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广东省中山市)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广东省中山市)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6-23 20: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中山市08-0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在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6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佯装 倘徉 打烊 完然无恙 B.麾下 糜烂 摩登 所向披靡
C.狡狯 市侩 刽子手 脍炙人口 D.询问 殉情 嶙峋 徇私枉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 )
A.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B.古人中不乏 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C.这次选举他最有希望,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D.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最近出台的一个文件对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B.自萨达姆被抓后,他最后的满脸胡子的模样就成了留给世人的形象,温州商人竟把其作为商标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申请。
C.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汽车和3000多名消防官兵,将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D.“有效刷牙”有个很重要的“三个三”原则,即饭后三分钟内进行,每次坚持三分钟,一日早中晚饭后刷三次。
三、文言文阅读(2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傅子见安乡侯,言及裴子之论,安乡侯又与裴子同。傅子曰:“圣人具体备物,取人不以一揆也。有以神取之者,有以言取之者,有以事取之者。有以神取之者,不言而诚心先达,德行颜渊之伦是也。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言语宰我、子贡是也。以事取之者,若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然则试冉有以政,试游、夏以学矣。游、夏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何者?县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施之于事,言之难尽而试之易知也。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难试易验之事而轻以言抑人异能,此犹以己智任天下之事,不易其道以御难尽之物,此所以多废也。马氏所作,因变而得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其不皆是,因不用之,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试为衡石;废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于是安乡侯悟,遂言之武安侯;武安侯忽之,不果试也。又马氏巧名已定,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圣人具体备物 B.悬言物理,不可以言尽也
C.以言取之者,以变辩是非 D.必以考试为衡石
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不言而诚心先达 因变而得
B.取人不以一揆也 而轻以言抑人异能
C.难试易验之事 是不世之巧无由出也
D.其不皆是,因不用之 后之君子,其鉴之哉!
6.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此美玉所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B.今若马氏所欲作者,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
C.此所以多废也。
D.是则初所言者不皆是矣。
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句子: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
翻译:爱情同属一人的互相妒忌,同类工作的人互相诽谤,中等的人都不能避免。
B.句子:虽圣人之明尽物,如有所用,必有所试。
翻译:即使圣人的明智能普遍认识事物,但如有要用的事物,就一定会先试一试。
C.句子:此既易试之事,犹忽而不察,况幽深之才,无名之璞乎?
翻译:这种已经很容易考验效果的事情,还忽略而不去考查,何况那些被埋没的人才,不出名的璞玉呢?
D.句子:游、更犹然,况自此而降者乎?
