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选择了它们》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谁选择了它们》课件+教案+学案+习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1-26 20:07:53

文档简介

《谁选择了它们》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灰狐生活在 ;红狐生活在 ;北极狐生活在 。
(2)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 也相应发生变化。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3) 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 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
2.选择题
(1)野生动物变成家禽、家畜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人工的驯养C、动物自己的选择
(2)长颈鹿脖子变长的原因是( )
A、为了吃到树尖上的树叶 B、为了逃避敌害 C、脖子短、个子小的适应不了当时的环境,被淘汰;而脖子长的适应了周围的环境生存了下来
(3)北极熊的耳朵和尾巴都很小,是为了( )
A.在海水中游泳 B.在冰面上跳跃 C.抵御寒冷
(4)在经过一个寒冷干旱的冬天后,狼群中最有可能存活并繁殖后代的是( )。
A 深色毛皮的狼 B 白色毛皮的狼
C 毛皮厚的狼 D毛皮薄的狼
(5)( )生物学家发现,同一种生物生活在越冷的地方身体愈接近( )。
A、大球形 B、长筒状 C、小球形
二、综合训练
1.当好小法官:
(1)绿色的青蛙易于在草丛中生存。( )
(2)北极狐比灰狐的个子小。( )
(3)稗子比水稻产量高。( )
(4)生物的进化都是人工培育和筛选的结果。( )
(5)环境变化是动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
2. 举例说明人工选择的实例。
三、拓展应用
1. 为什么不同环境里的青蛙体色不同呢?
2. 生物学家对不同地区的生物个体进行对比后发现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美洲中部 美洲南部 寒冷的北极
(2)形态结构
(3)大自然的选择 人工选择
2.(1)B (2)C(3)C(4)C(5)A
二、综合训练
1.(1)√(2)×(3)×(4)×(5)√
2. 野猪驯化成家猪,野鸭驯化成家鸭;鲫鱼杂交变成金鱼;偃麦培育成小麦;稗(bài)子培育成水稻;等等。
三、拓展应用
1. 在田野里,绿色的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保留下来,其它颜色的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捕食者吃掉。环境变化,田野变成了沙漠,绿色蛙在沙漠里异常显眼,很容易被捕食者发现,留下来的就是接近黄色的蛙,进过长期演变,沙漠里就只剩下黄色的蛙了。
2. 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谁选择了它们》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2.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学习过程
1.搜集资料了解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家族消亡了,而同一时代的小小的螳螂却仍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是什么决定着地球生物的命运呢?(查阅资料、请教家长等)
2. 查阅资料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3. 搜集资料了解地球物种的生存与灭亡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环境与生物生存发展有什么关系?
《谁选择了它们》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3.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4.利用资料研究问题,寻求有关问题的合理解释。运用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
5.意识到环境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知道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
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
引导法,观察法、实验法、阅读资料法。
课前准备
图片,幻灯片、2个大小不同的球形烧瓶、1个与大烧瓶体积相近的长颈玻璃瓶、3个温度计、课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家族消亡了,而同一时代的小小的螳螂却仍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是什么决定着地球生物的命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新课学习
1.青蛙的去与留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只青蛙,观察图中的两只青蛙,它们可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将你们推测的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用彩笔画出来。
(2)为什么绿色的田野和黄色的沙漠中生活的青蛙颜色不同呢?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3)推测黄色青蛙形成原因:分析图中提供的资料,阅读图下的文字,说说黄色青蛙是怎样形成的?
(4)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生物?并说说是怎样形成的?
小结: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2.大自然选择了它们
(1)导语:刚才我们了解到许多种类的生物都是因环境发生变化而出现的。
我这里有一组狐狸的照片,有人了解这几种狐狸吗?
观察这几种狐狸,它们有什么不同?
(2)阅读书中左侧文字: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命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生活在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形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我们能根据生物学家的发现推测这三种狐狸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吗?
(3)北极狐狸生活在寒冷的北极,它们圆而大的体形真的有利于保温吗?
用实验验证我们的想法吧!
(4)提供材料,分组做保温模拟实验
小结: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3.选择改变着生物
导语: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大自然(也就是环境)改变着生物。事实上在大自然改变生物的同时,人类也在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着生物,丰富着生物的多样性。看书中图片,说说人类是怎样把野生的变成人工培育的?
提问:大家还能能举出这方面的例子吗?
总结: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
三、结论总结
1.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四、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野生动物变成家禽、家畜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人工的驯养 C、动物自己的选择
2.长颈鹿脖子变长的原因是( )
A、为了吃到树尖上的树叶 B、为了逃避敌害 C、脖子短、个子小的适应不了当时的环境,被淘汰;而脖子长的适应了周围的环境生存了下来
(二)判断题
1.绿色的青蛙易于在草丛中生存。( )
2.北极狐比灰狐的个子小。( )
3.稗子比水稻产量高。( )
五、作业布置
收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生物特征的资料,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六、板书设计
谁选择了它们

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
课件18张PPT。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7课第四单元 曾经称霸地球的恐龙家族消亡了,而同一时代的小小的螳螂却仍然生活在这个地球上。是什么决定着地球生物的命运呢?导入新课观察图中的两只青蛙,它们可能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新课学习 分析图中提供的资料,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新课学习 如同猫妈妈和猫爸爸生出不同花色的小猫一样,青蛙的后代体色也是不同的。在田野中,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其他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环境变化,绿草枯死,田野变成了沙漠,绿色青蛙在黄色的沙地上异常显眼,很容易被猎食者发现。这样,后代中的黄色青蛙就被保留下来,以后这里的青蛙也就成为以黄色为主的青蛙了。黄色青蛙的出现是大自然选择的结果 。新课学习 观察图中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狐狸,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美洲中部美洲南部寒冷的北极新课学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命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生活在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形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新课学习小实验:北极狐圆而大的体形真能降温慢吗?选择2个大小不同的球形烧瓶,1个与大烧杯体积相近的玻璃瓶,3支温度计。在3个容器内同时放入同样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测量,观察哪个容器的水温降得慢。大而圆的降温慢 新课学习 我们能推测这三种狐狸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吗?三种狐狸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大自然(也就是环境)改变着生物。 新课学习 从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地球环境变化是重要原因。人类对于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对一些动物的驯化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新课学习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新课学习想一想:自然选择新课学习结论总结1.同一种生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身体的形态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2.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3.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
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1.野生动物变成家禽、家畜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人工的驯养 C、动物自己的选择
2.长颈鹿脖子变长的原因是( )
A、为了吃到树尖上的树叶 B、为了逃避敌害 C、脖子短、个子小的适应不了当时的环境,被淘汰;而脖子长的适应了周围的环境生存了下来BC课堂练习(二)判断题
1.绿色的青蛙易于在草丛中生存。( )
2.北极狐比灰狐的个子小。( )
3.稗子比水稻产量高。( )√××作业布置 收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生物特征的资料,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谁选择了它们
环境发生变化,生物的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改变着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