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0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课 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我国有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象 、 、 ;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会制造 ,春秋战国时期会 。青铜器 炼铁、炼钢 造纸 火药 烧瓷器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化学的发展近代______(近代原子学说)_______(分子概念)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1869年_________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就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道尔顿阿伏加德罗门捷列夫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绿色化学从微观角度讲主要是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属于绿色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化合反应无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形状、状态的改变发光,放热,变色等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化变中一定有物变,物变中不一定有化变一、物质的变化 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这些象可以帮助我们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可燃性、稳定性、
活泼性、氧化性 颜色、状态、
挥发性、溶解性性质需不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再想一想你会更请楚找区别:
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硫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过程属性化学变化化学性质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具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B.通过观察变化所伴随的现象,就一定判断是否有化学变化发生
C.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D.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的氧气会转变成臭氧(在紫外灯照射下的灭菌室、手术室、病房里也产生少量臭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氧气和臭氧是不同的物质
D、臭氧不能供给呼吸Ac练习3.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A.水的电解 B.水的浮力
C.水的分子结构 D.水的元素组成
4. 下列成语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刻舟求剑 B. 百炼成钢 C.风吹草动 D. 量体裁衣
5. 下列过程这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B.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75%的酒精杀菌消毒
D.用葡萄酿制葡萄酒BBA 6、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D7.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冰雪融化 B.美酒飘香 C.菜刀生锈 D.轮胎爆炸C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做导线
B.干冰用作制冷剂
C.一氧化碳炼铁
D.石墨制铅笔芯
9. 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净水
B.钨用于制灯泡中的灯丝
C.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D液氮用于医疗上冷冻麻醉CC:10.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C.金刚石用于制玻璃刀
D.木炭用于吸附色素、异味11. 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BA 12、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13、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CD14.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味
C、O2 可以助燃
D、蜡烛能燃烧15.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 )
A.白色固体 B.调味品
C.易溶于水 D.在空气中容易潮解C DB辨一辨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F、铁生锈
G、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化学变化物理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反应,苯还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
(2)苯的化学性质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__________;结论:________
(3)检验产物 H2O:_______________
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熄灭后:___________
点燃白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两端先碳化外焰温度最高 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
烧杯内有水雾。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有白烟(为石蜡蒸气);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如何收集一瓶人呼出的气体?这种方法说明收集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是最佳方案吗?对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收集人体呼出的气体,做以下实验,把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在 燃烧得比较旺盛,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含量较低。
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发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的 含量较空气中的要高。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 ,说明呼出气体中 含量较高。空气中氧气石灰水明显浑浊CO2水雾水蒸气一、初中化学常用仪器介绍烧瓶锥形瓶反应容器支持仪器三脚架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离试管口1/3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试剂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该滴管不可清洗可清洗温度计漏斗燃烧匙坩埚钳磨沙面向下小结
(一)容器与反应器1、可直接加热2、隔石棉网加热 3、不能加热的(二)计量仪器(三)漏斗(四 )夹持器(五)取用药品的仪器 (六)气体的净化装置 (七)其他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2、药品的取用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3、剩余药品的处理: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 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一)实验室药品的取用规则1、接触药品三不原则药匙、纸槽、镊子(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1、盛放:
2、仪器:
3:方法:
粉末状的固体
块状的固体广口瓶一斜二送三直立一横二放三慢竖注意:(1)药匙和镊子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擦拭干净。
(2)白磷存放在水中,钠存放于石蜡油或煤油中。用镊子取用用药匙或纸槽取用(三)液体药品的取用保存在细口瓶中①大量液体②一定量的液体③少量液体直接倾倒量筒和胶头滴管胶头滴管方法:先倒后滴、量筒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四)量筒的使用最小刻度0.1ml注意:在液面接近刻度线时,应改用胶头滴管俯仰读数时:
俯大仰小俯视读数偏大,
实际液体比读数少正确读数仰视读数偏小,
实际液体比读数多1、有10mL、50mL、100mL三种规格 的量筒,如果要量取8mL的水,选择哪种量筒较好?
2、某同学量8ml的水时,读数时仰视,则该同学实际量取的水是大于8mL还是小于8mL ?注意:读数时,只读出小数点后一位,如:8.4mL、55.3mL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如NaOH)。(五)托盘天平的使用
1、精确度:
2、使用方法:
调平:
称量:
称毕:
3、注意:0.1g平衡螺母、分度盘指针在分度盘中间左物右码、砝码由大到小最后游码砝码放回盒中、游砝调零(六)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①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②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③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支酒精灯
④用灯帽盖灭外焰温度最高⑤要用外焰加热
⑥酒精灯引起的小火灾用湿抹布扑盖。2、给物质加热加热液体
①预热,试管外壁不能有水珠。
②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试管口和桌面呈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有人的地方。
④ 外焰加热,不能与灯芯接触①预热 (可移动酒精灯)
②固体平铺在试管底部,加热盛药品的部位。
③铁夹夹于试管中上部(或离试管口1/3处),试管口略朝下倾斜。
④加热完毕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加热固体3、给物质加热注意事项①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
②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
③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
④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进行预热?不能,因为沸腾的液体会溅出试管伤人不能,因为直接加热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不能,因为热的试管在接触水的时候会炸裂在酒精灯的外焰上来回移动加热【知识拓展】
1、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的仪器有:
2、不能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需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
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1.加热时没预热2.试管外壁有水3.试管底部碰到灯芯4.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七)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连接仪器应做到心中有全局,一般依“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顺序连接,并安放平稳。 (八)洗涤仪器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洗涤标准特殊污渍的清洗
油脂
一些难溶的氧化物或盐
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用稀盐酸写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 .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2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标签未向着手心 3 .滴管吸取过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4 .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5 .称量固体药品质量砝码和和药品所放位置颠倒 6 .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8 . 试管外壁有水时,不擦干就直接加热9.滴管使用后未经清洗就吸取别的液体 10.加热试管时,未先预热,就集中火焰加热 11 .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仰视读数 污染原药品腐蚀标签腐蚀胶头捣破试管底引起称量不准确酒精洒落,引起火灾试管炸裂 污染原试剂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 测量值<实际值1、常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或给少量液体或固体加热的仪器是 。
2、搅拌、过滤、蘸取液体时常用 。
3、向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
4、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
5、取粉末状药品 。
6、溶液蒸发、浓缩和结晶 。
7、量取80mL的盐酸 。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试管玻璃棒胶头滴管集气瓶药匙或纸槽蒸发皿量筒、胶头滴管 8、将锌粒加入试管 。
9、取18克NaCl固体 。
10、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11、盛硫磺在集气瓶中燃烧 。
12、移走热的蒸发皿 。
13、使烧杯、烧瓶均匀受热 。
14、用于装配气体发生器,便于往装置中添加液体 。
15、给较大量液体加热,较大量物质反应容器 。镊子托盘天平漏斗燃烧匙坩埚钳石棉网长颈漏斗烧杯想一想?
1·能闻药品(气体)的气味吗?能又怎么闻?
2·没说明药品的用量时,应取多少适宜?
3·用剩的药品怎么处理?
4·使用天平要注意什么问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指出错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检验气密性1..(泰安)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2..(宜宾)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实验用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给烧杯加热时垫上石棉网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给盛满液体的试管直接加热
3..(广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关于氢气用途的叙述中,只体现物理性质的是( )
A.制备金属材料 B.充灌探空气球
C.做火箭高能燃料 D.制备盐酸 DBB4.(芜湖)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5.(北京)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B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取液体体积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7.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D化学仪器使用与基本实验操作练习