翻译:子游、子夏尚且这样,更何况从此就等而下之的人呢?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答苏武书
李陵
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①,荣问休畅②,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鞲毳幕③,以御风雨。膻肉酪浆④,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昔先帝授陵步卒五千,出征绝域,五将失道,陵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以五千之众,对十万之军,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然犹斩将搴旗,追奔逐北,灭迹扫尘,斩其枭帅。使三军之士,视死如归。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
  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沬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雠,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切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
  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   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   德音!李陵顿首。
(选自《文选》卷四十一,有删节)
【注释】
①策名:臣子的姓名写在国君的简策上。这里指做官。
②荣问:好名声。问通“闻”。休畅:吉祥顺利。休:美。畅:通。
③韦鞲(gōu):皮革制的长袖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射箭或其他操作。毳(cùi)幕:毛毡制成的帐篷。
④羶(shān)肉:带有腥臭气味的羊肉。酪(lào)浆:牲畜的乳浆。
⑤昔范蠡(lǐ)不殉会(kuài)稽之耻:鲁哀公元年(前494)越王勾践兵败,率五千人被转在会稽山,向吴王夫差求和,范蠡作为人质前往吴国,并未因求和之耻自杀殉国。范蠡,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县)人,是辅助勾践振兴越国、兴师来吴重谋士。后勾践灭吴,夫差自杀。
⑥曹沫(mèi)不死三败之辱:曹沫曾与齐国作战,在战三败,并不因屡次受辱而自杀身死。曹沫,春秋鲁国人,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十三年(前681),齐醒公伐鲁,庄公请和,会盟于柯(今山东省东阿县西南),沫以匕首劫持桓公,迫使他全部归还战争中侵占的鲁国土地。
⑦胤(yìn)子:儿子。苏武曾娶匈奴女为妻,生子名通国,苏武归时仍留匈奴,宣帝时才回到汉朝。
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 当:挡,抵御。
B.斩半搴旗,追奔逐北 奔:战败逃跑的士兵
C.客主之形,毁不相如 如:及,比。
D.时因北风,复惠德音 因:趁机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羶肉酪浆,以充饥渴 以五千之从,对十万之军
B.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 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
C.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策疲乏之兵
D.天地为陵震怒 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李陵在信中向苏武陈述了自己从投降以来,身处异族,生活上不习惯,心理上不安定的悲苦心境。
B.李陵士卒以少敌众,在受重创的情况下仍带伤忍痛,奋勇争先。最后李陵身边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持稳兵器。
C.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李陵,便打算引军班师,不料单于派密探探得李陵军情,于是重新对李陵作战,而李陵终于未能免于失败。
D.李陵说自己之所以不死,是认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答汉皇恩德。但没料到志向和计划没有实现,却招来怨责之声和亲人的杀身之祸。
1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凌独遇战,而裹万里之粮,帅徒步之师;出天汉之外,入强胡之域。(3分)
(2)宁有背君亲,用妻子而反为利者乎?(3分)
三、古诗鉴赏(6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2.本诗的颔联堪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苏轼语)的范例。请就此特点对颔联进行简要赏析。(4分)
13.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四、默写(7分)
