
She often takes the bus.
引导学生理解ride my bike和by bike, take the bus与by bus的替换。并理解记住。
复习how long 和how far的用法,这是本课的重难点。通过教师引导,讲解,学生归纳,练习等途径,解决难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观察,归纳how, how long, how far的用法。
组织活动,训练句型。
学生根据老师提示引导,归纳how,how long, how far de 用法及相应的重点句型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图片信息,进行how far,how long句型的专题训练。
同桌活动,进行综合语言能力训练。
How,how long 和how far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及答语,用于谈论“方式”“时长”“距离”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老师点拨的方式,学生达到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专项训练,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语法小 结
归纳总结特殊疑问句的定义及构成。
2. 强调学生易错点:
特殊疑问词放在最前面;
如果有动词be,直接主谓倒置;
如无动词be则要借助助动词do或does
课件出示定义及构成,教师重点强调易错点。
学生理解并熟记。
此环节是对本节课复习的特殊疑问句的用法做一个小结,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
能力提 升
小组挑战赛。
出示挑战赛规则
挑战规则:习题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一、二、三星级,星数越高,难度越大。小组自行选择,答对后加相应分数,最后得分最高组获胜。
根据规则,进行挑战赛。
总结挑战赛结果。
课件出示挑战题,老师组织小组挑战赛。
小组选题库,准备,竞赛。
通过小组挑战赛的方式,极大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通过小组,同桌合作,学会与人交往,相互配合。
课堂小 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强调,带领学生再次巩固重点。
学生回答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此环节,让学生回顾整理本节课的所掌握的知识,自己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
当堂小 测
1、发卷子,进行当堂小测。
2、核对答案,重点点拨讲解。
教师巡视,适时点拨。
学生答题。
通过当堂小测来检测本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核对答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布置作 业
必做:完成特殊疑问句专练小卷。
选做: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家庭调查表格,并完成信息的填写。
板书设计:
Unit1---5 期中单元复习
特殊疑问句
特殊疑问句结构: 特殊疑问词+一般疑问句

what, who, why, when, what time, how, how far, how long
How long does it take (sb.) to do sth.?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How far is it from ……to ……?
It’s …….
评测练习
Unit1—5期中复习 -------特殊疑问句当堂小测
一、用at, in, on 填空
1. We have a school trip ___ September 6th.
3. The art festival is ____ October.
4. The English party is ___ seven in the evening.
二、 从方框中选择恰当的句子完成对话。
A. How long does it take you to get there?
B.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get up in the morning?
C. 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
D.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E. Do you have any time for breakfast?
A: Hi, Jenny. (51)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t half past seven.
A: So late? (5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Yes, I do. After a quick breakfast I leave for school.
A: (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I usually ride my bike.
A: (5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bout two kilometers.
A: (5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About ten minutes.
三、对划线部分提问
My favorite subject is Chinese.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 ______ favorite subject?
2. I like Tuesday because I can have art.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 _____ you like Tuesday?
3. It takes me two hours to do my homework.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 ____ _____ it take you to do your homework?
4. Mary usually gets dressed at six thirty.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 _____ _____ Mary usually get dressed?
5. Rick goes to work by bike every day.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 ____ Rick ___ to work every day?
四、完成句子
1. -- 通常你怎样去上学。 -- 我通常骑车去上学。
-- ____ _ __ _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 I usually go to school ___ __ ___ ___.
2. 公园到动物园有多远?------大约3公里。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_ the zoo _____ the park?
________ about 3 ________ __ _
3. 他通常每天用一小时做作业。
It usually ___ __ __ ___ half an hour _____ _____ his homework every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