14.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7分)
① ,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李商隐《无题(其一)》)
③ ,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
④ ,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其一)》)
⑤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⑥ ,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野旷天低树, 。(孟浩然《宿建德江》)
五、现代文(传记)阅读(12分)
阅读下面一则人物传记(节选),回答问题。
文森特?梵高——热情似火的灵魂
1853年3月30日,文森特?梵高出生在荷兰布拉班特省的一个牧师家庭,梵高家庭却是欧洲经营美术品的大家族。梵高聪颖、敏锐,被全家族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家族宏伟事业的继承人。但梵高从小就显现出与世俗为敌的极度真诚和狂热执著,命中注定他是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
梵高27岁开始正式学素描,28岁学油画,画画不仅恢复了他对生活的信心和兴趣,而且重新点燃了他那与生俱来的属于艺术的极度真诚和狂热。
到达巴黎前,梵高的艺术生活仅局限在荷兰和比利时。他进入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素描和油画,到布鲁塞尔学习透视和解剖,推崇伦勃朗和库尔贝,临摹米勒和桑普,探求进入绘画领域的门径,虔诚地承袭西方传统绘画的技法、格调乃至情感——此时的梵高只是借船溯源,只求门径而不求突破和创造。
1886年3月之前,梵高的艺术生活仅局限在荷兰和比利时,他进入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学习素描和油画,到布鲁塞尔学习透视和解剖,推崇伦勃朗和为尔贝,临摹米勒和桑普,探求进入绘画领域的门径,虔诚地承袭西方传统绘画的支法、格调乃至情感——此时的梵高只是借船溯源,只求门径而不求突破和创造,1886年2月,梵高来到了巴黎。巴黎之行是梵高艺术生涯的转折点。巴黎是现代艺术的摇篮,它没有让梵高失望。在印象主义作品、技法和人物的强烈感召下,梵高的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为之燃烧,在与之同构契合的新探索中,梵高与曾经浸染其间的荷兰画风告别,舍弃传统技法,循着印象派的足迹踏上全新的艺术旅途,走进一个光与色、太阳与张力的崭新艺术世界。梵高在巴黎找到了引爆自己潜能的艺术源泉,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的艺术土壤,不过当对绘画极有鉴赏力的弟弟提奥看到已经疯狂地沉醉在对印象派痴迷的模仿和遵循之中的梵高时,他说:“老兄,你叫梵高,而不叫高更或修拉!你一天天在走下坡路,你一张比一张画得更不像文森特?梵高了。”弟弟的提醒使梵高在自己倾注的色彩与印象派推崇的色彩分界线上徘徊、游移。梵高天性中那如同太阳一样的激情,必定使他抛弃荷兰画风的暗淡与沉寂,也必定要远离只追求瞬间色彩与阳光的印象派。巴黎成了没有营养的土壤,它曾使梵高充实又使他失望,但艺术生命之火不灭,他要离开巴黎,去寻找新的营养丰富的艺术土壤。21世纪教育网.com
走向何方?法国北部和巴黎四周早被印象派榨干了梵高所有的艺术灵感。回到祖国荷兰?那里是被梵高唾弃的传统绘画的一潭死水。梵高在巴黎沉闷的空间创作了200幅绘画,觉得他以画为武器的战场不在城市而在无垠的原野和神秘的自然,要让胸中的太阳与自然的太阳相通,点燃他调色板和画布上的熊熊烈火。梵高为了绘画遗弃寒冷的巴黎,追寻能烧光体内寒冷和点燃调色板的太阳,向阳光更加灿烂、色彩更加丰富的法国南部小镇——阿尔走去,去拥抱那一轮他苦苦追寻的炽热的太阳。
阿尔的梵高变成了“绘画机器”,一部每天早上灌进食物、饮料和颜料,晚上制造出一幅作品的高速运转的绘画机器。梵高每天清晨很早便带着画具外出,晚上则带着一幅完成的作品回到旅馆,他只是一幅接一幅地疯狂地画,全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或应干什么,完完全全陶醉在色彩与太阳之中。梵高近乎疯狂,一口气完成190余幅作品,在3个月时间里完成的作品几乎等于在巴黎两年时间所画的总和。梵高用鲜亮明快的黄色基调,画桃花、梅花、杏花以及花园苗圃;画吊桥、海滨、草原以及田园风光,画酒吧、情侣、夜景以及广场上的黄房子,他独特的绘画技法日臻成熟。然而,艺术情感的狂热,身体疾病的痛苦,使梵高经常陷入精神病的深渊。身心融入了太阳的梵高,没能慰藉自己的痛苦,反而不断地滑向痛苦的深渊。
1889年12月24日,梵高最终被弟弟提奥送进圣雷米精神病疗养院。医生告诫梵高别再作画,但对他而言,时间和生命是以血管里流出的图画、胸腔里喷射的作品来计算的,而不是以表针跳动的声音和日历翻动的页数计算的,他不能不绘画,没有绘画就没有了梵高,生命就此终结。1890年5月,梵高在猛烈发病时喝下一罐颜料,被弟弟提奥送到巴黎最负盛名的精神病专家加歇医生那里照料。他画了著名的《加歇医生》肖像画,疯狂的心绪逐渐平静,因为他不再痛苦,不用追寻,预定了为艺术燃烧、为太阳奉献的人生底线:“去找自己的归宿。”日益增加的无奈与清醒使梵高创作了带有封笔之作意义的悲剧作品——《暴风雨后的麦田》和《麦田上的鸦群》,预示即将袭来的阴影。《麦田上的鸦群》已充分流露出他心灵的空虚、心态的绝望以及对痛苦的妥协和无奈的认同,暗喻梵高的群鸦惊叫乱舞;不知缘何而来,不知向何而去。1890年7月27日,鲜红的晚霞烧遍了阿尔天空,茫然的梵高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拔枪自杀。
(选自《一生要结识的25个人》有删节)
15.作者什么说梵高是一个“注定为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的人”?(4分)
16.联系全文和传记特点,请评析一下此文在写作方面的艺术特色。(4分)
17.文章中多次提到“燃烧”,而标题也是“热情似火的灵魂”,请结合文意解释“燃烧”的含义?(4分)
六、语言运用(9分)
18.模仿下面的语句,以“我喜欢“开头,再写一个句子。(3分)
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但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豪情;我喜欢
19.请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3分)
①匠心之意是让你尽量透过廊、窗取景,抬眼时便是一幅图画。
②墙为纸,物为墨,随风摇曳,影布墙上。
③这个园子多回廊,亭堂又多窗。
④窗外常是粉墙,窗与墙之间或植竹数竿,或插梅一枝。
⑤且天生的艳红翠绿,这是任何丹青高手所不能企及的。
答:
20.依据下面这则报道的信息要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3分)
为防止一些质量低劣的国外大学和跨国皮包公司招摇撞骗侵害我国自费留学生的利益,教育部考试中心近日决定,今后将定期向社会公布信誉良好,并经所在国政府机构批准的国外院校名单。
据了解,该中心已公布了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国符合要求的高等院校名单,近期还将公布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高校名单。这些院校都经过所在国政府机构批准,具有学位教育资格。由这些院校颁发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证书,所在国政府和中国教育部都认可。另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近期还公布经各国教育机构批准。具有办学资格的语言学校、职业学校以及技术学院的名单。由于我国政府不鼓励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因此,有关部门将不提供国外中小学学校名单。
七、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救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要多久方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时间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大概需要三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修炼,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
一、语言基础知识(6分)
1.B 2.C 3.D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8分)
4.C(具体:一身之内。物理:事物的道理。考试:考查试验。)
5.C(助词,的。A表转折,但;表修饰。B介词,在;介词,用。D代词,他所说的;句中语气词,表期望)
6.D(其余为判断句)
7.C(A中人:一般的人。B“如有所用,必有所试”:如果有取用的人才,一定会先考验他。D“自此而降者”:不如他们的人)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8.D(因:依靠、凭借、依托)
9.B(都表转折。A、羶肉酪浆,以充饥渴:表目的,来;以五千之从,对十万之军:用C、身之穷困,独坐愁苦:到,处;策疲乏之兵:的D、天地为陵震怒:替;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作为)
10.C(不是“单于派密探探得李陵军情”,而是“叛逃的邪臣出卖李陵军情给单于”。)
11.(1)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携带(1分)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之外(1分),进入强胡的疆土。(句意1分)
(2)难道(1分)会有背离君主父母、抛弃(1分)妻子儿女却反而以为对自己有利(1分)的人?
参考译文:
子卿足下:
您辛勤地宣扬美德,为官于太平盛世,美名流传四方,真是值得庆幸啊!我流落在远方异国,这是前人所感悲痛的。遥望南方,怀念故人,怎能不满含深情?以前承蒙您不弃,从远处赐给我回音,殷勤地安慰、教诲,超过了骨肉之情。我虽然愚钝,又怎能不感慨万端?
我从投降以来,身处艰难困境,一人独坐,愁闷苦恼。整天看不见别的,只见到些异族之人。我戴不惯皮袖套,住不惯毡幕,也只能靠它们来抵御风雨;吃不惯腥羶的肉,喝 不惯乳浆,也只能用它们来充饥解渴。眼看四周,有谁能一起谈笑欢乐呢?胡地结着厚厚的坚冰,边塞上的土被冻得裂开,只听见悲惨凄凉的风声。深秋九月,塞外草木凋零,夜晚不能入睡,侧耳倾听,胡笳声此起彼伏,牧马悲哀地嘶叫,乐曲声和嘶鸣声相混,在边塞的四面响起。清晨坐起来听着这些声音,不知不觉地流下泪水。唉,子卿,我难道是铁石心肠,能不悲伤?
从前先帝授予我步兵五千,出征远方。五员将领迷失道路,我单独与匈奴军遭遇作战,携带着供征战万里的粮草,率领着徒步行军的部队;出了国境之外,进入强胡的疆土;以五千士兵,对付十万敌军;指挥疲敝不堪的队伍,抵挡养精蓄锐的马队。但是,依然斩敌将,拔敌旗,追逐败逃之敌。在肃清残敌时,斩杀其骁勇将领,使我全军将士,都能视死如归。我没有什么能耐,很少担当重任,内心暗以为,此时的战功,是其他情况下所难以相比的了。匈奴兵败后,全国军事动员,又挑选出十万多精兵。单于亲临阵前,指挥对我军的合围。我军与敌军的形势已不相称,步兵与马队的力量更加悬殊。疲兵再战,一人要敌千人,但仍然带伤忍痛,奋勇争先。阵亡与受伤的士兵遍地都是,身边剩下的不满百人,而且都伤痕累累,无法持稳兵器。但是,我只要振臂一呼,重伤和轻伤的士兵都一跃而起,拿起兵器杀向敌人,迫使敌骑逃奔。兵器耗尽,箭也射完,手无寸铁,还是光着头高呼杀敌,争着冲上前去。在这时刻,天地好像为我震怒,战士感奋地为我饮泣。单于认为不可能再俘获我,便打算引军班师,不料叛逃的邪臣管敢出卖军情,于是使得单于重新对我作战,而我终于未能免于失败。
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会有背离君亲、抛弃妻儿却反而以为对自己有利的人?既然如此,那末,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
唉,子卿!还有什么话可说?相隔万里之遥,人的身份不同,人生道路也迥然相异。活着时是另一世间的人,死后便成了异国鬼魂。我和您永诀,生死都不得相见了。请代向老朋友们致意,希望他们勉力事奉圣明的君主。您的公子很好,不要挂念。愿您努力自爱,更盼您时常依托北风的方便不断给我来信。李陵顿首。
三、古诗鉴赏(6分)
12.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空蒙的平畴上,白鹭翩翩飞行;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1分)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上的差异。(1分)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动一声。(1分)再加上广漠的水田,茂密的夏水,几个意象互相映衬,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意境深邃、画意盎然。(1分)
13.用典。(1分)此二典都充满了老庄色彩,一正用,一反用,共同抒写诗人淡泊宁静(或澹泊自然)的心境。(1分)
四、默写(7分)
14.①唯有牡丹真国色 ②心有灵犀一点通 ③一骑红尘妃子笑
④更吹羌笛关山月 ⑤长使英雄泪满襟 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⑦江清月近人
五、现代文阅读(传记)阅读(12分)
15.①梵高聪颖、敏锐,从小就显现出与世俗为敌的极度真诚和狂热执著;
②印象主义对梵高的感召,他心灵震颤,激情燃烧;
③梵高天性中有太阳一样的激情,对太阳的极度痴迷;
④身体疾病及精神病的痛苦。
16.(4分)
①脉络清晰的叙述。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叙述了1853年、1886年2月、1886年3月、1889年12月、1890年7月27日。这几个关键时间点,连缀了梵高的短暂的一生,可谓清晰有致;
②色彩情感浓烈的语言。这种语言情感色彩强烈,主观意识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如 “向阳光更加灿烂、色彩更车丰富的法国南部小镇——阿尔走去,去拥抱那一轮他苦苦追寻的炽热的太阳”将梵高对色彩的迷恋及对艺术的追求摹写得生动形象;
③生动形象的表达技法。这主要表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如比喻修辞格运用。例如:梵高变成了“绘画机器”;那里是被梵高唾弃的传统绘画的一潭死水。
④富有含蕴的景物描写。如“鲜红的晚霞烧遍了阿尔天空,茫然的梵高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拔枪自杀”,其中“鲜红的晚霞”“金黄色”等表示色彩的词语既是某种象征与暗示,也表达了梵高对太阳色彩的痴迷。(答出两点即可)
17.(4分)
①他极度真诚和对艺术的狂热执著
②点燃在调色板上的太阳及色彩
③梵高对色彩与太阳的痴迷;
④梵高在金黄色麦田里自杀;
⑤燃烧也是梵高似火的灵魂,是对主题的升华。(答出两点即可)
六、语言运用(9分)
18.示例一: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的初衷。
示例二:我喜欢嫉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太夫”的柔情。(3分)
19.答案:③①④②⑤(第③句为总起句,介绍这个园林布局的特点和用意;第①句中的“图画”既合上句的“取景”,又领起下文;第④②句具体描绘“图画”之美;第⑤句收束全段。)(3分)
20.答案示例:教育部考试中心将定期公布国外正规高校名单。(3分)
七、作文(40分)
21.[立意提示](1)欲速则不达。(2分)(2)我们要有平常心。(3)心急吃不得热豆腐。(4)人有宏传目标是好的,它能够成为人前进的推进器。但是如果你宏传目标的背后隐藏着利己的私心,后果可能会适得其反。(5分)心诚则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